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1)

第一节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

社会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推进“十二五”规划,改善和保障民生的社会背景下,明确和坚持科学的社会管理指导思想非常重要。如果指导思想偏离了社会主义原则和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管理观念、体制和机制就很难转变过来;社会管理就会导致重物轻人、重国家轻社会的倾向。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指导原则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在加强社会管理的有关论述中,着重强调了国家本身具有的双重职能,一个是阶级统治职能,另一个是社会管理职能。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是基本的、经常性的;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管理国家日常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近代历史上,我国人口众多,却一再遭受列强蹂躏和历经战乱,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源之一,就是社会的一盘散沙。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起来”。毛泽东同志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闭幕会上号召,“全国同胞们,我们应当进一步组织起来。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无组织的状态”。按照这样一种思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所有的人都组织在一定的单位中,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府包管一切的社会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一是政府全能的社会管理体制。政府不仅通过统一计划、统负盈亏、统购统销、统收统支,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通过干部统一调配、职业身份统一确定、人员统一安置、社会事务统一部署、一切社会活动统一组织等,建立起以政府为中心的全能社会管理体制。社会本身基本上没有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

二是以“单位”为基础的从业人员管理体制。“单位”的特点是,它不是一般的工作部门,而是按照一种全能的要求建立起来的工作组织。“单位”既是工作组织,也是我国解决各种社会事务和落实社会管理控制任务的基层组织体系。无论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还是农村人民公社,都隶属于一定的政府部门,社会的各类组织,都是政府的一个个下属“单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既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单元,也是我国社会管理的基础。在这种体制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公社,都成为一个个“大而全”或“小而全”的单位组织,也成为一种把各种社会问题化解在基层的机制。

三是以“街居”为基础的城市社会人员管理体制。政府通过街道—居委会体系,管理社会无工作人员、闲散人员、民政救济和社会优抚对象等。当然,由于绝大多数人都隶属于某一单位,相比较单位体制,街居体制实际上是起一种社会管理的辅助作用。

四是以单位制度、户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和档案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流动管理体制。为了使社会高度组织化和有序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管理的目标,就是使一般社会成员的就业和居住尽量固定。以单位制度、户籍制度、职业身份制度和档案制度为基础,严格限制社会成员在城乡之间、单位之间和不同职业身份之间的一切自由流动。一切国家所需要的人员流动和人口迁移,都是按照统一的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这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全能的社会管理体制,改变了旧中国社会一盘散沙的状态,建立起高度统一的社会秩序,极大地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控制能力,为我国在非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上调动一切资源完成工业化体系的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种社会管理体制也存在固有的弊病,一方面,政府直接管理经济和社会,成为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全能型政府,不但行政管理成本很高,而且在把一切权力集中到政府的同时,也把一切责任都集中到政府,社会自身缺乏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机制;另一方面,所有社会成员都被管理在一个个相对封闭的单位中,阻碍了正常的社会流动,使社会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管理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形成开辟了道路。

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管理的目标、内容和途径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把国家的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回答和解决了我们多年没有完全搞清楚的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就为社会管理明确了目标,就是通过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管理的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实现社会稳定。在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的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占有重要地位。邓小平提出: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发展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改善人民生活。第二,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要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基础是要化解人民群众的内部矛盾,健全民主和法制是根本途径。第三,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推进和体制的变革,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会发生变化,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会出现,这些矛盾和问题会形成不稳定的因素,对改革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一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改革要有领导、有步骤、有序进行;二是要为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在我们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和阶层的新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我们党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社会管理的任务必须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改善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管理工作取得巨大成绩,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取得的一切成绩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思想。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的理念、体制、方式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过来,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只重视经济增长,对社会管理、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缺乏认识,对民生的政治意义缺乏认识,对提高科学化社会管理水平和构建现代社会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对常规化、科学化、突发性的社会管理研究不多。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仍然存在管控、官僚、应付的思想,对人的尊重、感情、体贴、关怀不够。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我国社会发展、社会管理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加强社会管理,必须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紧紧抓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灵魂,突出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管理的主体地位。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关注社会困难群体,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体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必须实现成果共享,使构成我们社会的各个阶层,参与社会发展的不同群体,都能够实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共同发展,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的“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贯彻到社会管理工作中去,就要围绕人,最大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地增加社会和谐因素,最大地减少社会不和谐因素,为此,就要强调社会管理工作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树立管理就是为人服务的理念。一是要关注人的需求。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要满足多数人民的基本利益诉求。小康社会,对于收入低的城市工人和农民工而言,要有饭吃;有房子住;有钱看病;子女有书读;老了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在机会方面能享受公民同等的尊严等。也就是说,作为管理者必须首先要了解人的需求。既要了解被管理者的物质上的需求,更重要的还要了解清楚他们在精神上的需求。管理者尊重人民的需求,是以人为本的前提,也是让人民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基本条件。二是要凝聚人的智慧。从管理学的角度讲,人都有展现自己智慧的意识,但在社会大系统而复杂的管理活动之中,单个人又处于被动和被激发的地位上。一个社会管理系统,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把个人的智慧、聪明才智的凝聚、发挥与社会的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个社会充满活力的关键问题。三是激发人的活力和潜能。人的活力和潜能是需要激发的,需要社会良好制度调动挖掘的。心理学证明,人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在没有外部力量激发的时候,由于人的惰性使然,许多的潜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因此,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激发人的前进动力是社会管理的根本任务。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是否成功,衡量的标准之一就是要看人的潜能和活力是否得以充分发挥。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终极目的是发展人,社会管理通过一系列的生产、社会、文化、政治活动,使人在劳动中得到尊重、认可、激发、满足个性的需要,同时,人本身获得全面发展。以“发展人”为社会管理的根本目的。

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坚持群众观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能否做得有成效、做得扎实,一定意义上取决于社会管理工作是否坚持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出发点、根本方法和力量源泉。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时刻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前进、进步的决定力量的唯物史观的观点。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真正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无疑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起主要作用的广大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且不断地改造社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在社会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群众的观点,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为了群众,把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与现代的社会管理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和保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社会管理工作就要做好群众工作,而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求各级干部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深入到群众中去,着力解决和保障民生问题,让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眼睛要向下,关心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的基本利益,抓民生之本、解民生之急、排民生之忧。只有走群众路线,才能搞好党群关系,动员了民众、发动了民众,为了民众,才能打好社会管理深厚的群众基础,才是社会管理治本之策,才能从根本上做好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