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论幸福在线阅读
会员

罗素论幸福

(英)伯特兰·罗素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哲学知识读物9.4万字

更新时间:2021-12-01 19:01:59 最新章节:译名对照表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是批判传统信仰的哲学家罗素出版于1930年的作品,在书中,罗素既不探究高深的哲理,也不旁征博引,而是把一些经由他自己的经验和观察证实过的通情达理的意见归纳起来,制成一张献给读者的方子,希望无数体会着忧郁之苦而不自溺于忧郁的男男女女,能够在此找到他们的病案和逃避之法,能够凭着适当的努力变得幸福。在九十年后的今天,罗素的智慧仍然历久弥新,给人以指导和启发。该书晓畅明白,历来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国内也曾有多个译本刊行。傅雷先生的精湛翻译更是为这本书增添了光彩。
译者:傅雷
上架时间:2021-02-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伯特兰·罗素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收录了《玄哲与科学双元理路的阴阳气论》《一体与变化——阮籍的气论自然观及其哲学建构》《亚里士多德四因说的统一性》《触摸神圣与自证成神——阿甘本与梅亚苏的弥赛亚之路》《袁了凡的立命之学及其现代意义》《论张载气学思想中的“性”》等文章。
    仰海峰主编哲学29.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理念”与“思想”做出了明确的区分,首次把“俄罗斯理念”与“俄罗斯思想”直接关联起来。全书梳理了俄罗斯哲学思想的历史,但没有局限于俄罗斯哲学,而是广泛地涉及俄罗斯文学、历史、宗教、政治等领域,考察了19-20世纪初俄罗斯各界的思想动态。
    (俄)别尔嘉耶夫哲学17.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柏拉图的伦理思想”为论坛专题,刊载陈斯一、樊黎、盛传捷、苏峻、吴鸿兆等学者的论文《“生育”还是“观看”——柏拉图中的爱欲与不朽》《前两篇演说词中的理性与欲望》《正义与数——重思中克法洛斯父子的正义观》《理解柏拉图“日喻”的“三重障碍”》《盘诘、真理与真诚——重审弗拉斯托的苏格拉底“标准盘诘”解释》等。
    仰海峰主编哲学29.8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4编,共25章。全书从如何理解技术治理、如何选择技术治理、如何调整技术治理、如何控制技术治理四个问题出发,从哲学层面跨学科地切入技治思想研究、技治批评研究、技治实践研究、技治建构研究,归纳、提炼、创新了技术治理的诸多基础性问题和观点。
    刘永谋哲学50.3万字
  • 我们进行哲学思考的原因与旅行的原因是一致的:为了看得更清楚,为了看到更多不同。作者埃里克·韦纳穿越了数千公里,沿着历史上伟大思想家的足迹,在世界上多个城市之间穿行,将自己对哲学的热爱与旅游结合在一起,带读者领略了数千年来塑造人类精神生活的宝贵思想遗产,展开了一场探寻生命意义与智慧追求的朝圣之旅。
    (美)埃里克·韦纳哲学19.1万字
  • 会员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学会选择。1.选择接受自己正在体验的“人生剧本”。你不过是戏中的演员,戏怎么演归根结底取决于导演的选择。不管分配给你什么角色,技艺高超的演员都会接受任务。2.在人和人的关系中,选择关注自己,少在意对方。只要关心自己必须做什么,让自己顺应自然。如果没有你的配合,没有人能真正伤害你,你觉得自己受伤害的那一刻,才真正受了伤害。3.只能选择成为一种人要么关心自己的精神,要么关心
    (古罗马)爱比克泰德哲学1.5万字
  • 会员
    本书主题为“湛甘泉与明代儒学”,收录了《论湛若水的“随处体认天理”》《湛若水哲学的心学定位》《杨简思想与阳明学》《王阳明无法撇清“近禅”批评的因果探析》《“实体”范畴与奥克肖特诗性的“社会”与“国家”观》等论文。
    程乐松主编哲学31.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孟德斯鸠研究为论坛主题,收有《孟德斯鸠论欧洲统一君主国》《孟德斯鸠理论中的“封建法”问题》《孟德斯鸠与古今自由之争》《施特劳斯学派的孟德斯鸠研究》等论文,以及书评与书讯若干篇。
    程乐松主编哲学35.4万字
  • 在本书中,朱利安·巴吉尼巧妙地将休谟个人的传记与思想史和哲学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休谟的完整人生观。巴吉尼在本书中整理了休谟关于美好生活的145条格言,内容涉及成功的意义、友谊、休闲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展示了休谟如何将自己的哲学付诸实践,过上理性与激情、放松与享受相融合的生活,并证明以休谟为指南,生活可以变得更加多彩。
    朱利安·巴吉尼哲学16.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这本书是一个以思想为志业的学者,毕生探索历程和研究成果的集成之作。40年间物换星移,从青葱年代到暮色将至,思想者的岁月波澜壮阔。而数十年如一日地苦苦追求真理,不仅要有直面骄阳的魄力,还需耐得住长久的孤独,接受可能的失败。尤其是在如今理想主义不再流行,人文精神被科技热潮消解殆尽的时代里,许多人可能不禁要问,这样的哲学探索究竟有何意义呢?当现代世界深陷精神困境,大多数人或是选择激流勇退宣布“哲学已死”
    金观涛知识读物35.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