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石中之帝—寿山石(1)

中国是个盛产名石而且石文化积淀非常丰厚的国家。自古以来达官贵人几乎无不以石为伴、以石为友。例如在园林中有石置、案头有石镇、室挂绘石之画、腰配名石雕件。爱石、好石、藏石、玩石之风千百年来长盛不衰,就是普通老百姓也知道大理石、鸡血石、雨花石等名石。

名贵而又有特色的石头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有的甚至被誉为某个国家的国石。早在十多年前,我国的一些玉石文化爱好者及部分专家就建议评选“中国国石”。2003年6月召开了中国国石工作研讨会,百余名专家对原定的10种候选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巴林石、绿松石、华安玉、台湾珊瑚)进行了反复的推敲和筛选,于同年7月底确定了“四石二玉”—岫岩玉、和田玉、昌化石、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为正式候选国石。由于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同属于工艺美术石材中的著名彩石,以其色彩绚丽、质地细腻、纹理自然、硬度适中而备受篆刻家及雕刻家们的青睐,自此便并称为我国的“四大名石”,也称“四大印石”。

玉石乃自然之物,是大自然对人类的美好馈赠品。四大名石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且各具风格和品性,作为“玉石之国”的子民,我们对玉石的喜爱和敬重、对玉石的浓厚情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

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四十公里处有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举目四望,那里群山环抱,寿山、九峰和芙蓉三座主峰屹立其间,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及福州、连江与罗源交界的“金三角”地带。如果以矿脉走向分,又可以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寿山石质地通灵脂润、凝腻柔美,纹理婀娜多姿、气象万千,色泽五彩缤纷、斑斓绚烂,在石头世界里,称得上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成为历代文人墨客赋诗赞美的对象。不少赞颂寿山石的诗篇,脍炙人口,至今仍为人们所吟诵。有的文章甚至将其比做美淑德贤的化身:“色泽清丽,含蓄典雅,美也;柔润温和,顺应镌琢,淑也;晶莹透彻,混沌氤氲,德也;上可伴大夫,下能亲平民,贤也。”

寿山石形成于距今约2.3—0.7亿年的侏罗纪,当时福州出现了重大的地质运动,大量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碎屑岩。在火山喷发的间隙期,大量的酸性气体、热液活动,交替地分解着岩石中的长石类矿物,将钾、钠、镁、铁等杂质淋失,残留下来的较稳定的铝、硅等元素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或重新结晶成矿,或由岩石中溶解出来的硅、铝质胶体沿着岩石的裂隙凝结晶化,形成了五彩斑斓、色泽瑰丽的寿山石矿。寿山石的矿物成分以叶蜡石为主,其次还含有石英、水铝石和高岭石,以及少量黄铁矿。

寿山矿区开采的时间很早,在宋代就有了批量开采的记载,南宋黄干的七绝诗《寿山》中写道:“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荧煌。”诗的意思是说由于寿山石的纹理好看而被人们开采和雕琢,成为第一首吟咏寿山石的诗句。著名篆刻家、画家、“黄山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安徽人梅清写的《寿山印石歌》中有“迩来寿山更奇绝,辉如美玉分五色”,极力赞美寿山石,就连其住处也称为“拜石轩”。金庸先祖查慎行曾作《寿山田石砚屏歌》,洋洋洒洒的34句长诗,描画了寿山石的美丽,“天谴瑰宝生闽中”“地示爱宝惜不得,飞上君家几砚为屏风”。从这些诗句就足以看出文人墨客对寿山石的喜爱。明朝以后,寿山石开始应用于印章材料,后来成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石”之一。

其实,在地质学家揭开寿山石的成因之前,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为寿山石的由来增添了传奇色彩,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流传比较广的几个传说。

传说之一:女娲遗石在人间。相传在“混沌初开,乾坤如奠”的时候,女娲氏驾着祥云遨游在苍穹之中,见到苍三山峰,泱泱寿溪水,竟打动了这位仙女的心,她将补天用的斑斓彩石,播撒在寿山的田野山林和溪河之间。这天上的彩石,撒在寿山溪畔一带的良田沙滩中堆积,经后来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堆积环境的差异,有的变成了金灿灿、黄澄澄的“石中之王”田黄石;有的形成了花田石、黑田石、白田石以及硬田石;有的落在溪水及河流中形成了鹅卵状的溪蛋石、溪管石以及在水洞中堆积的牛角冻、水晶冻、玛瑙冻及环冻;而更多的彩石则撒在了连绵不断的山冈上和山坡沙地中,形成了名目繁多的寿山石品种,如高山石、旗降石、大山石、芙蓉石、杜棱石、全狮峰以及牛蛋石、鹿目田、鲎箕石、坑头田等宝石,这就成了“天遗瑰宝留闽中”之佳话传奇故事。

关于“女娲遗石在人间”还有一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塌地陷,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曾经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山林清幽,景致绝美,于是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关于寿山石、田黄石的传说更加令人神往。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个地球上,为什么只有寿山的水田里才有这种珍贵的宝石,仿佛真是女娲对寿山特别眷顾的结果。

传说之二:“凤凰彩卵留人间”。相传,天帝御前的凤凰女神奉旨出巡到福州北峰郊区的寿山,在寿山秀丽景色的吸引下,途中降下云端,在寿山的幽林山野中憩息片刻,喝了金山顶的天泉水,又食了猴潭的灵芝果,在寿山溪的清泉中沐浴戏水,之后,便枕着高大的山峰酣然入睡。当她一觉醒来的时候,百鸟正朝她歌唱,此时山花也为她怒放,而她身上的羽毛也变得更加鲜艳,更加流光溢彩,体态愈加雍容华贵,令她对寿山产生了思恋之情。离别之际,她依依不舍,离愁无限,她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这秀丽无比的山间阔地繁衍生息,于是凤凰女神留下一枚彩卵,而这枚彩卵后来就变成了晶莹璀璨、五颜六色的寿山石。

