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铅笔的用法和形体的塑造

一、平涂画法

平涂画法是指用色铅笔排出的线条色块其颜色明度、色相一致,多用于表现画面中的背景、花瓣和叶片等面积较大的区域。采用平涂画法时可以借鉴用普通绘图铅笔画素描的方法,握笔姿势与平常写字差不多,可以将色铅笔立起来平涂,也可以使色铅笔与纸面呈45°角或者20°角侧着平涂。不同角度画出的线条效果也不一样,将笔立起来时画出来的线条比较硬、细,适合小面积涂色;呈45°角平涂时,笔尖与纸面接触的面积增大,线条会变粗;呈20°角平涂时,笔尖几乎与纸面平行,画出来的笔触线条感比较柔和。无论笔尖与纸面呈怎样的角度,平涂时一定要注意线条的方向,运笔要有一定的规律,轻重也要适度,否则画面会显得杂乱无章。

线条的疏密变化

笔与纸面所呈的角度

线条的虚实变化

线条的粗细变化

单色平涂效果

三原色平涂效果

逆锋线条平涂效果

二、渐变画法

渐变画法是指色铅笔线条排出的色块其颜色从浅到深或从深到浅,或是从一种颜色逐渐过渡到另一种颜色,色彩充满变化。

单色渐变:用同一种颜色的色铅笔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平涂一遍,然后将需要加重的部分再加重涂一遍,这样就得到了所需要的、有明度变化的色块。

同类色渐变:将两个同类色在相接的部分互相向对方融入笔触,较重的颜色可以多画几笔,较浅的颜色轻轻地画一些笔触即可,重要的是过渡部分的颜色要逐渐地融入,明度和色相变化要自然。进行渐变时,受光面的过渡色要浅一些,颜色纯度要尽量高一些,暗面的过渡色中需要加入一些补色。

绘图铅笔渐变效果

单色渐变效果

三原色渐变效果

邻近色渐变效果

互补色渐变效果

三色渐变效果

三、叠色画法

叠色画法是在平涂完一遍颜色之后,再在上面画出新的一层颜色,最终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既保留了第一遍平涂时的颜色,又使整体的色彩更有层次感,变化更丰富。色铅笔的叠色包括全叠、半叠及渐变叠色三种方式。

绘图铅笔单色叠色效果

彩色铅笔叠色效果

四、用线

这里所讲的用线主要是指表现形体轮廓时所勾勒的线条以及为了突出某些特征而使用的线条。如用单勾线来表现远处的果实或叶子,也可以用勾线和渐变排线结合的方法刻画次要物体,以表现虚实对比关系。

单勾线果实

单勾线叶子

勾线和渐变排线结合

五、立体感的表现

果实的立体感都较强,但如何表现出这种体积感呢?首先应抓住大的形态特征。果实的形状大致可归纳为圆球形,如苹果、橙子;椭圆形,如猕猴桃、柠檬;圆柱体,如棱瓜;圆锥形,如梨、草莓;多个球体的组合,如葡萄、桂圆等。抓住了大的形态特征之后,再根据明暗调子规律运用叠色、勾线等手法表现果实,同时要注意主次、虚实的关系对比。

用素描关系表现圆球体的体积感

用素描关系表现圆球体的体积感

用素描关系表现椭圆体的体积感

用素描关系表现圆柱体的体积感

圆球状水果(蓝莓)

椭圆状果实(猕猴桃)

圆柱状果实(香蕉)

用素描关系表现圆锥体的体积感

素描关系表现多个物体组合时的体积感

圆锥状果实(草莓)

多个球形组合的果实(桂圆)

另外,还要抓住不同果实的质感特征,如有的柔软、有的坚硬、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根据果实成熟时果皮是脱水干燥的状态,还是肉质多汁的状态,可将果实分成干果和肉质果两类。干果根据果皮是否开裂,又可分为裂果和闭果。可食用的果实大部分都是肉质果,肉质果又可分为浆果,如西红柿、葡萄等;瓠果,如西瓜、冬瓜等;梨果,如苹果、梨等;柑果,如丑橘、柚子等;核果,如桃、杏等。

果实切面特征(1)

果实切面特征(2)

丑橘的形态(柑果)

柚子的形态(柑果)

金橘的形态(柑果)

砂糖橘的形态(柑果)

桂圆的形态(核果)

樱桃的形态(核果)

葫芦的形态(瓠果)

榴梿的形态(核果)

桃子的形态(核果)

南瓜的形态(瓠果)

黄瓜的形态(瓠果)

西瓜的形态(瓠果)

柿子的形态(浆果)

草莓的形态(浆果)

西红柿的形态(浆果)

阳桃的形态(浆果)

苹果的形态(梨果)

枇杷的形态(梨果)

梨子的形态(梨果)

山楂的形态(梨果)

花生的形态(裂果)

栗子的形态(闭果)

豌豆的形态(裂果)

腰果的形态(闭果)

葵花籽的形态(闭果)

杏仁的形态(闭果)

榛子的形态(闭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