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德拉布尔作品中的神话诗学与伦理共同体
更新时间:2022-11-17 16:35:3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本书借助伦理批评和神话诗学的理论视角,聚焦德拉布尔对英国撒切尔主义时期形形色色伪共同体的批判,包括表面上共生共存的家庭契约共同体、自由市场经济利益的现象共同体、世界主义异文化共同体以及受限的无条件好客。作为纠偏路径,德拉布尔指出了关怀伦理心理性共同体、人文精神宗教记忆共同体、地方性共同体以及文学创新条件性好客作为真正伦理共同体的建构潜能。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1-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对比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及译者风格研究理论等为基础,采用实证方法对莎士比亚的四部戏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粱实秋和朱生豪汉译本的语言特征进行了定量描述和定性对比研究。研究视角包括词汇密度、句长、特色词、高频词等词汇特征以及“被”字句、“是……的”结构等句式、文化意象等。研究充实了以语料库为基础的文本特征和译者作风格描写范式,证明了两位译者的现有风格定论,深文学13.4万字
- 会员本书以现代诗歌文本呈现的“时间观”为依据,辨识出中国新诗“时间抒写”的多重取向,在此基础上解释新诗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动因。在作者涉猎大量理论与诗歌文本的基础上,本书提炼出新诗的若干时间主题,对新诗的时间意象进行详细阐释,对何其芳、穆旦、洛夫、欧阳江河等个案展开深度剖析。本书旨在阐明中国新诗与现代时间观念的深层互动关系,以及新诗在这一过程中对生存现状的体认、表达和对生存困境的诗意洞察,为考察中国新文学21.3万字
- 会员本书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为理论依据,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等文艺批评理论探讨与小说文本分析相结合,全面、深刻、系统地研究纳博科夫的文学创作,探讨他如何在继承俄罗斯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创新。纳博科夫的创作,既是对俄罗斯文学传统的继承,又是为表现后现代社会人类经验而进行的艺术创新,实现了深刻的思想意义与创新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文学19.7万字
- 会员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上对象征主义展开深度研究。前四章历时性地梳理象征主义流派发生、演变、衰落的历史,描述象征主义在欧美的影响。后四章偏重共时性的、综合性的研究,主要探究象征主义的神秘主义、音乐美学、自由诗理论和文化背景。文学39.8万字
- 会员吴芳吉(1896—1932)是20世纪初期的著名诗人,其所开创的“白屋诗”独树一帜备受瞩目。本书以中西文化交汇的变动时代为论述背景,以理学的现代传承为切入点,梳理了儒学对吴芳吉文化观念与诗学思想的重要影响。作者运用文化史与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还原了吴芳吉的“儒者”身份,呈现了文化重建过程中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复杂关联。本书既有专题人物研究的深度,又有折射文化转型的广度,为全面理解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提文学20万字
- 会员本著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文学现象进行梳理,内容涉及鲁迅、郭沫若、沈从文、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也涉及赵树理、杨沫、王安忆、马原等当代小说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从文化社会学、文艺心理学、叙事学等诸方面展开论述,通过现代文学史及当代文学史书写中的重要现象讨论现当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变迀问题。文学22万字
- 会员本书将中国城镇化以来(以1978年的农村改革为开端)有关农民形象的文学叙述及相关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探究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如何对农民形象展开想象,讨论其背后的复杂原因。本书一方面对当代文学作品中围绕农民而展开的人物设计、故事情节、叙事结构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与生成文本相关的历史语境、思想文化、意义结构等同样是本书关注的重点。通过对六类农民形象及其相关叙述的分析,本书试图梳理出一条完整的叙事逻辑,文学2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