传说之三:仙人遗棋子。陈长寿捡石发大财的传说说过去北峰的寿山不叫寿山。山下住着个樵夫叫“陈长寿”,十分喜欢下棋,而且棋艺很高。有一天,陈长寿上山看见两个老人在一块大岩石上下棋,就站在旁边看得入了迷。两个老人觉得有趣,便说:“先生,难道你也懂得下棋?”陈长寿点点头笑着说:“颇懂得一些。”两个老人都高兴起来:“那好,我们同先生下几盘棋。”想不到,下了几盘棋,陈长寿都赢了。老人说:“想不到人间有棋艺这么高的棋手。今天我们都输给了你,没有什么好送的,就将这一盘棋子给你吧!今后你也不必去砍柴了,自有好日子过。”说罢化作一阵风走了。陈长寿知道两个老人必是神仙,忙收拾了残棋,跪在大岩石上朝着苍天叩谢仙人的送棋之恩。

陈长寿得了一盘棋子,依然没有忘记要砍了柴再回家。他一边砍着柴,一边还想着下棋的事。谁知一不小心,袋子里的棋子掉在了地上。正当他想捡起来时,一颗颗棋子忽然间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小石头。而且小石头又不断长成大石头,大石头又生下小石头。他捡着捡着,一时也捡不完。陈长寿并不贪心,他捡了一些小石头,便挑着柴火回家了,并对妻子说了神仙赠棋的事。妻子说:“你真傻,这些石头说不定都是宝贝,可以卖许多钱。明天你也不用去砍柴了。我们一起到山上去捡石头吧。”自此陈长寿夫妇天天上山捡石头。每天天色将暗时,石头也差不多捡尽了,可是第二天又会生出许多石头。

陈长寿捡了石头后挑到福州,果然卖了许多钱。自此陈长寿发了大财,出了名。这座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寿山”。那些小石头也称为“寿山石”。

(一)寿山石的分类

寿山石是一个很大的家族,迄今为止已经有150多个品种。清代毛奇龄先生在其《后观石录》中说:“收藏家分别其旧藏者,以田坑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这种划分寿山石的方法称为“三分法”,这个方法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1.田坑石

顾名思义,就是指田地里的石头,田坑石产在寿山村总面积不到1平方千米的寿山溪底及溪旁水田至岩石面约10余米厚的冲积泥沙层中,由于长期埋藏在泥沙当中,它们多是天然独立的石块,一般体积不大。田坑石一般都是无根之石,既不和山体的岩石相连,也没有矿脉可寻,呈非常自然的块状,没有明显的棱角,深埋于距地面一至两米深的田地里,寻找它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完全是可遇而不可求。田坑石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百万年以前,寿山矿脉的部分矿石因为地壳运动从矿床中分离了出来,滚落到低凹的溪涧里,经过长时间水的冲刷、翻滚,磨掉了棱角,去除了其中的杂质,后又逐渐被沙土及有机质掩埋了,而且受到含有矿物质的地下水的长期滋润,不断发生着质的变化。田坑石石质温润、光嫩圆滑,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显得十分细腻、可爱。田坑石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田黄石、白田石、黑皮田、黑田石、红田石、灰田石、花田石。

田黄石可谓是田坑石中最珍稀的石种。在寿山,关于田黄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的山川岚气藏纳、林壑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蕴藏于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在明清时期,田黄石因为占有“福”(产在福建)“寿”(寿山出产)“田”(象征财富)“黄”(皇室的专用颜色)的寓意而受到帝王、皇室的喜爱,因此又被称为“帝石”。

田黄石的质地非常透明、坚硬,但不脆,色泽娇嫩可爱,肌理细致,有萝卜状细纹(萝卜纹是田黄石的一大特色),并汇集细、洁、温、凝、润、腻六大优点于一身,享有“万石之王”的美誉。由于色泽质地的细微差别,田黄石又有优劣之分。其中,田黄冻为田黄石中的最上品,它像凝固的蜂蜜一样通体透明,润泽光洁,有萝卜纹。另外还有“银裹金”,就像剥了皮的新鲜鸡蛋,外表生有一层浅色白皮,明亮光泽,中心呈艳黄色。“鸡油黄”的表面有一层类似鸡油的表皮,石质坚实细密,凝腻湿润。“田白石”也就是白色的田黄石,它的石质如冰似玉,石中隐约带有赭红色,分外醒目,这些都是田黄石中的上品。

田黄石产于三个地段,分别是上坂、中坂和下坂。上坂是指水漂好的寿山溪上游的地区,这里出产的田黄石有通灵感,透明度高,似玻璃一样明亮光泽,颜色以略带微黄的白色为主。田黄石中的上品“田黄白”和“银裹金”都产自上坂区。中坂区位于寿山溪的中段,这里所产的石头标准而且规范,石质比较湿润和干净,色泽较浓,石头中的萝卜纹纹理清晰细密,田黄石中的“黄金黄”“橘皮黄”“枇杷黄”“金裹银”“鸡油黄”等品种皆产于中坂区。下坂区出产的田黄石石质透明度不好,大多呈桐油色、暗赭色,纹理粗糙,是石中的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