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我的产假快要结束的时候,我妈找婆婆长谈了一番,直说潘姐一个人在家带宝宝实在不放心,还是希望婆婆能来我们这里长住帮忙。婆婆当然不舍得老家安逸的生活啦,一开始有些推脱,我妈就开始摆事实讲道理。
“姐,你说我们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两个孩子好吗?孩子们现在需要我们,我们总不能不伸把手吧。你在家里帮他们看孩子,让他们能没有后顾之忧专心拼事业,这就是帮了他们大忙了。我现在还能上班赚点钱.养宝宝开销大,我以后也能贴补他们点。等姐您干不动了,我再辞职来帮他们。”我妈这次说话总算是过了脑子,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我婆婆要再不答应就显得不近人情了。而且婆婆在老家逍遥了三个多月,确实有些放心不下宝宝,于是就顺理成章地答应了下来。
婆婆回来了,之前处在暗处的矛盾就转到了明处。
产假复工以后的两个月里,我特别忙。周一到周五正常上班,周末还要上研修班。基本上白天都不在家。晚上有空还要做康复瑜伽,有时候连着几天都和潘姐说不上几句话。我不在家,家里自然就是婆婆说了算,潘姐日日夜夜都在婆婆的眼皮底下,老人有些挑剔,在育儿观念上又比较陈旧,两人难免有些闹意见。以前我在家的时候,育儿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潘姐说了算,现在婆婆一来,潘姐事事有了掣肘了,没有了主动权,自然觉得委屈。
届时已是秋风四起,渐入寒秋的十一月中下旬,婆婆和潘姐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宝宝穿多厚的衣服、盖多厚的被子等保暖问题上。寒意袭来,老人最先感觉到凉。一看宝宝,怎么还没加衣服,怎么还盖那么单薄的被子,一摸宝宝的手脚,凉的,这怎么行,潘姐疏忽了,赶紧喊潘姐加衣服换厚被子。我和潘姐都跟公公婆婆说过,宝宝的冷暖情况不能看手脚,要摸宝宝的后背。后背温热、手脚微凉就是正正好的温度;如果手脚温暖后背发热的话,容易捂汗,又容易让宝宝感冒又不利于宝宝活动。而且宝宝没有老人那么怕冷,一般情况下,宝宝要比老人少穿一件衣服。
可惜,我们说归说,婆婆管归管。我虽然人不在家,但对宝宝的日常起居一刻也没有掉以轻心过。我一看这不是事,我的话婆婆根本听不进去,只有转头向老公求助。可老公平常出差多在家少,家里的事情根本不了解,他一开口婆婆就知道是潘姐和我告状了。这一下适得其反,婆婆一看我们联合起来对付她,矛盾一下子就由人民内部矛盾升级为敌我矛盾。婆婆多少顾忌着我,但对潘姐她可就不客气了。婆婆对潘姐的管制又进了一步,唠叨又多了一些,潘姐也不是个能忍气吞声的,听得烦了,有时候也不耐烦得回一两句。
眼看着家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我预感到不好。还没等我采取行动,潘姐的辞职微信就已经发到了我的手机上。
潘姐的微信很长,先感谢了我对她的支持和理解,又表达了她对宝宝的喜爱。但是她明言了婆婆对她的意见以及在照顾宝宝起居方面的意见不统一。她直说家里气氛不好,对宝宝的成长也不利。她也看出来了,婆婆觉得她没出多少力,还拿这么多的钱。她觉得我们后面可以再请一个会和婆婆相处的阿姨,或者可以就让婆婆带孩子,这样避免矛盾。
我一看潘姐的消息,吓了一大跳。请了阿姨的人家都知道,最怕的就是“阿姨回家”,这四个字就跟历史灾难大片一样可怕。我对潘姐是认可的,潘姐认真负责,做事踏实勤快,对宝宝也上心,这样的育婴师不说是百里挑一,也算是中等偏上了。能碰上这样一个育婴师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换一个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潘姐一走,咱们家这地球还真就不转了。我赶紧电话潘姐,电话里潘姐语气平和,告诉我,她会等到我找到合适的阿姨以后再走。电话里多说无益,我只有说等我下班回来商量吧。
