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概率

对于预赛试题的难度,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如自己去尝试一番。

各省预赛题目的难度和风格都是不一样的,有些省份的预赛题目风格还和高考脱离很远,这对于一些【业余】的数学爱好者很不友好。

好在Z省的预赛题目和高考结合的比较好,有很多题目是高考难题的升华。李文解起这些题目来,倒也不算是空中楼阁。

同时,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预赛的题目,是在题干简洁的同时满足了思维深度的,让人看一眼,就有想去做的欲望。

李文看了一眼,就被这些预赛题目深深的吸引住了。

如果说普通的题目,是见招拆招,会把条件都暴露在外面,只要循着出题者的思路,就能轻松的做出。

那么,相对应的,预赛题目,题目的各种条件藏得很好,就像是一个高明的剑客——剑光一闪,人头落地。

至少对李文来说,到了预赛题目的这种层次,已经不存在,能一眼看出解题过程的情况了。最最简单得预赛题目,李文也得上手去写,才能取得思路。

预赛题目的题型构成也非常考究。

一张预赛试卷,只会有填空题和解答题,没有选择题——即使是数竞预赛这种检验你是否是天才的【入门级考试】,都已经和高考大不一样了。

试卷的组成一般是前面十道填空,后面五道大题,非常的稳定。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单道题的分数一直在变,导致每年的总分都会有点变化。

比如去年总分是150分,前年的总分却只有100分。

分数线倒也没有非竞赛学生想象的那么高,年年的分数线总在总分的一半左右,随着题目难度上下浮动个5分左右。

这是因为对于那些高考实力强劲,没接触过竞赛,来碰碰运气的学生来说,完美发挥也就差不多这个分数。

这些【充当基数】的学生,决定了预赛通过的分数线。

李文仔细观察着预赛题目的样式。

一开始的两道填空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对于准备过竞赛的学生来说简直就像是送分题。

运用一些简单的公式,或者是变形,甚至是直接画图,就能轻松的解出。

接下来的几道填空,既有一定的难度,又和竞赛复赛的题目有所差别。

这种不涉及到数列,函数,解析几何的题目,更像是对高考题目难度的一个升华,考验的是临场发挥的能力,并不对成体系化的数竞知识进行考察。

这类题目的特点就是,即使你非常有把握做出来,但也不敢说自己能做出来,搞不好思路一个走偏,就陷进去出不来了。

同时,虽然预赛的考试时长和高考一样,都是两个小时,但是对于预赛的考试却更需要在时间分配上花功夫。

如何分配时间在一门通过性考试上,也是一门学问。

........

接下来的几天,李文用零碎时间刷了几张预赛试卷,感觉非常不好。

成绩忽高忽低的,有时候高的离谱,有时候却和最低通过分数线都差个几分。

李文感觉自己的最终得分,主要取决于这张卷子在题型上的难度分配和自己的发挥。

对于前面一些靠发挥、靠思路的题目,也真的没有什么太好的方法来迅速提高了。

总的比较下来,李文感觉自己有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概率能通过初赛。

如果李文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考党,已经做好了竞赛一轮游的准备,那么李文这样的水平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作为一个立志在竞赛上要出成绩的人,李文怎么能忍受这样的成绩。

“到预赛的时候,对考试心态,仔细程度和运气都有很大的考验。”李文在心里仔细的思考着,“每年都会分配一些复赛直通名额,也是自有他的道理的。”

同时,这几天李文的数学水平也没有太大的提高。只能说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提前熟悉一下预赛的题型,这是几乎所有竞赛学生都要去做的事情。

“算了,至少过的概率远高于不通过的概率。”李文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再胡思乱想了,就老老实实的把该做的都做了就行了。

“尽人事,听天命。”李文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也得靠这一句话来安慰自己。

虽然刷题不能保证自己通过预赛,但是刷题总能提高自己通过预赛的概率。抱着这样的想法,李文又把精力投入到了愉悦的刷题之中。

到了这个程度,李文也不给自己限制时间了,只力求自己能把每一题都给做出来,不论自己要花多长的时间。

即使对于自己做不出来的大题,李文也会从答案的过程里总结一些思路,努力去把握出题人的套路,让自己对预赛试卷更加【熟悉】。

整整五天时间,以李文的做题速度与水平,只是把所有竞赛老师给的预赛试题都给做了一遍。

李文的水平提高了不少,不过,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李文更加熟悉预赛的【版本】了。

......

“等这周结束了,还有一周的时间去准备预赛。”周五晚上,李文的心思倒是平静了下来,“明天就是【挑战杯】了,可以用来练练手感,就当作对预赛的排练吧。”

在李文看来,以他现在的水平,去参加竞赛班以外的学生才参加的挑战杯,简直是手到擒来。

无论是自己在数学知识上的广度还是深度,应该都已经超过了这些提升班的同学。

“明天早上九点到十一点的考试,我要争取拿到满分。”李文心里暗想,“如果连这种比赛我都不能顶尖,那还有什么资格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对于【挑战杯】的考试,李文就不去做什么准备了。连续好几天的刷题,现在也正是李文手感稳定,思路开阔的时候。

周围提升班的同学是什么样的水平,会做什么样的准备,李文也毫不关心。

“只要我能在考试中拿到满分,总能第一了吧。”李文满不在乎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