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 张瑜编著
- 1674字
- 2021-06-04 14:46:40
习惯性想那些快乐的事情
心理暗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它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的过程。一般而言,暗示又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当遭遇不公平待遇时的积极心理暗示是一种自我暗示,即自己把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并使它实现为动作或行为。
自我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能影响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还能影响到我们的生理机能。另外,只有积极的心理暗示能起到增进和改善的作用,反之,消极的暗示会扰乱我们的心理、行为以及人体的生理机能。当你习惯地想那些快乐的事情,你的神经系统就会习惯地令自己处在一个快乐的状态,这时你会发现幸福是触手可及的。
这个经典的故事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如果你能感恩于生活,那你会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它近得触手可及。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你拥有多少金钱并不能说明你有多幸福,你拥有多高的社会地位与权势并不能证明你比他人更幸福。每天,只要我们能给予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那就意味着自己是幸福的。
积极心理学家马尔兹说:“我们的神经系统是很‘蠢’的,你用肉眼看到一件喜悦的事,它就会做出喜悦的反应;看到忧愁的事,它就会做出忧愁的反应。”于是,积极的暗示产生积极的心态,消极的暗示产生消极的心态,对我们自己来说,尽量避免运用消极的暗示。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到悲伤、烦闷,总是认为幸福是一种奢侈品,难以把握。其实,只要我们学会了积极的心理暗示,那幸福是触手可及的。
习惯于幸福的人会在每天对自己说:“今天的天气真好,一切都会顺利的。”而不幸的人会说:“今天一切又不会顺利。”有时候,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种选择,谁也不能决定你的幸福,只有你自己。
幸福隐藏在琐碎的事情之中,就如同点点粉末洒在日常事物之中,当我们的眼光太过于高远,就看不见那些随处飞扬的幸福粉末。所以,别计较太多,如果我们每天都在细数着自己身边的幸福,那么,幸福的指数就会一直上升,最终成为一种习惯,伴随我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