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沧浪》《凤兮》二歌,已开《楚辞》体格。然《楚辞》之最工者,推屈原、宋玉①,而后此之王褒②、刘向③之词不与焉。五古之最工者,实推阮嗣宗④、左太冲⑤、郭景纯⑥、陶渊明,而前此曹⑦、刘⑧,后此陈子昂⑨、李太白不与焉。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永叔、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
注释
①宋玉:又名子渊,楚国大夫,相传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宋玉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著名的楚辞作者,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②王褒:生卒年不详,字子渊,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人,主要活动于汉宣帝时期,是西汉著名的辞赋家,写有《甘泉》《洞箫》等赋十六篇。
③刘向(约前79—前9):本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
④阮嗣宗: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与嵇康、刘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阮籍博览群籍,崇奉老庄之学,嗜酒能啸,擅长弹琴。魏末曹爽辅政时曾召他为参军,托病不就;司马氏专权时,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终日饮酒。阮籍的诗以《咏怀诗》八十二首最为著名,为正始之音的代表。
⑤左太冲:左思(约250—约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左思出身寒微,虽才华横溢,却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有《咏史诗》八首,明胡应麟谓:“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干云,遂为千古绝唱。”
⑥郭景纯: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的祖师。因反对王敦谋反被杀,追赠弘农太守。
⑦曹:这里指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魏国诗人、文学家。曹植天资聪颖,才思敏捷,但恃才傲物,任性而行,四十一岁时忧愤而死。曹植曾被封陈王,卒后谥“思”,故又称为“陈思王”。曹植是建安风骨最杰出的代表,钟嵘在《诗品》中曾这样评价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可见他对曹植的推崇和厚爱。后世将曹植与其父曹操、其兄曹丕,合称“三曹”。
⑧刘:指刘桢(?—217),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人,“建安七子”之一,东汉著名文学家。
⑨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译文
《沧浪》《凤兮》二歌已经开创了《楚辞》的体格。但是最为精致成熟的《楚辞》,还要推重屈原、宋玉,而后来的王褒、刘向的作品不能与之相比。最精致成熟的五言古诗,要推重阮籍、左思、郭璞、陶渊明等人,而之前的曹植、刘桢,后来的陈子昂、李白不能与之相比。最精致成熟的词,要推重李煜、冯延巳、欧阳修、秦观、周邦彦等人,而之前的温庭筠、韦庄,后来的姜夔、吴文英,都不能与之相比。
赏析
王国维在这里所列举的各种文体都有开始、成熟和没落,并且指出一种文体的“最工”之作往往在它的最成熟时期,而开始时期和没落时期即使有同样的作品,也难以与之比肩。在此以王国维所列举的五言诗为例,做一个浅近的分析。
先看五言诗开始时期,其中以曹植和刘桢为代表。曹植的《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再看五言诗成熟时期,其中以阮籍、左思、郭璞和陶渊明为代表。阮籍的《咏怀》(其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左思的《咏史》(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郭璞的《游仙诗》(其一):“京华游侠窟,山林隐遁栖。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临源挹清波,陵冈掇丹荑。灵溪可潜盘,安事登云梯?漆园有傲吏,莱氏有逸妻。进则保龙见,退为触藩羝。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五言诗发展的后期主要代表有陈子昂和李白。陈子昂的《感遇》(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从以上例子中大致可以看出,五言诗大部分“最工”之作在于成熟时期的阮籍、陶渊明等人。但前期的曹植和后期的李白可谓例外,这主要在于两人的才华非其他诗人可以企及。因此曹植和李白的五言诗作可以与陶渊明、阮籍的作品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