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潜默曰:“存人理,弃私情,各得其所,然后可匡义也。”
安徒霖问夫潜默曰:“破红尘何如也?”夫潜默曰:“不若置之不理。破红尘,落伍也;不以为之事,自主也。”
毛琰曰:“自古多战,为战者大多男丁,罕女子。故女子易保,复论其伤,不过情耳。若去情而随风飘,亦无所虑者。”
夫潜默曰:“喜怒宜自禁也。喜时未必宜喜,怒时未必宜怒。是非不分,查情不确,安能喜怒无常乎?且世多隐情,人皆有之,宜料为常也,岂能屡屡以为非常?宜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亦应未雨绸缪以应非常。”
夫潜默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法报怨,以德报德,以冷对漠视。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不必较。”
叶致远谓刘玉嬛曰:“少夫子(夫潜默)不近情欲,非不欲为之,恐其害。”刘玉嬛质之曰:“天生无情欲,近而恶之,安用强加?”
夫潜默曰:“吾有爱之事,皆益身也;爱之物,植物颇多,动物譬如马羊;爱之人,从未有也。”
夫潜默曰:“寡情者,人情寡浅,而弗于自然之情。此宜有增无减。”
夫潜默曰:“存人理,弃情欲,以诚为友,友而无性。”
或问曰:“少夫子(夫潜默)喜桃花,盼运乎?”沈静宜曰:“花凋结桃,故喜之,何运乎?夫物无意,而人强加之,既已成形,难改也。”
或问嫁,落颜曰:“权势,专情,貌俊,且有理也。”或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四者何先?”曰:“去俊。”或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权势,以正觉视之,贫犹可富也。”或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专情,有理则无伤也。”
李若彬欲显耀,夫潜默曰:“可无人中,耀之何用?不誉而讽,是自辱也。且能宜显不宜耀。人誉之而不骄,讽之而不屑,可谓践之冷也。”李若彬复问沈消灾,沈消灾不屑,李若彬尾随一里,沈消灾曰:“非学佳,非才显,非善友,何耀乎?且其亦不足耀,目寻无光,言不及义,手不住闲,行不更正,虽不害民,亦何益乎?尔若能无性而友,可谓进之矣。”
沈消灾曰:“极冷,冷不记宜所恨者,而视之无足重。”
沈静宜问夫潜默曰:“君何以对我?”夫潜默曰:“吾敬子。”沈静宜复问曰:“何不直言?”夫潜默曰:“私情泛滥,则易重身而轻格,吾欲无伤于子,故吾言:‘吾敬子。’”沈静宜惭愧,不知与言。
安徒霖求沈静宜与之相搂,沈静宜应之,安徒霖甚感:“吾记子之恩也。”沈静宜曰:“此小事,亦在友之限,我亦无缺,子亦无欠,何记之?彼此之资质也似,彼此之才、德也似,故彼此之人格平等。资质愈高,才德愈深,所求之人格亦愈高,总高于常人。纵众人弗以为然,己亦以为然。子不知吾与子之类似也。然吾以为小事,子不可以为大事。吾欲忘之,子不宜过记之。子付出多而我付出过少,此非等也。子思吾多而我思子过少,此亦非等也。吾不见子时,几忘子;子不见吾时,不宜多思。善处而乐之,事后忘之,视之无存。若吾与子真等也,我亦无欠,子亦无缺,如此而已。”
夫潜默谓安徒霖曰:“尔之徒,本不宜近情欲。然仍欲为之,虽十年厚谊亦罕生情,且十年之间,不可有非分之想,肌肤之亲亦宜全断,弗然,难可也,友亦易无存。”安徒霖曰:“若子能为,吾亦能为也。”夫潜默曰:“子不能为也。终生不近情欲,汝实不能为也。”
《无情》:吕布见美于司徒,含情脉脉以为虏。谁知太师先劫去,岂料媒人有谋图。父子相结皆为利,却把无情看有情。一朝兵变董贼死,貂蝉漂泊入他地。
《悼孙妹》:空报兄弟义,而负匡汉心。孙妹何自殒?刘郎本无情。
可笑的灵魂在黑夜里发光,昏沉的斗志在诗意的言语中沉睡,仗剑天涯何必抚琴相慰?海誓山盟永远只是一纸空言。——夫潜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