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简称《甘州》,又名《萧萧雨》《宴瑶池》。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今所传《八声甘州》,《乐章集》入“仙吕调”。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此词牌为双调,前片九句四十六字,后片九句五十一字,共九十七字。前片、后片各四平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C937D/3869340903830001/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249_0071.jpg?sign=1739125369-OsKNfY6yzr7zFQ2MT4ApNcHioVhozLOt-0-13d7fb0d81235eb4c1aee3aa2bf39528)
简称《甘州》,又名《萧萧雨》《宴瑶池》。唐玄宗时教坊大曲有《甘州》,杂曲有《甘州子》,是唐边塞曲,因以边塞地甘州为名。据王灼《碧鸡漫志》卷三:“《甘州》世不见,今仙吕调有曲破,有八声慢,有令,而中吕调有《象八声甘州》,他宫调不见也。凡大曲就本宫调制引、序、慢、近、令,盖度曲者常态。若《象八声甘州》,即是用其法于中吕调。”今所传《八声甘州》,《乐章集》入“仙吕调”。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此词牌为双调,前片九句四十六字,后片九句五十一字,共九十七字。前片、后片各四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