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乾坤骨董集—京派叶仲三内画水晶人物鼻烟壶--五虎上将威侯马超
李舞雩收藏京派叶仲三内画水晶人物鼻烟壶--五虎上将威侯马超,这个鼻烟壶为京派叶仲三的内画水晶人物鼻烟壶,用工笔手法作画于内壁,绘五虎上将五虎上将威侯马超手持龙骑枪人物画像,后画青松丛丛。款叶仲三。整个画面五虎上将威侯马超手持龙骑枪其人,马超祖上曾和羌人联姻,所以马超有一半羌人血统,为羌人所敬仰!勇猛无敌,胆识过人。
威侯马超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内壁所绘的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人物清雅秀气,画面水墨用笔讲究,继承了传统绘画风格,实乃鼻烟壶之清新精品佳品。整个瓶子为水晶,壶盖为橙黄色宝石材质,壶勺为纯金。
内画鼻烟壶是中国特色传统手工艺品。60年代,内画艺术有BJ的京派,山东的鲁派,广东的姚江派等三大流派。BJ派的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山东派用毫毛笔作画,以画面纤巧、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艳丽取胜,王习三在继承BJ明、清著名老艺人叶仲三技法的基础上,融合内画名家流派之特长,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国际上被誉为冀派。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内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为当时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拥有。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建国后,BJ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画工艺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京派“、“冀派“、“鲁派“及“粤派“四大流派。
当今内画鼻烟壶四派均起源于BJ,其中京派的历史最为久远。BJ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王朝的皇都,也是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的发达,蕴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着必然性,内画画工们汲取京都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地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京派内画以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为代表。叶派内画创始人叶仲三大师,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1945年。堂号“杏林堂叶“。他与内画高手周乐园,马少宣,丁二仲被称为“京派内画四大名家“。
据《山阳公载记》记载:马超刚投降刘备的时候,刘备很厚待马超,马超半生诸侯礼仪不当,经常直呼刘备的表字,关羽非常愤怒,请求杀了马超,刘备劝解:“马超穷途末路来归附我,就因为直呼我的表字,而把他杀了,以后怎么面对天下。“张飞也劝解:“这样的话,用礼仪做给他看,他就明白了。“次日的早上大会,请马超来的时候,关羽张飞持刀直立在刘备两旁,马超环顾身边座位,不见关张,却看到关张持刀直立于刘备两旁,非常惊讶,从此再也没有直呼刘备的表字。次日叹气说:“我才知道为什么我会失败,直呼主公的表字,差点被关张杀了。“这件事裴松之认为,马超既然穷途末路归降刘备,接受了刘备授予的尊贵爵位,怎么会傲慢到直接称呼刘备的表字?关张直立刘备身后,马超就想到是因为自己直呼刘备表字等也不合理,所以裴松之认为不可信。但近现代有学者认为马超督军临沮(临沮地属荆州),从地理上讲,刘备关羽张飞马超出现在同一地点却也合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超以其兼资文武,勇烈过人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历史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
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治兵关中,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曾一度对曹操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
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有一女嫁于安平王刘理。有剑术“出手法“流传后世。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与刘璋经过三年的斗争,收降西川不少将领,占领西川不少领土,与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逐步完成对成都的包围。同时马超的加入,不仅使得刘备军事力量得到进一步壮大,更对当时的刘璋造成了不小的恐慌,从而加速了刘璋军的投降。而后刘备与夏侯渊争夺汉中,虽然刘备占据西川后实力大增,但在攻打汉中的时候仍然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甚至已经到了男子战女子运的地步。马超与张飞屯兵下辩,而马超在西凉一带素有威望,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为争取汉中的刘备军贡献了不小的军事力量。
刘备攻下汉中以后,群臣一百二十余人联名上书汉献帝表刘备进位为汉中王,联名书是以马超为首。
出手法:马超有一套名为出手法的军阵剑术流传于世,《筹海图编》、《江南经略》、《阵纪》等载。
西凉掌:又称曦阳掌或西阳掌,相传为汉末时期凉州名将马超,根据高人指点阴阳掌,自创西凉掌。《武术大辞典》:“曦阳掌,徒手套路,属石头拳,为清末唐殿卿续传。
飞挝:嘉庆时期清凉道人记载马超绝技飞挝,是马家祖传绝技,马援所创,元杂剧《寿亭侯怒斩关平》、《庆冬至共享太平宴》都提到马超使用祖传飞挝纵横天下,无人能敌。越剧《对金挝》里也提到。
