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柔巧笑嫣然:“妹妹放心,我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过———我给妹妹跑腿,有没有什么报酬啊———?”那样子像足了讨鱼吃的猫咪。
“嗯……这个嘛……”安然贼贼地眯了眯眼,顿了一顿,才突然凑近陈之柔,绽开如花笑颜:“我给之柔姐姐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嫁衣如何?”
陈之柔听到前面的“设计”“独一无二”,正要欢呼,就听到了“嫁衣”两字,羞得伸手就挠安然痒痒,两人笑闹成一团。
闹了一会儿,安然笑呵呵地小喘着问道:“之柔姐姐……你跟我说说……那位许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嗯,听我伯母她们谈论过,许先生当年是两榜进士,也曾经封过官,但是人太耿直,不擅官场运作。后来唯一的儿子得重病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更加郁郁寡欢,就辞官回乡。不曾想家里的田产都被早已被族里唐兄弟霸占,儿媳妇生下遗腹子后也死了。他和夫人只能带着刚出生的小孙子生活,谁知两年前他的夫人也病死了,现在就剩他们爷孙两人。唉,都说他那小孙子命不好,克家人呢。”陈之柔说着叹了口气。
“他那小孙子今年多大了,许先生住你们府里,那他孙子跟着谁呢?”安然问道。
“七八岁吧,好像说是有一对忠仆夫妇一直跟着许先生,应该是他们在照顾吧。许先生每七日放假一日,都要回去住一晚的。”陈之柔边回答边拿了一粒桔子给安然。
这时,尔琴走了进来:“小姐,许先生让人传话,说他已经考核完夏少爷,要见夏少爷的姐姐。”
“好吧,我是该去一趟,我们下次见面再聊了。”安然站起身。
陈之柔让尔琴送安然过去。
安然进了书房,见君然和一个50岁左右的男人面对面坐着,应该就是许先生了。经历的种种风霜让他早早头发花白,但那挺直的脊梁和儒雅的气质却让人轻易感受到他的不俗。
安然走上前福了一礼:“许先生好,我是君然的姐姐。”
许先生的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夏小姐好,君然说你们府上由你主事,所以我想和你商谈一下。没想到你也还是孩子,你们一样大吧?”
“是的,许先生,我和君然是双生姐弟。许先生有什么顾虑或要求,尽可以跟我说。”安然恭敬地回答道。
“哦,是这样的,”许先生看着这个少女的一言一行,还真是感觉沉稳得不像一个13岁的女孩,“君然起步晚,底子薄,但我还是很欣赏他的诚实和决心,而且我刚才考核了一下,他的悟性和接受能力都比一般人强,所以我决定接受你们的聘请。”
安然心里欢喜,正色道:“谢谢先生肯给君然机会,我相信君然一定不会让先生失望的。还请先生严格要求于他。”
“我一定会的,”许先生回答道,“只是我有两个条件还请夏小姐考虑。一是我要求的束修想来陈家已经告诉你们,一个月5两银子,确实要比一般的先生高得多。
二是我不能像现在在陈府这样七日回家一日,我有一个8岁的小孙子相依为命,原来照顾他的家仆很快要回乡养老,所以以后我需要每日回家。不知你们能否接受这两个要求?”
“先生的第一个要求完全没有问题。物有所值,先生的才学能力既是高过一般的先生,所收束修自然也要与能力对等。
至于第二个要求,对我们也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对先生来说,先生不如考虑让小孙子一起住在夏府,免得先生挂心,毕竟只是一个8岁的孩子。可以让他跟君然一起学习,对君然来说,多一个伴,对先生来说,不用挂念孙子,还可以同时教导。”安然诚心提议道。
“这……夏小姐好意,我心领了,只是……许先生想了想还是坦言道:“我那小孙子可怜,自小失了父母,被传言是克父克母的薄命人。”
“先生相信吗?———先生自然不信,我可以看出你依然很疼爱你的孙子。而我们也不信这些什么命薄,克人之类的流言,如果先生只是有此顾虑的话,大可放下。”
许先生看着安然姐弟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好,我接受夏小姐的好意,七日之后,我处理好其他事,就带着我的孙子一起进夏府。但是,我的束修改为4两银子,我知道你也许不在意,但我有我的原则。”
“没有问题,就依先生所言。”安然爽快回答。很多人需要的不是怜悯而是尊重。
许先生递给君然一本字帖和一本薄薄的估计有30页左右的册子:“这七日里,每日练字早晚各10张,要记住我刚刚跟你说的要领。这本资料是我从十几本书中整理出来的,你要背下它,七日之后我会考你。有不理解的没有关系,先背下来,我会跟你讲解。”
“是,”君然双手接过,恭恭敬敬地应下。
两人跟许先生告辞之后退出了书房。
在外面侯着的刘嬷嬷和尔琴迎了上来,刘嬷嬷轻声问君然:“君哥儿,可成了?”
见君然笑着点头,刘嬷嬷立马笑得两眼咪咪,好像捡到了金子。
尔琴送他们出去,安然交代到:“我今天会回庄子,就不去跟之柔姐姐道别了,有什么事派人到夏府交代一声就好,他们会带话给我的。”
尔琴应下。
回到夏府,安然找来何管家,跟他说了许先生七日后住进来的事:“何管家,外院还有三间正房,你让人收拾出两间来,一间给许先生爷孙两人住,一间作为授课的书房。另一间就作为客房吧。
现在伙计、小厮都住在前院,外院左边的四间厢房围起来作了制衣坊,右边的四间厢房中一间做了福生的木艺室,另两间围成了一个迷你小院给何管家一家人住。也只余下一间空置的厢房了。
黄伯和黄婶住在东大门旁边增盖的耳房。绣娘和丫鬟们都住在内院的厢房。
安然真是庆幸当时买下这做宅院,地盘够大,跟前面铺子带的小院又连成一片,非常方便实用。
“还有,”安然继续对何管家说道:“让小午跟着君然一起听一年的课吧,下了课他就可以继续练习雕刻。小午还小,多学点知识、多些见识对他以后都有好处。”
何管家自然是高兴地应了,他知道小姐是处处为小午考虑。若不是官奴三代之内不能脱奴籍,小姐一定会让小午就跟着少爷读书的。不过,能够给小姐这样的人为奴,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