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FOREWORD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我国已经日渐深入人心,针对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毕业生培养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力军,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
研究表明,创新的先锋团队——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途径,一是科学发现,二是科学仪器,三是科学方法。其中科学方法的核心是创新方法。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方法必须先行。
1946年,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1926—1998)开始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研究工作。在以后的数十年中,这位发明家投入毕生精力,致力于创新研究。在他的带领下,苏联的几十家学校、研究部门和企业,组成专门机构。他们先后分析了几十万份发明专利,总结出技术进化所遵循的普遍规律,以及解决各种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时采用的创新法则,创建了一种由解决技术问题、实现技术创新的各种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TRIZ。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从源头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2008年,科学技术部、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协会四部委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推进TRIZ等国际先进技术创新方法与中国本土需求融合……特别是推动TRIZ中成熟方法的培训……”。
实践表明,运用创新思维和TRIZ创新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进行理性的逻辑思维,揭示问题的本质,确定问题的进一步探索方向;能根据技术进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最终抓住机会来彻底解决创新问题;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
本书内容包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思维;传统创新技法;创新思维技法;技术创新方法;创新驱动创业;知识产权与创业政策;创业精神与创业机会;设立与管理创业企业等。
本书由周苏、谢红霞主编,孙曙迎、王文、张健、阚晓初、周正等人参与了编写。本书的编写工作得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欢迎教师索取本书配套的相关教学资料,E-mail:zhousu@qq.com,QQ:81505050。
周苏
2017年元旦于杭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