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位殉葬的妃子
一直以来人们对贞妃的死因有种种猜测。有的说她是自愿殉葬,有的说她是被逼殉葬。这两种说法一直争论不休。但贞妃殉葬已成事实,恐怕最了解事情真相的就是那个已长眠地下的贞妃吧!也正因为她的殉葬让后世知道了在顺治的后宫中还有这样一位命运凄惨的女子,也因为她是顺治后妃中唯一的殉葬者而充满了神秘色彩,更因为她和死后被追封为孝献端敬皇后的董鄂妃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人们对她又多了一些揣测。不管自愿也好,被逼无奈也罢,她殉葬后,康熙继位后的第二个月就追封她为皇考贞妃。从后世对她的种种评价来看,她的殉葬是正确的,她的名字可以与顺治千古相随了。
董鄂妃是顺治最宠爱的妃子,他们的故事常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在顺治的后宫还有一位姓董鄂氏的妃子,人称小董鄂妃,封号贞妃。据史料记载,贞妃是满族正白旗人,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之女。董鄂妃是鄂硕之女,鄂硕与巴度又都是鲁克素的孙子(鄂硕的父亲席汉是鲁克素的长子,巴度的父亲席尔泰是鲁克素的次子)。这样看来,贞妃和董鄂妃都是鲁克素的曾孙女,她俩是未出五服的姐妹。
史书上对贞妃的记载只有寥寥几句,《清史稿》是这样记载的:“贞妃,栋(董)鄂氏,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女,殉世祖,圣祖追封为皇考贞妃。”其中并没有交代为顺治殉葬的为何只有这个董鄂氏家族的贞妃,这让后人难免有种种猜测。
认为贞妃自愿殉葬的说法是,董鄂妃受宠,出于同族的贞妃也应该经常受到皇帝的庇佑。那么痛恨董鄂妃的人也有可能把所有的怨恨撒到贞妃的头上。顺治驾崩,对没有为皇室诞下任何子嗣的贞妃来说,处境可想而知。贞妃的厄运从董鄂妃去世那天就已经开始了。董鄂妃去世,贞妃在宫里就成了孤家寡人,又加上她与董鄂妃的关系,免不了遭到别人的冷遇。此时顺治正沉浸在痛苦之中,身体也每况愈下,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在这种处境下,贞妃饱尝了后宫里的世态炎凉。当时贞妃才20出头,正是豆蔻年华,与其在皇宫里度过接下来充满凄凉和孤独的岁月,还不如用死来解脱所有的苦难,追随顺治而去,倒落得个一世美名,于是便自杀殉葬。
另一种说法是贞妃被逼殉葬。这些都源于她的同族姐姐董鄂妃。在董鄂妃宠冠后宫时,孝庄就对她不满意,顺治帝又因为她过早龙驭归天,新皇帝康熙也不过才8岁,种种事情让孝庄对已死的董鄂妃恨之入骨。顺治死后留有一个诏书,但这个诏书是在他驾崩8小时后才对外公布的,内容除了自责外还有一点是对董鄂妃间接的谴责,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罪己诏。事后,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便将当时所有和遗诏有关的东西全部付之一炬,此后对遗诏一事便一直保持沉默,再无只言片语。这让人不得不揣测在那8个小时里发生了什么。
董鄂妃已死,孝庄对她的恨只好迁怒到活着的贞妃。考虑到家族的利益,贞妃只好被迫殉葬,成了顺治与董鄂妃爱情的牺牲品。
贞妃死后,虽被康熙帝追封为皇考贞妃,埋葬在孝陵东边的妃嫔陵寝里,但也只不过是孝东陵里28位嫔妃中的一个,并没有因为她的殉葬而给自己带来任何一点名分和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