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各怀怪胎 皆有所谋

“速回王府。”皇甫璟玥的心,从未如此害怕过,“月儿,你可千万不能有事。”

王府外,白苏岚带人正与杨湛厮杀,月辰护着先生,在见到皇甫璟玥平安回府后,众人皆上马,朝城外飞奔而去。

“玥亲王居然还活着!”

方才张狂的杨湛,在被狠厉的黑眸横了一眼后,嚣张跋扈的气焰,瞬间收敛了起来。

“怎不见王妃?”

“王爷走后的那天,便将小姐送出了城,小姐与叶大夫在城外等候。”

“速速出城,以免伤及城中百姓。”

城门紧毕,骑兵营与禁军的人集结在此,众人勒马停下。

“杀!”

皇甫璟玥一声令下后,众人拔剑厮杀,一时间,城门内,血流成河。

“怎不见月歌这个贱人!”

月咏青依曾在秋祭之时,羞辱于他,杨湛参与这场叛乱的条件便是,手刃月歌这个贱人。

张墨与刘明伺机打开城门,他们虽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却都是平日里训练有素之人。

自秋祭后,杨湛被革职查办,射声营的名声开始外传,骑兵营的军心反而开始涣散起来,加之禁军懒散,虽人多势众,却成不了气候。

“出城!”

“速去禀报睿王,玥亲王已出城。”杨湛自知不是皇甫璟玥的对手,没必要为了皇子之间的斗争,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

在得知皇甫璟玥已出城的消息后,皇甫璟瑞的心中不由一惊,除了玥亲王的身份,皇甫璟玥还是威震北漠的定北侯,当务之急,他应登基称帝,掌控三军,才能与皇甫璟玥相抗衡。

奉遗照之命登基为帝,这自然就少不了皇后娘娘的协助。

“父皇殡礼之时,有劳皇后娘娘了。”皇甫璟瑞将遗照扔在皇后身前,冷言说道。

“你杀我皇儿,别痴心妄想了。”

皇后目光呆滞的瘫坐在皇甫璟琰的尸身旁,她抱起渐渐失去温度的孩儿,悲痛欲绝之余,她更是将心中多年的积怨,一吐而出。

“皇上,你为何如此狠心,璟琰才是嫡长子,你为何要立梅妃的孩儿继承大统?我恨你,皇上,对臣妾不公,对璟琰不公!”

“毒死父皇的可是皇后娘娘。”皇甫璟瑞露出狰狞的冷笑,说道,“父皇一世英名,竟死在自己的枕边人手,何其的可悲呀!”

“枕边人?哼!”皇后冷笑一声,呆滞的双眸变得狠厉起来,“这后宫中的女人,皆是她的替身,她若不死,我又怎能为皇后!”

“害死言侯之妹的人,竟然是贤良淑德的皇后娘娘,哈哈……”可笑,真是太可笑了,这后宫之中的女人,看似光鲜艳丽,背地里,不知做出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来。

“你母妃不过是个低贱的宫俾,因一双眼睛生得像她,便被皇上临幸了。”

“不许你提我母妃。”

“即便是生下了你,你母妃依然是个下贱宫俾,是本宫好心提点她,她若是死了,皇上瞧她可怜,自会优待于你。”

“原来你才是害死我母妃的真正凶手。”皇甫璟瑞一手掐住皇后的脖子,恼羞成怒道,“去为我母妃陪葬。”

“你答应过本宫,皇上驾崩后,立璟琰为新帝,本宫这才助你造反,你却背信弃义,杀我皇儿。”

“启禀睿王,没有找到玉玺。”

“你把玉玺藏哪儿了?”

自以为谋划的天衣无缝的皇甫璟瑞,此时,心生忌惮,又恼怒起来,手中之力越来越大,直至皇后噎气。

“去梅兰殿。”

皇甫璟瑶在梅五的护送下,趁乱出了宫,却未能与皇甫璟玥在宫外汇合,梅妃服下毒酒,在皇甫璟瑞赶到梅兰殿时,梅妃已毒发身亡。

“全城收捕安平公主。”

“他杀了王爷。”言昕抽出手中的黑石刀,咬牙切齿的愤恨道,“我要杀了他。”

月华拦下言昕,平静的说着:“在他的眼里,你不过是言颜的替身,剩下的交给主公。”

“月华,你一开始便知王爷会被杀害,皇甫国大乱,燕国才有可乘之机。”

月华沉默不语,他们皆各怀鬼胎。

皇甫城外,岱山下,在听到急促的马蹄声后,月咏青依从树丛缝里向外瞧去。

“玥郎。”

“月儿。”

皇甫璟玥跳下马,将月咏青依搂进怀里,月儿无事,他终于可以安下心了。

“玥郎受伤了。”

“小伤,不打紧。”

“不行,让叶大夫给你瞧瞧。”

“小姐。”先生一行人骑马追了上来,“此地不宜说话,我们必须立刻启程赶往王爷的封地。”

让月咏青依感到意外的是,白苏岚与射声营的人,皆在这一行人之中。

“梅三。”人群之中,灵溪看到了身中长箭、昏迷不醒的梅三,她着急的哭出泪来,“小姐,梅三他……”

“师弟,先去给梅三医治,月辰带人前去查看,是否有追兵。”

在简单的处理完梅三的箭伤后,众人上马,一路北上,朝封地进发。

“叶大夫,迷香还有吗?”未出发前,月咏青依走到叶大夫身旁,悄声问道。

“小姐怀有身孕,不可再使用迷香。”

“可是,我晕马。”

“小姐忍忍便过去了。”

“用其他的药物代替呢?”

“不可。”

由岱山到封地,骑马需得一日半,月咏青依怀有身孕,经不起路上的颠簸,加之晕马,她的脸色,难堪到极致。

“叶大夫,可有迷香,王妃的晕马症又犯了!”

“老夫出府时匆忙,未带迷香,让王妃忍忍。”

“孩子呀,孩子呀,你来的真不是时候。”月咏青依靠在皇甫璟玥的怀中,在心底一阵哀叹,“若在平时,你的到来,定是大喜之事,如今你父王被人陷害,娘亲我又身子不爽……”

此时,朝中已是大乱,玥亲王弑父杀兄,意图谋反,睿王、禁军统领月华,与之殊死一搏,玥亲王眼见谋反之事败露,畏罪潜逃,梅妃畏罪自戕,安平公主下落不明。

皇上留有遗诏,三皇子人品贵重,克承大统,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然而,传国玉玺无故失踪,新帝登基一事,暂且搁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