眼下这事很明白,潘姐要走的原因就是婆婆。要想留住潘姐,那就得把婆婆摆平。我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扩充队友。我赶紧跟老公电话,老公一听也着急了,我们马上达成了一致——一定留住潘姐。
晚上我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来到宝宝房里找潘姐。潘姐见了我有点不好意思,直言每天都有婆婆的唠叨,不是这就是那的,谁受得了啊。我安慰了她一番,让她放心,我会把事情解决好的。我心里明白,眼下已是12月中旬,一年将尽。潘姐这时候离开我家,一时半会也不好找工作。因此对她来说,最好还是先留在我家。所以我只要把婆婆劝住了,留潘姐应该问题不大。
理清楚了头绪,我决定自己找婆婆谈谈。老公目前还在出差,而且这时候还用不着他出场。
“妈,今天潘姐跟我说,她不想干了。”
“为啥?”婆婆听到这话,有点吃惊,把眼睛从平板电脑上移开。
“您平常总是说人家嘛。人家毕竟是外人,跟我们不同。您说人家多了,人家自然会有抵触情绪嘛。”我拿出了小儿女的扭捏状态。
“其实要我说呢,不请人也可以。晚上你带宝宝睡觉,白天我给你带,潘姐这一个月还要五千多,自己带呢这钱就省下来了。”婆婆操着一口乡音,慢条斯理地说。
一听这话,我立马想起了潘姐在微信上提到的,后面干脆婆婆带孩子以及婆婆觉得她拿钱多出力少的话。婆婆估计早有这想法,潘姐日日和婆婆相处,婆婆的这些想法瞒不住敏感的潘姐,自然人家想离开。
“妈,这不行吧!”我直言拒绝,“您看我这连个周末都没有,晚上再睡不好,那就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那还怎么上班啊?而且潘姐呢,作为育婴师,不仅是管宝宝吃喝拉撒的事情,宝宝也到半岁了,还可以进行一些早教。比如训练宝宝的抓握能力啊,带着宝宝练爬啊。我们宝宝这些大运动发展得挺好。两个多月就会抬头,不到半岁就会坐了。很多宝宝半岁以后还不会做呢。这些都潘姐的功劳!”
“你下班以后把宝宝教一下就可以了。”婆婆对我说的不那么感兴趣,眼睛又回到平板电脑上了,嘴里冒了这一句出来。
“妈,那不一样。等我下班,都很晚了,宝宝都要睡觉了,教也教不了多久。而且教育不能只靠这一会儿,平常白天那么长的时间都需要早教的。再说了,宝宝现在还不会爬,后面到处爬的时候,人就累了,您到时候哪吃得消啊!”
我处处从婆婆的立场上来说,可婆婆好像并不领情,眼睛依旧停留在平板电脑上,没有抬头看我,只飘了一句“随便你们吧”。
婆婆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意思,但我也没想就此收手,我的目的还没达到。
我站着没动,继续说:“妈,我也不想花钱啊。但当初您说了,您年纪大了嘛,搞不住啊,我们也心疼您,所以我们就请人了。我们能选的人不多,这潘姐还是胡姐介绍的。潘姐虽然有些小毛病,但整体还是不错的,她能够独立带宝宝,不让我们操心,还能进行一些早教内容,这已经很不错了。换一个阿姨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呢。”我边说边仔细观察着婆婆的表情变化。公公在一边玩手机,好像压根儿没听到我们的对话。
婆婆抬起了头,一双小三角眼透过浑浊地老花镜看着我,说:“要我说呢,我们不在这里也可以,就她一个人带宝宝。我们在这里,给你们做饭,做卫生,每天的饭都是做好了递到她手上,完全是保姆的保姆。其实就一个宝宝哪要那么多人撒。”
这话我听明白了——婆婆不仅是对潘姐有了怨言,而且对眼前的家庭分工有了怨言。这才几天啊,她又打算溜号了!
我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妈,我知道您也辛苦,这不是都为了宝宝嘛。潘姐一个人又要带宝宝又要做饭也忙不过来啊。有人帮一把也是好,我知道您是好心,但潘姐毕竟是外人,您跟她沟通可以换个方法。您要是觉得她有啥不好,您就跟我说,我来沟通,这样你们也好相处一些。”
估计婆婆听我说的在理,也不想继续僵持,又把眼睛移回了平板电脑,慢悠悠地说道:“你们不喜欢我说,我就不说了!”
