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清代农业的发展和不发展(1661~1911年)
更新时间:2019-01-05 00:15:07 最新章节:三 地方志
书籍简介
本书是一部综合运用经济学、历史学和统计学方法,对清代农业的主要生产指标进行量化研究的学术专著。作者充分利用了超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相关农业调查、统计数据,对清代8个关键时间点的耕地面积、粮食亩产量和总产量、粮食和种植业生产的总产值和增加值,以及包括农林牧各业都在内的全部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逐一进行了量化估计。书中附录的近3000个清代粮食亩产量数据资料,系作者从上千种清代原始档案及官私文献(主要是地方志)中辛勤搜集而得。
上架时间:2017-10-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史志宏
最新上架
- 会员“碳资产”是一种新兴的事物,是伴随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再认识而提出的一类特殊的资产,是时代的产物。在企业中,一些无形的碳资产影响着企业的低碳发展,是企业低碳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在对碳资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本书构建了企业低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系统组合评价方法对12家钢铁企业进行评价研究,找出企业间存在的差距及阻碍其低碳竞争力提升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企业减排碳无形资产的开发模式和流程。结合分析结果,从经济10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以扶贫项目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明确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的关键所在,并基于此构建了扶贫项目绩效评估的系统框架,提出进一步改进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建议,以适应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项目推进的新要求,为我国精准扶贫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经济14.7万字
- 会员进入21世纪以来,“康养”成为全社会的关注热点。依靠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珠江—西江流域孕育出了我国数量最多的“长寿之乡”。本书以珠江—西江流域为研究整体,通过大量的实地田野调研将区域内分散的康养文化点进行细致的摸底和整理,主要介绍了珠江—西江流域内各“长寿之乡”的康养文化资源,同时为了保持文化的整体性,本书还将流域辐射区的“长寿之乡”康养文化内容包含进来,最终整合成了29个县(市、经济31.2万字
- 会员本书从高水平开放、科技创新、产业集群、金融创新、空间建设、低碳发展等六个维度描绘了临港的创新实践,对实践背后蕴含的新的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进行了理论探索,每章末还选取了部分国内外其他优秀园区的实践进行了对标研究。经济22.8万字
- 会员本书介绍了百豪村基本信息及扶贫工作成果,评测了百豪村扶贫效果,分析了百豪村产业扶贫遇到问题的潜在原因以及百豪村贫困家庭福利依赖的问题,研究了百豪村基层治理与精准扶贫的关系,特别是驻村第一书记对当地的影响,最后在概括重点内容,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在精准帮扶个体家庭的趋势下,扶贫政策要根据地区及发展水平来分阶段实行,针对深度贫困地区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经济10.1万字
- 会员构建港口经济圈,是促进我国沿海港口城市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港口城市创新转型发展、获得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突破口。本书基于全球视野,分析了世界各国港口经济圈发展的模式,总结不同发展模式的形成机理和主要特点,为“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港口经济圈的构建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同时,本书以宁波为案例,对港口经济圈圈层拓展的动力,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经济20.6万字
- 会员本书从制造业品质革命的概念及发生机理出发,提出了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内涵、特征及发生路径,总结梳理了国内外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的先进经验,构建了涵盖结构、质效、品牌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总体、不同区域和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类型三个维度,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品质革命的推进路径,绘制了推进我国制造业品质革命的战略路径图。本书可供关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制定者、产业研究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阅读参考。经济10.1万字
- 会员本书是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和安徽大学农村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农业经济类学术理论集刊,全面客观的展现了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村改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从不同角度反映和阐释了农业经济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经济12.5万字
- 会员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也给传统的市场环境、产业结构乃至社会生态带来冲击和挑战。本书基于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结合数字经济本身的特征与实践,尝试从营商环境、反垄断、数据治理和收入分配等角度全面探究数字经济“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问题,以期为平台经济大显身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经济1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