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践DDD:以DSL驱动复杂软件开发在线阅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7/37445667/b_37445667.jpg)
会员
深入实践DDD:以DSL驱动复杂软件开发
更新时间:2021-04-15 12:16:54 最新章节:附录 DDDML示例与缩写表
书籍简介
本书的第一部分会带领读者从战术层面以及战略层面重温领域驱动设计的重要概念,然后进一步阐述EricEvans经典著作中没有显式提出的或者被太多人忽略的但我认为对DDD落地非常重要的若干概念,同时简要介绍从DDD社区兴起的一些软件架构模式。通过第一部分,读者可以更完整、更深刻地掌握DDD的知识体系。第二部分阐述如何设计一种DDD的DSL,包括这个DSL的规范(Specification)支持哪些特性、如何帮助团队描述领域模型的方方面面、这些特性的选择基于何种考量等。这种领域专用语言需要一个名字,我们总不能一直说“我设计的DDD的DSL”吧,于是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DDDML。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名字。其实这种语言叫什么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一种足够严格的方式描述领域模型。我认为目前它在简单与复杂之间取得了不错的平衡。当然,其中还有不小改进的空间。比如,我很乐意让它支持更多像“账务模式”这样的分析模式。第三部分介绍如何将“思想照进实现”——通过使用工具将描述领域模型的DSL文档变成可以运行的软件。这个过程涉及大量的技术工具(工具链)的设计与实现。只有将这些技术工具——比如从DSL自动生成应用的源代码的模板——实现出来,才能减轻开发人员实践DDD的负担,进而提升而不是降低软件团队的生产效率。本部分会介绍这些技术工具设计与实现的细节。
品牌:机械工业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04-01 00:00:00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捷锋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介绍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C语言概述,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数据的输入和输出,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数组,函数,编译预处理,指针,结构体与共用体,文件等。每章还配有大量的习题,便于读者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本书力求概念叙述准确、严谨,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理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材,也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计算机13.1万字
- 会员本书为软件测试初学者量身打造,从零开始,覆盖软件公司招聘的基本要求。全书分为16章,涵盖了软件测试的核心概念、功能测试方法、Linux基础知识、MySQL数据库管理、Web自动化测试框架、HTTP接口测试、Charles抓包工具的使用、Python接口自动化测试、AI赋能软件测试,以及如何制作求职简历等内容。此外,本书还提供精选面试题及参考答案,助力读者通过面试。全书知识体系循序渐进,紧跟读者需求计算机19.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一本难度适当、易学易懂的小学生Python启蒙教材,用贴近孩子的语言,通过多个简单、有趣的编程案例,激发孩子学习和探索科技的兴趣。本书以程序为中心,适当弱化语法。本书共11章,涵盖Python输入输出、数据类型、选择循环基本结构、函数、面向对象编程、海龟绘图、二进制和GUI编程等,内容丰富全面,每章末尾配有单词表和思考题,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本书适合任何想要通过Python学习编程的计算机4.2万字
- 会员《Python数据分析从入门到精通(第2版)》从数据分析初学者角度出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实例,详细介绍了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分析程序开发应掌握的各方面技术。全书共分21章,包括数据分析基础、搭建数据分析开发环境、NumPy模块之数组计算、Pandas模块基础、Pandas模块之数据的读取、Pandas模块之数据的处理、Pandas模块之数据的清洗、数据的计算与格式化、数据统计及透视计算机16.7万字
- 会员全书分为3篇。第1篇介绍编译器基础知识,包括中间表示,重点介绍SSA、数据流分析、支配、循环等知识,此外还介绍了LLVM的后端描述语言TableGen。第二篇剖析分LLVM代码生成,其中对代码生成的每一步骤都有提及,着重介绍指令选择、指令调度、寄存器分配和编译优化。同时还以BPF后端为例总结了如何基于LLVM开发一款新后端的编译器。第三篇附录主要总结了LLVM代码生成过程中使用的IR、BPF指令集计算机22.5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各章的开篇会采用图解方式,将所有知识点先贯穿起来,然后对每个知识点配套案例讲解。用读者易于理解且可随时直接套用的案例,方便读者以最短的时间高效掌握最实用的技能是本书创作的初衷。全书共分为6篇:第一篇为入门篇(第1章和第2章),第二篇为基础篇(第3章和第4章),第三篇为强化篇(第5~7章),第四篇为进阶篇(第8章和第9章),第五篇为高阶篇(第10章和第11章),第六计算机11.8万字
- 会员本书提供了关于适应度函数、自动化架构治理和演进式数据的技术、知识和技巧。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定义演进式架构机制的章节——介绍团队如何使用技术和工具来构建适应度函数、部署管道以及其他管理和演进软件项目的机制;第二部分包括围绕耦合、复用和其他相关结构考虑因素的架构风格和设计原则,以帮助读者实现清晰的长期演进;第三部分探讨了第一部分中介绍的工程实践与第二部分中的结构考虑因素的交叉点。计算机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