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我妈走后,我终于成了一个正常人
更新时间:2024-09-20 17:43:13 最新章节:第95章 鸣谢
书籍简介
该怎么说明这一切呢?我恨她,我想逃离她,我想我早就等着这一天吧。但是,我也好想她。本书是美国童星詹妮特·麦柯迪的回忆录,讲述的是一段名为母爱实为剥削的母女关系。詹妮特的妈妈从小渴望成为一名演员,却没有实现,于是她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女儿身上。詹妮特从6岁开始被妈妈带着试镜;11岁在妈妈的引导下开始控制热量;17岁还要接受妈妈的检查……表面上,她是被闪光灯、欢呼声与追求者包围的小明星,暗地里,焦虑、羞耻、疾病、自我厌恶啃噬着她的身心。奉行着“我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让妈妈高兴”的人生哲学,詹妮特小心地维护着和妈妈的亲密羁绊,并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出于妈妈的爱。当妈妈的死亡袭来,詹妮特的人生意义分崩离析,也让她重新审视这段母女关系,这究竟是爱还是虐待?是羁绊还是枷锁?而因为童星经历和母亲死亡患上的心理疾病、暴食症、厌食症,又该如何治愈?
品牌:磨铁数盟
译者:薛玮
上架时间:2024-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磨铁数盟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在前作《盐之路》中,雷诺与丈夫茂斯因友人的背叛失去家园,而此时茂斯又身患绝症。绝境中二人决定进行一场无畏的徒步旅行,在行进中茂斯的健康状况得以改善,二人在异乡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然而,二人新生活充满着挑战:当雷诺的母亲中风入院,命悬一线,作为女儿的雷诺应选择全力抢救还是姑息治疗?身患退行性疾病、一度无法自理的茂斯是勉力完成学业还是就此放弃?面对突如其来的馈赠,遭遇背叛、流离失所的夫妻二人是否仍有勇气文学16.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者在战争期间与家人们的书信集。在家书中,吕多维克讲述了自己的行程,包括从布雷斯特到中国北方海滨的漫长航程、与上海徐家汇耶稣会机构的来往、法军在交趾支那的活动等等,与亲友们分享了经历见闻,表达他对家人、故土的思念。同时,吕多维克记述了联军偷袭塘沽、进入北京、劫掠圆明园等历史事件,记录了一个年轻人在完全陌生之地的数年间对战争暴力的亲身体验,也为我们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圆明园劫难史提供了第一手的文学21.6万字
- 会员在这个由人类和快速气候变化主导的世界上,大大小小的物种越来越容易灭绝。记者M.R.奥康纳探索了科学家们为拯救这些物种而采取的极端措施,从圈养繁殖、基因管理到灭绝术等。作者在讲述16世纪大帆船发掘、佛罗里达沼泽地黑豹追踪、非洲古代雨林、尼安德特人工具制造和低温DNA库的故事中,奥康纳探究蟾蜍、沙漠鱼、北白犀、旅鸽等的拯救科学,同时,也关注进化、科技、圈养等的伦理问题。书稿文笔优美,对独特物种的特性描文学1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