封面
版权信息
编著说明
第一章 疆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一、秦时期
二、西汉时期
三、南北朝时期
四、隋唐五代时期
五、宋辽金元时期
六、蒙古、元
七、明清时期
第二章 政区 体国经野,郡县是基
一、行政区划的产生
二、从郡县到州郡
三、郡县制的确立
四、郡县制的演变
五、特殊的政区
六、两千多年来的政区演变规律
第三章 首都 帝京翼翼,四方之则
一、商至周时期
二、春秋战国时期
三、秦汉与三国西晋时期
四、东晋十六国
五、南朝
六、北朝
七、隋唐时期
八、五代
九、十国
十、宋辽金
十一、元明清
十二、七大古都
第四章 人口 亿兆斯民,生生不息
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二、中国人口在世界人口中的百分比
三、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四、影响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五、移民及其影响
第五章 民族 六合同风,中华一体
一、华夏(汉)
二、三苗
三、巴
四、蜀
五、羌
六、氐
七、氐、羌
八、匈奴
九、北匈奴
十、月氏(支)
十一、小月氏(支)
十二、乌孙
十三、乌桓(丸)
十四、鲜卑
十五、宇文部
十六、段部
十七、慕容部
十八、西部鲜卑
十九、拓跋鲜卑
二十、吐谷浑
二十一、羯
二十二、百越
二十三、东越(粤)
二十四、东瓯、瓯越、东海
二十五、闽越(粤)
二十六、南越(粤)
二十七、山越
二十八、蛮
二十九、獠
三十、突厥
三十一、沙陀(陁)
三十二、回纥(回鹘)
三十三、吐蕃
三十四、南诏(蒙舍诏)
三十五、契丹
三十六、党项(党项羌)
三十七、蒙古
三十八、鞑靼
三十九、瓦剌(卫拉特)
四十、女真
四十一、满洲
第六章 黄河 大河上下,国魂民根
一、河源的探索和发现
二、泥沙堆积的悬河
三、频繁改道的大河
四、中华民族的魂
五、中华民族的根
第七章 长江 滔滔大江,文明映辉
一、长江和三峡的形成
二、长江源的发现和定位
三、河道和水系的变迁
四、长江流域和长江文明的兴起
第八章 长城 秦城汉塞,三关九边
一、楚长城
二、齐长城
三、魏长城
四、燕长城
五、赵长城
六、中山长城
七、秦长城
八、秦朝长城、万里长城
九、汉长城
十、北朝长城
十一、隋长城
十二、金界壕
十三、明长城
第九章 运河 漕运万里,国脉所系
一、邗沟
二、鸿沟
三、狼汤渠
四、灵渠
五、漕渠
六、阳渠
七、白沟
八、平虏渠
九、泉州渠
十、利漕渠
十一、贾侯渠
十二、破岗渎
十三、桓公沟
十四、广通渠
十五、山阳渎
十六、通济渠
十七、永济渠
十八、江南河
十九、胥溪
二十、漕运四渠
二十一、惠民河
二十二、五丈河(广济河)
二十三、浙东运河
二十四、运河
二十五、济州河
二十六、通惠河
二十七、胶莱河
二十八、会通河
二十九、胭脂河
三十、南运河
第十章 丝路 张骞凿空,中外连通
一、狭义丝绸之路
二、广义丝绸之路
三、丝绸之路存在的地理基础
四、丝绸之路与中国历史
五、海上丝绸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更新时间:2025-04-14 13: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