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读《主角》

在看书前,我看了封面还有名字。就觉得该是和戏曲有关了,这倒是让我有了一种少有的感觉。如今戏曲大多已经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一项正正经经的文化职业。可我总觉得更像是在做抢救似的保护,戏曲依旧吸引不了大多数的年轻人。

《主角》也和我预想中的一样是写戏的,而且还是关于秦腔的角儿。这让我想到了贾平凹先生也写的《秦腔》一书,同样也是获得了奖。想来秦腔也是门大戏,而且还是深受大家的喜爱的。而在我的印象里,唯一和戏曲有相关的,就是我家乡那边的地方小剧——《潮剧》了,这也算是粤剧和闽剧还有地方文化结合的产物。

说来也奇怪,我在小时候是不喜欢戏曲的曲乐的。直到现在,我依旧会觉得戏曲虽然很不错,但还是嘈杂了些。在一些节假日等需要热闹的地方,我才觉得戏剧能有大的用处。否则,平时很多时候都不太适合演出的。现在我也仅仅是在一些节日里,回到了老家那边,偶尔从露天电影里听上几回,也看几回(老家那边观念比较念旧从俗,至今还保留露天电影的。每到了重大节日,都是要在一些庙门前摆播电影的)。不过如今倒是没以前热闹了。露天电影播着,也没什么人看。偶尔也只是看到几位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还会坐在那里看,也当真觉得戏曲似乎走向了陌路一样,身影也逐渐变少。

我刚开始接触跟戏剧有关的事物,就是从小时候的露天电影里看的。那时电视剧没盛行,露天电影正红火的那个时候。少有的娱乐活动让当时的小孩子总是不满足、不尽兴的。所以就成天想着盼着有露天电影看,刚好也凑热闹。

而从露天电影上看戏剧,似乎成了惯例。没播戏剧就直接播其他影视剧种,在我那个小地方反倒是稀罕事了。我那时对戏剧也不感兴趣,完全是冲着戏剧后面的电影去的。

开头我总觉得看戏剧是一种不得不忍受的干扰,可渐渐地,我却被戏曲吸引住了。那阵子觉得自己着了魔才会迷上戏曲。可后来转念一想,觉得自己还是低估了戏曲的魅力了。

但无论后来如何,我都觉得戏剧是真的成为了活化石,越来越少见。我自打为戏曲着迷过一次,也就不再看不起戏曲,甚至是抱有敬意的。所以看到《主角》,我自然会想起这段小时候与戏曲结缘的感受。但那时,我并不了解唱戏这行当是一件怎样的苦差事。要我看戏还行,可要我唱戏,我便是直接不考虑了。

后来从电视上看到了一些体育运动的报导,到了体操这项运动之后。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和唱戏剧联系到了一起,甚至觉得唱戏的生活与生存状况还不如体操运动呢。至少体操是项国际公认而且还有其他国家也有的体育运动,自然免不了有国家的支持。

但一切到了戏曲上,似乎就更加难以为继了。如果是地方小剧没评上非遗项目,得到了国家层面上的保护和支持,基本上就只能逐渐地退出大众视野然后彻底消失。这也就自然成了戏曲行业的痛点。我也注意到,在大的戏剧上,连秦腔也是经历了不少的困难,险些就散了。要到了地方小剧上,这种情况也只会更糟。

我看《主角》的时候,也是知道唱戏的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如果没戏唱又上了年纪,以后的出路一旦彻底断了,一切就都得从零开始。所以,他们一开始就没有了退路,唱了戏,就只能一直咬牙坚持下去。

改革开放前期,当时社会主抓经济建设,是对文化建设有所忽略的。尤其还是传统戏曲行业,这种外来的冲击是更加汹涌和具有破坏性的。后来经济发展起来后,人们才回过头来,又重新重视起传统的戏剧行业了。但这时,能够存活下来的剧种,已经少了大半,少有活气了。

所以,现在我仍感觉戏曲行业还是那种受到了保护和支持,很难独自发展下去。整体来看,情况依旧还是没有真正好转起来的时候。想到这些,我自然也就对这传统的行当多了一些可惜的心情。现在听说戏剧也算是一门正经职业,国家层面也对这些文化遗产越发重视,自然也就更加欣慰了。

《主角》一书,我也是从侧面和背景看到了戏剧秦腔的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吧。通过对主角“忆秦娥”的戏曲生涯的描述,展现了传统戏剧与如今的人们生活上的矛盾与碰撞。也算是很具有发展借鉴的历史意义了。

但说到剧情上,对书中的人物的生活情节上的书写有时候是很直接和露骨的。尤其是私生活的部分让我硌应得慌。虽说这些对剧情的促进和发展是有作用的,可到底和戏剧脱节了不少。这并非是本人自视清高。我在想,性爱生活多少要避讳一点。

开放不等于开房,人们在观念可以改,可行为作风乱了那就只是耍流氓。现在抓文化建设,也该有一些与以往不同,得抓好相关教育问题。

可关键是,《主角》这本书在相关角色的私生活污点上是没怎么处理好的。虽然小说很写实,但是总归还是要给后世一个观念和行为上的教育的。这问题应该更加慎重地考虑进去。(至少在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观念里,这本书在角色的私生活描写上是有些过线了,是很难登上大雅之堂的,但在戏剧方面的描写上又值得人们思考,这使得我感觉有了矛盾)

文化创作很多都是朝着美好的方向走的。从糟粕中取材到底算不算一种文化的倒退?我在看完《主角》的时候,是有不小的疑惑的。我也知道一些情爱上和“性”的关系密切,可在这《主角》一书里总归有些乱套了不是?相比之下,我更愿意看到的是主角跟戏剧有关的片断。这让我反倒对戏曲行业的发展和困境有了更大的思考。

不过想到这是小说,塑造人物自然是必要的。而且从“忆秦娥”小时候到成为主角的一生,这些经历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我还是比较在意其中是否会不会写得下流。可照样不影响这本书在一些戏曲传统与戏曲发展的理念上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不过实话讲,有关于“性”的情节的描写和处理,《主角》是不如《牵风记》的。

也不知道这是不是长篇小说的一个通病。只要篇幅一大,涉及的人物一多,总归会写到一些流氓角色的。而为了人物丰满形象一点,还会把流氓的龌龊事给绘声绘色地描写一遍,就像描写卖弄风骚的女郎一样。虽然情节上到位了,但是人的行为作风就低下了一等。既然如此,那这些还不如不写呢。

不得不说的是,在“性”的把持上,也往往预示着对爱情的忠贞与专一。所以写上几个流氓和渣男倒是合情合理的,这样也可以衬出主角在情感观念上的忠贞可贵之处。但是到了收尾的时候,《主角》一书也不如《牵风记》更加令人印象深刻。反倒是和戏曲主角上呼应不是很密切。而这更像是在写“忆秦娥”的人生的主角了。

要是说“戏如人生”的话,倒是也很好一语双关,可《主角》最终还是没能跳上一个更高的层面。如果在结尾上,把重点聚焦在升华戏剧主角和人生主角在个人心灵和精神上所作出的贡献,或者说阐明到底什么才是主角,那“主角”肯定就真的能塑造成了。可最后依旧写的是忆秦娥自己的一生,要人们去把忆秦娥当成主角去考虑会不会有点含糊不清了?而且,忆秦娥真的算主角?

至少在这些疑问没有答案的时候,我是觉得《主角》离真正的“主角”还是有所差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