马超的兵器叫做龙骑枪,这支武器本来是匈奴左贤王手下头号大将阿莫的兵器,当年年仅二十岁的马超随马腾出战匈奴,马超开战不久后就斩杀了6个匈奴千夫长让左贤王惊讶并痛恨他,于是告诉阿莫一定要取他的人头。马超老远就看见阿莫持枪向自己袭来,于是两人在乱军中交战了上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马超使用拖刀计让阿莫以为他要逃跑于是一直追赶,马超突然使了一招回马枪当场把阿莫刺死,于是拿到了这份战利品。
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形式被广为流传,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人的人物顺序也出现各种版本的改变。清乾隆皇帝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也将五虎收录。
其他文学作品如《水浒传》、《隋唐演义》等都有着不同人物的五虎将组合。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刘禅时期追谥关羽为壮缪侯。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崇为“武圣“。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早期和关羽一起追随刘备左右。刘备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后被范疆、张达刺杀。刘禅时代追谥为“桓侯“。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继关羽、张飞之后最早追随刘备的将领,早期跟随公孙瓒,后在邺城加入当时还依附在袁绍处的刘备。曾两次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称“单骑救主“。汉水之战时击退曹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军中将士呼其为“虎威将军“。赵云病逝于建兴七年(229年),刘禅时代追谥为“顺平侯“。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人。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的儿子,少年成名,曹操曾多次征召马超入京为官,但都被马超拒绝。而后马腾入京被封为卫尉,马超就统领了马腾的部队。曹操治兵关中时,马超联合关中诸侯韩遂等抵抗曹操,但被曹操用离间计击败退走,而后聚拢部队再次攻取陇上诸郡,失败后依附汉中张鲁。刘备攻打刘璋时,马超投降刘备,与刘备军合围成都,汉中之战后联名上书尊刘备为汉中王。蜀汉建立后,马超官至骠骑将军、斄乡侯。章武二年(222年)马超病死,终年47岁,刘禅时期被追谥为威侯。
黄忠(?-220年)字汉升,南阳人。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降刘备,随刘备入川作战。汉中之战时,黄忠于定军山一举将曹魏名将夏侯渊斩杀。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去世。刘禅时代追谥为“刚侯“。
刘备建立蜀汉,五虎上将各自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关羽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刘备称汉中王后,关羽率军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一度想迁都以避其锐。
马超有很高威望,尤其得羌、胡之心。马超率军参与合围成都时,使得成都城内十分惶恐,加速了刘璋的投降。汉中之战时。马超与张飞屯下辩,氐族雷定七部有一万人马来响应马超。增加了刘备争夺汉中的军事力量。
张飞与赵云驻守荆州时,截住东归的孙夫人,抢回刘禅。刘备奔波半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后来的两个儿子是入川之后与吴夫人所生),作为刘备的继承人,非常受到重视,早在长坂坡败逃时,赵云就曾冒死将其救出。张飞、赵云入川时,一率军往北平定巴西郡,一率军往南平定江阳、犍为郡,将成都周围各郡县全部占领,最后完成合围成都。而后张飞于瓦口关大破张郃,平息了长久以来巴西的祸乱,赵云于汉水大破曹军,扭转了汉中僵持不下的战局。
黄忠在随刘备入川作战时,常常先登破敌,汉中之战时,一举将夏侯渊斩杀。夏侯渊是曹操留在镇守汉中的主帅,他的死使得曹魏在汉中的守军一时间群龙无首。
关羽在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五虎上将里最高的,从北宋开始,历朝历代就开始了对关羽的追封,逐渐成为武圣,在民间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祭拜,被尊为“三界伏魔大帝“;张飞的庙宇仅在阆中享有祭祀;马超庙祠于成都、汉中等地都建载录,正统道藏中马超被封为“马超元帅护羌神“。赵云庙在四川、河南、河北等地都有,道教尊其为“南宫辅佐真君“,台湾人尊其为“赵圣帝君“。
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古代名人评价:
曹操: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至见乃悲喜,或流涕。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马超)辄提米囊以量太祖轻重,太祖寻知之,曰:“几为狡虏所欺。“超谓韩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过二十日,河东谷尽,彼必走矣。“遂曰:“可听令渡,蹙於河中,顾不快耶!“超计不得施。曹公闻之曰:“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超等屯潼关,公敕诸将:“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刘备: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信着北土,威武并昭。抗飏虓虎。
诸葛亮: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
张鲁的幕僚: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
荀彧: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
周瑜: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杨阜: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马超背父叛君,虐杀州将,岂独阜之忧责,一州士大夫皆蒙其耻。③超强而无义。
姜叙的母亲: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视人乎!
