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红颜易老

  • 唐瘿
  • 怼王
  • 2134字
  • 2020-07-10 00:02:02

韶华易逝,红颜易老。

太平公主感叹了一番刹那芳华,思绪也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之中。

麟德元年(公元665年),上官仪因为支持高宗李治准备废掉武后的决定,被高宗李治甩锅出卖,武后联合其他重臣诬陷上官仪谋反,高宗李治无力挽救,最终上官仪被下狱处死。

家族抄家治罪之下,还在襁褓里的上官婉儿随着其母郑氏被发配掖庭。

仪凤二年(公元677年),武后召见了年仅十四岁的上官婉儿,当场出题考较。

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且文意通畅,词藻华丽。

武后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不久,上官婉儿又因违忤旨意,罪犯死刑,但武后惜其文才而特予赦免,只是处以黥面而已。

以后,上官婉儿遂精心伺奉,曲意迎合,更得武后欢心。

上官婉儿正是因为“黥面”之故,在刺青之处重新纹上了落梅妆。

由此,宫内开始流行落梅妆。

这也是梅花卫的由来,每一位梅花卫的身上都纹有梅花妆的标志,只是有的在明处,有的在暗处。

当时,弱冠之年的上官婉儿正得圣眷,虽是女官,却帮助武后处理着许多重大的政务,就连当朝的宰相都要考虑她的意见和立场。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上官婉儿并没有退路,她是掖庭出身,无法如其他官员一样退休隐退,只能随时陪伴在武后的身边,而且正值她品尝了权力的滋味之后雄心勃勃的时期。

二十岁的上官婉儿已经历经了武后排挤掉高宗李治独掌大权、拥立皇太子李显继位、废黜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拥立相王李旦继位等大事件,在这些政变的过程里,她看到了百官百态,也品味出了权力的重要。

只是由于年轻气盛,或许也是武后故意为之,让上官婉儿成为她手里的枪,常与宰相们因为朝务之事发生争辩甚至是冲突。

例如说,宰相裴炎本就不同意武后临朝称制,而是希望皇帝李显亲政,如今又有了一位女舍人的巾帼宰相来制约着群相,裴炎更是不喜。

再如说,宰相魏玄同,与裴炎是至交好友,正是因为两个人政见相同才能情义匪浅,不然的话,两个人也会因为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

两个人对女人掌权执政有着自己的偏执,对李唐的忠心也是相同的偏执,生为大唐人,死为大唐精魄。

守真听到这里,讶道:“这算不算是宰相们挡了上官婉儿的路?”

“如果上官婉儿年纪再长一些,或许不会将权力看得这么重。那个时候,她才二十岁,正是春风得意的年纪,还不懂得隐忍和退让。还记得徐敬业在扬州起兵的时候,上官婉儿收买了一个名为薛仲璋的监察御史。”

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徐敬业被贬,途经扬州(今江苏),遇到同样遭贬的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盩厔令李敬猷(徐敬业的弟弟),盩厔尉魏思温等人。

几个人准备匡复李唐,在扬州起兵。

为此,魏思温联络监察御史薛仲璋,让他一同起事。

监察御史薛仲璋心领神会,上书请求出使扬州。

皇帝李旦被幽禁皇宫内,武后临朝称制,令御史到各地监察官员的风纪,一求准奏。

监察御史薛仲璋到了扬州之后,徐敬业指使韦超告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监察御史薛仲璋乘机捕杀之。

徐敬业堂而皇之骑马进入扬州官衙,直言自己是扬州的新任长官到任。并且,有了监察御史薛仲璋确认他的身份,其他官员没有太多怀疑。

新官上任之后,徐敬业谎称自己奉密诏讨伐南方的反叛势力,从监狱里放出囚犯,又打开仓库,给囚犯和官衙里干活的工匠们分发武器,组织起几百个人来,占领了扬州城。

占领扬州之后,徐敬业打出匡扶庐陵王李显的旗号,发动扬州之变。

他准备出兵去房州迎接被幽禁的李显。

但是,监察御史薛仲璋认为金陵有王气,而且有大江天险,劝徐敬业南下攻取常(今江苏)、润(今江苏镇江)州,定霸王之业,然后北图中原,“进无不利,退有所归”。

徐敬业听从了这个建议,挥师南下攻取润州。

正是这个决定,让全国准备一起勤王清君侧的人士看透了徐敬业的野心。

如果徐敬业去房州迎接李显,将会有大批的李唐忠义之士一起起兵,朝廷上下的军队也不会听从武后的调令,反而一起帮助李显夺回政权。

但是,徐敬业转道去了金陵,意味着徐敬业自己想谋反做皇帝,许多忠义之士和蠢蠢欲动的军队全都偃旗息鼓,没有加入到造反之中。

徐敬业失去了人心,仅仅过一个月,徐敬业就被朝廷的平叛大军所败。

当徐敬业等人被王那相杀死之后,诡异的是,监察御史薛仲璋下落不明。

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对于武后而言,不管是勤王清君侧,还是造反,都是谋逆之罪。

重要的是,这位监察御史薛仲璋竟然是宰相裴炎的女婿。

正是这条最重要的信息,让武后认为宰相裴炎和谋逆贼首徐敬业乃是一党,两个人相互联络,里应外合,准备推翻武后的政权。

守真听到这句话后,内心大动,双眼不由地一闪,脑海里马上搜索这个监察御史薛仲璋的信息,但怎么也想不出相关的信息。

自从祖父被武后赐死,他从小生长在掖庭,根本没有这个人的信息,如果不是太平公主说起此事,他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一位姑父。

但是,他对这位“姑父”从头到脚都充满了质疑。

按照太平公主的讲述,薛仲璋应该是被上官婉儿收买。

诡异!

宰相裴炎的女婿被政敌收买。

遗憾的是,宰相裴炎竟然到死都不知道上官婉儿将他列入到政敌的名单里,到底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死于何人之手,只以为自己惹怒了武后被赐死。

守真非常有必要去搜集这个监察御史薛仲璋的下落和信息。

监察御史薛仲璋到底在这个血案里扮演了什么角色?

守真只能从太平公主的讲述里推测出,宰相裴炎的死并非那么简单,或许幕后黑手就是上官婉儿,而武后只不过是上官婉儿借刀杀人的那把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