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在妙悟在线阅读
会员

惟在妙悟

朱良志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中国哲学20.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3-27 17:07:07 最新章节:第15章 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艺术将妙悟作为创造的根本途径。妙悟的根本特点是对知识的超越,是人与世界融为一体存在方式的确立。在知识、秩序的羁縻中,人真实存在的意义常处于遮蔽状态中,通过纯粹体验,归复真性,去除遮蔽,让存在的意义澄明呈现。“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心灵的气象和格局,创造由生命真性跃出,才有真正的价值。妙悟是一种生命存在方式,既不能单纯归于认识论,又不能归于工夫论。它与西方艺术心理学中的直觉说有根本差异。
品牌:安徽文艺
上架时间:2020-01-01 00:00:00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安徽文艺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郭象、王船山、章太炎三家庄子解释学是庄学史上以解释为形式、以哲学创构为实质的解释典范。他们三家都牢牢抓住传世本《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一语大做文章,以此语契入庄子而展开不同的哲学创构。郭象、船山、太炎不约而同地以“内圣外王之道”契入庄子哲学,与其时代环境、人生履历、个性气质以及本人思想背景有关。郭象生活时代之魏晋、船山生活时代之明清、太炎生活时代之晚近,是中国历史上三个著名的乱世,作为天生异秉
    李智福哲学35.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儒家经学为重要研究对象,内容涉及儒家思想研究、儒学典籍版本、校勘研究,以及书评、前沿问题探讨等,围绕《儒藏》点校整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以及不足进行研讨,为今后古籍整理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借鉴。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编哲学33.2万字
  • 会员
    《中国儒学》由中华孔子学会、郑州大学洛学研究中心主办,立足于学会,面向海内外,广泛联合儒学研究者,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儒学传统展开全方位的研究和探讨,不断激活其内在的精神和独特的价值,俾之在人类精神生活和文明的重建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王中江 李存山主编哲学24万字
  • 会员
    13世纪初,朱子学传播海外,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韩国和日本,朱子学成为近世东亚文明共同分享的学术传统,东亚文明的共同体现。以朱子学为核心的价值观,得到东南亚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一种配合经济增长的有利的人文因素。在西传过程中,欧洲传教士对朱子学的解释,为欧洲启蒙思想家和古典哲学的开创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在北美,当代学者以较为熟练的西方现代哲学语言来阐明朱子学,重视对朱子思想的研究,推动现代新儒
    张品端哲学40.1万字
  • 会员
    《王学研究》由贵阳学院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主办,围绕阳明学研究,征集国内外学者的论文,汇集阳明学最新研究成果。本辑是第十一辑,有四个栏目:王阳明思想研究、阳明学与区域文化研究、阳明学比较研究、阳明学的当代价值研究。《王学研究》具有独特、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是中国阳明学研究的重要阵地。
    陆永胜 刘继平主编哲学21.6万字
  • 会员
    本书内容有三:一者分析阳明心学核心要素对佛教禅学的吸收,揭示了阳明心学与佛禅间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二者对王氏诗歌创作的动态性变化特点予以条分缕析,分别表现了以禅入诗、儒禅交融、讲学诗与佛禅结合的特点;三者尝试对阳明诗歌宗教美学境界进行概述。
    侯丹哲学23.1万字
  • 会员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流学术思想,也是士人人生及艺术趣味之根源。这一时期的文艺本体论、价值论、批评方法论和审美趣味论等都体现出玄学的深刻影响。玄学的“有无”之辨引导士人思考艺术本体问题,关注审美主体与对象在“道”的层面上的关系;关于名教与自然的讨论为士人设计了理想人格,在主客体交融的动态过程中呈现出从“得意”到“自适”的发展特点;玄学的体用思维及名实方法,不仅提高了文艺批评思维的水平,也启发了文
    黎臻哲学17.2万字
  • 会员
    “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何为廉”“为何廉”及“何以廉”问题上,儒家思想中有系统的阐释。本书试从多个维度,对儒家廉德思想进行系统研究与学理阐释,认为,儒家廉德思想理论大厦是建构在天人合一,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公私、义利、理欲之辨等基础之上,通过俭、耻、孝等具体伦理德目体现出来,并主要依靠自我修身、道德教化、制度约束和法律惩治等路径实现廉德之养成的,积极借鉴
    任松峰哲学1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科技哲学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为主题,尝试从十四个方面描绘科技新世界的大致图景,探讨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我们对于技术进步应采取的态度。在科技新世界喧嚣的表象下,探寻人类调节、引导和控制它的方法、途径和努力,对当今社会颇有警示意义。
    刘永谋哲学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