王商: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
潘勖: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
陈琳: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彭羕: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杨戏: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宗计于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乖道反德,讬凤攀龙。
《魏书》:议者多言“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以当也“。
《魏略》:腾子超亦号为健。
陈寿: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孙盛:是以周、郑交恶,汉高请羹,隗嚣捐子,马超背父,其为酷忍如此之极也。
常璩: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杨侃:昔魏武与韩遂、马超据潼关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敌也,然而胜负久不决者,扼其险要故也。
赵蕤: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孔颖达:汉末曹操与马超对语,徐晃与关羽对语,皆仇敌交言,而不能相取,亦何怪古之人乎?
李商隐:陇首云归,端溪遽逐。角岂触藩,臀终困木,海阔天尽,山深雾毒。许靖他乡,有名无禄;马超正色,宜歌反哭。何为善之无凭,而降灾之甚速!
戎昱: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裴松之: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
徐铉:公侯必复关西靡孟起之威。文武未坠,南郡被季长(马融)之德。存乎谱牒,无俟阐扬。
李觏:曹公用兵,不谓不善,而弗能以一矢加于孙权者,非持山川之险,亦以马超、韩遂在关西故也。
何去非:马超、韩遂之所纠合以拒公者,皆剧贼也。
唐庚:先主始王汉中......马超卒......基业未就而一时功臣相继沦谢,如有物夺之者。
徐积:蜀之将关张已先死,而姜维马超又后出。方戮力以战时,所用惟魏延。马谡数子又皆庸将,则蜀之所恃一武侯而已。
萧常:超去危即安,转祸为福,忠帅属士卒,前无坚对。
程公许: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陈郁:诸葛武侯荐马超于先主,关羽恐其出己右,移书问之,武侯曰:“可与翼德并驱争,衡然非髯将军比也。“羽闻而喜,余谓武侯此语,既不掩超之美,又有以结羽之心,深沉大畧可涯涘。
郝经:马超父子勇冠西州,与韩遂颉翥为寇,残灭三辅,垦伤汉室,董卓因之肆其蛇豕,汉遂以忘,天下分裂,不能归命有德,卒堕操手。阖门诛夷,债踣不悔,有勇无义,君子悼诸。然潼关之役,操几不免,孤剑来归,即厕关张之列,超亦人豪也哉。超几获操,一时之雄!
胡一桂:蒋琬负社稷之器,马超兼文武之资,黄忠勇冠三军,庞统冠冕南州,董和、黄权、李严、吴壹、费观、彭羕、刘巴之徒。咸擢显要,尽其器能,谓冝可以复汉,祚吊遗黎,然卒局于一隅之蜀,而不能取中原块土!
胡三省:当此之时,关西之兵最为精强,而破于操者,法制不一也。
陈亮:关西诸将皆不足畏,所可惮者惟一马超。曹公所以南失荆、西失蜀,而孙刘争雄,天下分裂。盖其失止于留马超,取荆州而患之。不可支卒至于此,故夫取天下之大计,不可以不先定也。
赵居信:勇冠三军则马超。
罗贯中:威震西凉立大功,渭桥六战最英雄。西川马孟起,名誉震关中。信、布齐夸勇,关、张可并雄。渭桥施六战,安蜀奏全功。曹操闻风惧,流芳播远戎。
李贽:养子如马超,得人如许褚,俱快事也。
谢肇淛:汉季关、张称万人敌,岂独以勇力胜,忠肝义烈,盖有国士之风焉;不然,彼典韦、许褚、马超、曹彰等,非不并驱中原,碌碌何足比数也?
