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产业出口贫困化增长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稀土产业出口贫困化增长研究

牟小刚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各部门经济10.7万字

更新时间:2020-05-08 10:29:19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首先介绍了稀土产业贸易相关基础理论,尤其重点阐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对于我国稀土产业出口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同时,从总体层面介绍了稀土资源的分布与特征以及稀土在传统领域和新材料领域的应用。其次,在梳理近年来我国稀土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图形、表格等工具,从中国稀土产业生产、消费、贸易三个方面对其数量、产品结构、出口国别等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并指出因为定价权的缺失,使得稀土产品出口价格长期低迷。第三,基于巴格瓦蒂(JagdishN.Bhagwati)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和贸易条件指数原理,从产业和企业两个层面,对中国稀土产业出口贫困化增长进行验证,继而研究出口贫困化增长的现状和成因。第四,以市场调研所获取的资料和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构建中国稀土产业出口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中国稀土产业出口竞争力进行评判。最后,从宏观产业政策和微观企业发展战略两个角度提出中国稀土产业出口转型升级的战略与政策建议。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牟小刚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将成为我国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事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成败。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两大关键举措。此前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只提农业现代化,现在则开始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并重,其背后的原因是两者之间尚未实现有效的连接、转换和相互支持,而这是摆在当前乡村振兴发展道路面前的关键难题,亟待破解。本书从农村社会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多
    王春光经济29.3万字
  • 会员
    作为环京津贫困带上的贫困山村,河北省赤城县雕鹗镇向阳村位置偏僻,长期缺水,自然资源匮乏,往届村“两委”涣散无力,村民固守贫困思维。本书基于向阳村的村问卷和住户问卷调查数据、田野调查质性访谈资料等一手数据资料和收集的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雕鹗镇、向阳村共5个行政层级的有关公开信息等二手数据资料,较为全面系统地描述、研究和分析了环京津贫困带的贫困村——向阳村——在脱贫攻坚关键阶段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王磊经济7.6万字
  • 会员
    本书从资源环境基础、地理开发条件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对乡村振兴的影响,评价攀西地区乡村振兴资源环境开发条件对人口、经济要素集聚及康养小镇建设的作用机制,揭示影响攀西地区产业振兴的关键制约要素,为探索产业振兴合理的发展路径。首先,分析攀西地区产业振兴面临的困难。全面分析当前阶段造成攀西地区产业振兴的困难之处。从农业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产业转化动力、人力资源供给、社会发育程度低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
    罗春秋 陈江经济10.4万字
  • 会员
    本书根据五粮液发展脉络撰写而成,在全面系统展示五粮液传承和变革的同时,着重从酿造技艺、品质管理、科研创新等维度,介绍五粮液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以及五粮液百年来的创新发展之路。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消费者普及中国白酒传统名酒知识的同时,力争传播五粮液“和美”价值理念以及中国传统酒文化。
    赵东 杨韵霞主编经济9.8万字
  • 会员
    实现家庭与住房的匹配,是住房市场有效运行的核心。住房租买选择,是满足家庭住房需求的必要途径。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是现阶段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内容。本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居民住房租买选择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以及住房市场领域特殊的体制机制性特征,利用国家统计局全国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统计数据以及五城市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对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住房租买选择进行了定量研究。
    任荣荣经济7.9万字
  • 会员
    建设国际一流的世界旅游城市是北京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定位。本书聚焦于北京市近年来旅游发展的前沿趋势、新业态和新形式等,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发展新业态、京郊乡村旅游、京津冀区域旅游、城市旅游供需五大视角全方位、全时空地剖析北京市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待提升之处,为北京市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明晰了不足与方向,希望该书可以为接下来北京建设世界旅游城市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王欣主编经济16.8万字
  • 会员
    《乡村建设运动》,由序言和八章组成,讨论了乡建运动的历史、模式、文化和途径,以及对乡建的批评等。《农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收录作者关于农村改进的文章十三篇。
    陈序经 江恒源经济5.3万字
  • 会员
    龙凤村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一个山村,地瘠民贫,为省级贫困村。本书考察了龙凤村自然禀赋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并在调查问卷与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该村农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与政府精准扶贫工作的现状,阐述了七星关区政府“一市五金多套餐”的精准扶贫措施与扶贫机制,分析了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效与需要改进的问题。
    赵学军经济5.8万字
  • 会员
    腊月山村地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本书在丹巴县贫困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聚焦腊月山村,分析了该村的贫困现状、贫困成因、精准扶贫工作进展等。由于丹巴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境内峰峦叠嶂、峡谷幽深、土地贫瘠,村民极为贫困。调研发现,高寒地区的耕地先天禀赋差,很难通过土地整理实现改变,扶贫资金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生活在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高海拔地区的村民来说,整体易
    马春华 庄明经济1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