我一看有门,赶紧答应下来,转头走开了。
一番沟通做完,已经是晚上10点多。我心力交瘁地回到屋里。哎,只要事情能成,这番辛苦就没白费。可惜,我期待的好转还没有等来,事情就有了新的变化。
没过几天就到潘姐的月休期了,婆婆一个人忙不过来,依旧把青姐喊了过来。闲聊中婆婆说了潘姐提辞职想摞挑子的事,这话一说出来就像蝴蝶效应,扇扇翅膀就引发了一场沙尘暴。
青姐一听潘姐想辞职,就把潘姐给她发的微信给婆婆看了,并说了她和潘姐的矛盾,问潘姐想走是不是跟自己有关。婆婆一听,妈的!这个潘姐居然还敢明目张胆地欺负她外甥女,这还了得!她连忙安慰青姐,告诉她潘姐想走跟她没有关系,她和潘姐各忙各的,井水不犯河水,要青姐不要多想。两人聊着聊着,青姐就说了把潘姐的微信给我看过的事情。这一下把婆婆的火又大了一些。在她看来,我明知道潘姐欺负青姐,不仅不帮青姐还一味地护着潘姐,费尽心思地留潘姐。这简直是不分亲疏,胳膊肘往外拐。
没两天潘姐回来了,婆婆越发看潘姐不顺眼,连我也不待见了。这天晚上,我收拾完准备回屋的时候,婆婆叫住了我。
“琳琳,我跟你说个事。你来!”婆婆拉达着眼皮不想看我,脸上带着怒气,没等我琢磨出个所以然就劈头盖脸一顿:“你不是说有啥事就跟你说吗?我跟你说啊,小潘说是你说的,非要晚上给宝宝用加湿器。这哪儿需要用什么加湿器啊!加湿器对着宝宝,还容易着凉。我说她不听,她就听你的。你放个屁都是香的!”婆婆把最后一句话念得格外重,估计里面蕴含了她一肚子的怨气。
我听得好笑,连忙劝道:“妈,您这说得是哪儿的话啊!我看育儿书上说,宝宝的房间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冬天天气干燥,又开了水暖,那肯定就只能开加湿器保证湿度啦。”
我故意说得轻松想缓和气氛,婆婆听得可不轻松。她心里有火,这火不灭,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
“反正小潘就听你的,她就看你的脸色行事。她还搞邪了,还容不下青青!还敢欺负我的青青!她也不看看她在这家里是个什么身份?!要不是看在她照顾我的孙儿的份上,我早就把她赶出去了......胳膊肘往外拐,向着外人!”
婆婆这话一说,我终于回过味来了。戳中婆婆腰眼的是青姐这事。青姐那是婆婆的娘家人,在婆婆眼里,就和亲生女儿一样。她怎么能看着青姐受委屈呢。
婆婆发了一通脾气就不再理我了,低头继续玩她的平板电脑。
我站在那里留也不是,走也不是。婆婆在气头上,劝也没啥用,只有转头灰溜溜地回房。躺在床上,我想这样下去不是事。婆婆对潘姐有气,肯定会在日常的说话态度中表现出来,潘姐又忍不下去,那过不了几天,潘姐就真走了。到时候重新找阿姨又是折腾我;新的阿姨来宝宝不适应又是折腾宝宝;要婆婆带,婆婆出力受累了天天唠唠叨叨、指桑骂槐,难受的还是我,可怜的也是宝宝。这还不说,婆婆在我这住不久,经常惦记着回老家,我可不想婆婆把宝宝带回去,用她农村的土办法把我的宝宝养成了可怜的乡下小土妞。
我拨通了老公的电话,跟他讲明了一下目前的情况以及婆婆的态度。老公一听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老公一向孝顺,特别在意他爸妈的感受。现在他爸妈放弃退休的闲适生活来帮我们的忙,平时给我们做饭做卫生,已经够委屈了,还要为了一个保姆来说他们,这叫他这个孝子怎么开得了口?!可不说,潘姐眼看就留不住了。找一个合适的育婴师哪那么容易,到时候吃苦受累的还不是他爸妈!这么想来,说还是要说,可是怎么说呢?谁去说呢?一谈起这些细节问题都来了。老公不敢去了,我也不敢逼他去了。上次他去沟通,不仅没效果,还起了反作用。那眼下该怎么办呢?我和老公电话了半个多小时,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只有决定,等老公出差回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