徐孚远:时则周东迁而依郑,唐西狩而相畋。盖有横海将军,闭门节度。独屯汧陇,马超不逐腾归;为定广韶,刘隐知迎薛至。徒属五百,田横之岛可居;男女数千,徐市之洲且据。于是永嘉流寓、京洛衣冠,都为王桀之依荆,曷异韦庄之入蜀。若张公煌言、曾公樱、沈公宸佺等,皆在于是。公以部党旧齿、宗匠盛名,非吴质之游于南皮,有应劭之甘于北面。儒术若卢植,皇甫许其起兵;名德惟李膺,景毅自言师事。遂乃同居军帐,亦联卿班;期励新勋,言敦昔款。李诉之敬裴度,能屈櫜鞬;王猛之在符坚,恒商樽俎。凡有大事,相谘而行。
张大龄:当汉之衰,马超提一旅,曹孟德几为所摧,况其馀乎?呜呼!此凉之所以为凉也。
陆深:单马潼关会,阿瞒来送虏。不恨事无成,但恨事不武。马将军人中虎,力能捉曹公。眼当空许禇,英雄成败常有幸,舞阳杀人十四五。
顾祖禹:马超、韩遂挟羌胡之士而东,以曹操之用兵,几覆于潼关。幸而超、遂亦两相携贰,智计不立,卒以解散耳。终魏之世,关陇有事,必举国以争之。故以武侯、姜维之才智,而不获一逞也。
觉浪道盛:后周宇文护以毋在齐而缓之,马超弃父择主,固何如李傕也。无故使人缩高其亲,岂能望窦建德赦李绩之父乎。何可不审?独孤寒曰:“达人知事执之,固然先几远引,不受人之职,即可不殉人之难,此庄子休所谓养亲尽年者乎。“杖人叹曰:“既落人间业缘难避!“
英廉:若夫虎臣罴士,折冲宣力、马超囊足、铫期摄帻、渴赏捐躯实不乏人,而一闻如是者。
王夫之:兵之初起也,群雄互角,而操挟天子四面应之而皆碎。此无异故,吕布倏彼倏此而为众所同嫉,袁术则与袁绍离矣,袁绍则与公孙瓒竞矣,袁谭、袁尚则兄弟相雠杀矣,韩遂则与马超相疑矣,刘表虽通袁绍,视绍之败而不恤矣,皆自相灭以授曹氏之灭之也。
蒋超伯:此奏先列马超者,盖以马氏为西州右族,曹瞒所畏,新来归附,故首列之。
李桓辑:韩遂、马超;不离之,卒难破也。
曾衍东:回忆祝发,空王曾下长门之泪;堪笑割须,渭水空惊孟起之军。
文祥:初六日,由宝鸡起程,复渡渭水,河宽浪急船少,人多纷纷竞渡,恍如曹军之遇马超焉!
徐鼒:盖圣人大公无我之心,前后一揆。若执赵苞不孝之义,律以马超背父之条,则敝屣之弃,大舜可处海滨;杯羹之分,汉祖忍于置俎!英雄之事,非圣贤之心欤!
《永乐大典》:马超阻依北山河险固,驱牵羌胡,自为无敌矣。
《扶风乡土志》:兼资文武,勇烈过人。
现代名人评价:
卢弼:马超勇力善战,抚有羌、胡,既兼陇右之众,又得张鲁之助,宜其所向无敌。或遂、超各别单马会语,与超语时虑超之勇,而以褚随耳。
蔡东藩:马超猛将,韩遂庸奴,两人皆非曹操敌手。但操先轻视马超,当引兵北渡时,危坐不动,微许褚之翼操下船,几已为马超所毙矣。及已知超勇,始用贾诩计议,立马语遂,抹书间超,超刚而遂愚,适堕操计,此用兵之所以尚谋也。马超多勇无谋,卒致上害父母,下及妻孥;设非投入刘备,则其身尚不能保,遑问与曹操为敌乎?
冯玉祥:千古英名基事汉,一篇遗疏痛仇曹。
周大荒:以人材论之,吕布马超之与张绣,盖在伯仲之间。
尤俊:官莫寻谢知县,将莫遇马威侯。
万自律:勇媲关张,威宣北魏;功昭蜀汉,绩著西凉。
谢绍祯:若论风貌诗书品,雄秀当推锦马超。
《五胡录》:三国时魏蜀两国都比较强大,和羌人发生了多次战争,并相继得胜,名将夏侯渊、马超等都取得了不俗的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