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互动与融合: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电视与网络媒体
更新时间:2019-07-22 15:00:20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什么是媒体融合?为什么要互动融合?在“互联网+”时代,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融合大潮涌来,媒体该如何面对?放眼全球,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案例?读完本书,您将找到心中的答案。本书以媒体互动与融合为主线,选取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中的电视媒体为研究对象,从互动融合的驱动因素、视网互动与视网融合的关系研究、互动的表现形式与效果、文化融合与群体行为、后融合时代的媒体应用、融合经典案例透视等角度,对中国电视与网络互动融合的行为层次和内在规律做出深度阐释,并对电视和网络的文化融合及社会化媒体、数据新闻在当今媒介格局中的发展做出思考、剖析和展望。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曹慎慎
最新上架
- 会员2015年4月20~24日,“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澳门理工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台港澳地区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华文学术期刊界知名主编、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可谓名家荟萃,成果丰硕。与会嘉宾围绕“华文学术期刊发展趋势与战略”“学术评价与期刊评价”“华文社科学术期刊与国际化”等专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本书即此次研讨会论文结集。社科44.8万字
- 会员学术出版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和传播平台,它承担了为学术成果研究提供知识服务和学术成果交易、传播的功能,是学术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繁荣中国学术出版必须抓住机遇,坚持学术出版的专业化。重新定义学术出版,着力提高学术出版门槛,打造新的学术出版生产链条;重新构建学术评价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分类标准和知识分类体系;建立学术“旋转门”机制,培养专业的学者型、复合型编辑人才,真正发挥学术编辑内容价值发现者社科15.1万字
- 会员《新诗海外传播的当代性反思》主要研究了新诗的海外传播情况,并从当代性的角度对新诗海外传播进行了反思。作者推崇杜威的一个说法:“宣布某事并不构成传播,即使大声强调也不行。传播是创造参与的过程,是将原本孤立与独特的东西拿出来共享的过程;它所取得的奇迹部分在于,在传播时,意义的传达不仅将肉体与意志提供到听话者,而且提供到说话者的经验之中。”传播绝非单向的宣传,若无他者自主选择,绝无传播可言。传播是一个互社科23.7万字
- 会员本书共收录16篇文章,分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探索、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平台社会与认同传播、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平等、传播思想与价值观转向、生命传播与虚实共生等部分,旨在从真实、创造与传播等关键词出发,以跨学科的方式直面个体、组织与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社科17.6万字
- 会员互联网是当前驱动媒介、传播、文化与技术发生动态变化的核心因素,互联网历史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有着深刻的关联共生关系,互联网历史研究也因此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有鉴于现有的互联网研究缺乏历史的纵深与反思的力度,本书尝试跳脱出互联网技术史、互联网事件史与互联网企业史等常规路径而另辟蹊径,转而聚焦从社会记忆视角研究中国互联网的社会史。透过从媒介记忆角度探究中国互联网的总体历史,从群体角度剖析中国网民的历史画像社科17.7万字
- 会员本书基于多维驱动模型,研究了信息化进程中如何推进信息共享的问题,提出:一要构建有效的制度机制,运用制度工具引导社会的信息共享;二要设计科学的技术组合,借助技术工具驱动社会的信息共享;三要面向市场,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社会的信息共享。其中,制度机制包括组织内部的跨部门信息共享激励和组织之间的跨组织信息共享激励;市场机制包括信息的直接交易机制和信息关联价值的深度挖掘机制。通过上述途径,全方位促进社会的信社科1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