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内部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多维异质性研究
更新时间:2022-07-27 11:21:52 最新章节:重要术语索引表
书籍简介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加强技术创新势在必行。新时代“大智移云”等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引致企业的业务流程、劳动形态等运营管理模式变革。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团队决策模式,高管团队作为企业决策的核心,尤其是日益呈现的高管团队异质性对如何开展技术创新发挥至关重要作用。同时,内部控制是企业技术创新实施的内部环境,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此外,在当下供应链竞争时代,供应商和客户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针对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短缺问题,政府部门加大实体经济技术创新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而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有必要深入研究多因素共同作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鉴于此,本书以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基于宏观、中观、微观的多维视角,结合企业异质性特征,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运用Mann-Whitney检验、构建OLS模型、SEM模型等方法,对“内部控制与企业技术创新:多维异质性视角”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探究信贷寻租、供应链集中度、高管团队异质性下,内部控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与经济后果,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郭军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管”用模型:超实用50+管理模型与实践》精选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常用的51个工具、模型,涵盖战略、组织、人力资源、流程、营销、项目管理、思维工具七个领域。详细阐述工具、模型的来源与内涵,具体介绍模型的使用步骤和适用场景,并配有实际可操作的案例。这51个模型,既梳理了企业渴望普及和乐于使用的高频模型,也归纳了德衍睿通在咨询项目中对企业管理改善影响深远的原创模型。管理工具、模型的使用与创新,是管理理管理12.5万字
- 会员本书内容来源于作者从事财务信息化建设30多年的工作实践,从业财税银一体化的角度阐述了财务数字化转型如何规划设计,如何实施落地,以及如何运营运维。全书内容共八章。第一章讲述了财务数字化建设的规划编制以及组织体系建设,这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是财务数字化建设的纲,其中组织体系建设尤为重要。第二章和第三章针对银企一体化,讲解了银行的交易数据如何同企业的应收应付管理实现无缝动态衔接,实现自动对账核销管理16万字
- 会员铁人精神是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传家宝,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发展之魂、力量之源。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关键时期,我们再次学习铁人精神,重温石油石化人的初心使命,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本《铁军风采》,收录了14个地区(专业)公司以及专业经营单位的14个管理创新成果案例,52个标杆、金银牌基层队的典型经验,这是公司全体干管理19.2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思”,记录作者在真、性、心、我、人、修、道、阳明、家等方面的思考;第二部分是“功”,是偏重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的实效功用,包含领导、经营、管理、团队、工作、沟通、问题、培训、工作等几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悟”,是作者对一些人生命题的分析;第四部分是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心境下所写的一些小诗和杂文。管理9.9万字
- 会员本书以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查和对比分析,以调查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相关学科服务实践与发展进行调研和分析,探讨了在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延伸和发展。全书共九章,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元化背景的概述、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践、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平台的选择、LibGuides平台中图书情报学科的指南创建、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数据管理管理8万字
- 会员企业内部控制看似复杂,其内核却可以归纳为“意识与理念、风险与对策、原理与工具、场景与应用、体系与落地”五组关键词。基于这样的框架,作者依托其近二十年的专业服务经验,紧扣中国企业经营及监管环境特点,通过丰富的现实案例及企业实操经验教训,详细介绍:(1)内控的本质是什么;(2)内控如何为企业带来价值;(3)如何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价;(4)典型的内控工具有哪些;(5)如何在具体业务中有效应用企业内控工具;管理23.8万字
- 会员本书为各类组织及个体如何应对剧变时代与顽劣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及工具。基于所提出的环境系统×问题分析矩阵,帮助读者判别其处境的本质特征,并理解为何共创(Co-creation)是越来越重要的应对范式。作者结合理论演绎与多年来的亲身实践,对共创的范式与概念进行了系统性阐述。本书读者对象包括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中的各层级管理人员与行动者,以期帮助其更好地借助共创的力量,激发跨界互动与协同创新,促进创管理13.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