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养老与社区时间货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金融创新在线阅读
会员

互助养老与社区时间货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金融创新

郑红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人类学/人口学18.5万字

更新时间:2020-04-10 12:01:3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人口老龄化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破解人口老龄化困局,我国政府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当前居家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居家养老服务潜在需求巨大而供给严重不足。本书在全面梳理居家养老供求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立足于时间银行面临的问题,运用金融创新思想寻求破解人口老龄化困局的新思路,创新性提出由政府发行社区货币作为金融创新工具对居家养老的重要战略意义,进而从理论方面论证引入社区货币对互助养老代际交换的作用机理,从实践方面探索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试点引入社区货币的探索性实验。目标是以引入和发行社区货币作为金融创新工具,激励各年龄阶段的社区居民积极行动起来自发照顾身边老人,以缓解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矛盾,有效化解年老风险。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11-10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人的城镇化”理念出发,沿着“农业转移人口宏观特征与市民化态势(背景态势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障碍(宏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的需求与市民化影响因素、机制(微观需求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制度创新(供需匹配)”这一政策和制度供需分析链条,将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置于可持续生计发展框架中,系统探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
    江立华等社科20.4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数十位作者不同角度的回忆文章,见证了中国计划生育改革创新的艰辛和喜悦,记述了中外专家学者在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工作中的贡献与成长。本书还收集了最具代表性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项目的重要文献,以及有关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的大事记。
    解振明主编社科25万字
  • 会员
    当前我国传统乡土社会的价值坚守逐渐走向边缘化甚至瓦解,现代社会的价值逐渐被生活在乡土中的人们接受。本书以地处西北黄土高原腹地的黄村为田野地点,以“离农”这一在乡土社会普遍发生的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了在现代性拓殖背景下黄村学生“离农”意识的生成与发展问题。书中主要尝试解答两个问题:一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是如何产生并发展的?二是黄村学生的“离农”意识具有怎样的特性,以及其对黄村学生的乡土或城市社会生
    赵忠平社科2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人口分析技术的核心内容生命表、总和生育率等人口测量方法为起点,全面系统介绍队列要素和孩次递进人口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细节。以实际研究问题和研究课题为案例,对人口预测的基础数据、预测模型、参数估计和误差来源等进行深入分析,使研究成果具有可重复和可检验的特征。书中将实际研究问题、真实研究案例、人口预测算法和独立知识产权人口预测软件开发与检验作为一个整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理解人口预测的技术细节和科
    王广州社科15.7万字
  • 会员
    思索人类社会的命运时,我们总会借助大历史的广角镜头。可耳熟能详,甚至被默认为公理的人类发展叙事——从人人平等的狩猎采集小游群到现代民族国家,历经“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国家起源”等关键节点——真的反映了事实吗?《人类新史》向我们揭示出,这或许只是一个现代版本的起源神话。两位作者追本溯源,发现上述理论其实源自18世纪美洲原住民对欧洲殖民者的批判,以及欧洲人做出的保守反击。随后,作者们综合考古学和人
    (美)大卫·格雷伯 (英)大卫·温格罗社科47.6万字
  • 会员
    本书充分利用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以及课题组所开展的城乡老年人需求问卷调查数据,借助人口学、统计学方法,对河南省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人口发展的现状、特征、趋势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还具体分析了当前河南省城乡老年人口的各方面需要,以及河南省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依据人类需要理论提出了基于需要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的理想框架和建设路径。
    卢守亭 贾金玲等社科24.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宏观层面的生育形势和微观层面的家庭生育决策两个方面回应“为什么中国当下的生育水平偏低;生育政策调整能否提升生育水平;生育率的适度区间是多少;生育数量回升到什么水平才能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等相关命题,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完善我国生育政策、构建家庭政策相关建议。
    薛君社科14.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讨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任职于华西协合大学的部分学人在华西地区展开的植物研究。作者将这些学术活动置于其时的社会思想情境中考察后指出,这类研究在与同时期博物学和人类学研究的交互往来中,从一开始便与华西地区的人文-自然世界发生着较为直接和频繁的互动。而在各种关系互动中展开的华西协合大学人类学研究,逐渐凸显出其以博物学为底色的特征,此一特征在后来华西的人类学研究中也有一定的延续。
    李如东社科15.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田雪原个人作品文集,收录了田雪原1979~2018年发表的文章,共分为5册,分专题进行论述,分别是解读马寅初新人口论;针对中国人口和劳动力过剩、乡村人口比例高等特点,提出相应的政策选择;人口“三三制”转移的理论依据等;老年人口建立三养结合的框架体系;近年撰写的绪论、前言等的集合等。全书共约140万字,篇幅较大,观点明晰,集中体现了作者近年对人口政策等问题的研
    田雪原社科15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人口因素是长周期、慢变量,势大力沉。当今世界,人口正在经历着重大变局,少子化、老龄化加速到来。人口问题事关国家兴衰、民众福祉,是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已逐渐从学术讨论走向国家战略,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我们正处于人口大周期的关键时期,应该积极应对少子老龄化,构建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社会。相信经过一系列长短结合的措施,未来人口和经济社会一定能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立足中
    任泽平 白学松人类学17.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