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改元 托孤

梁王刘武、条侯周亚夫是汉景帝时期,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同姓诸侯王之首,另一个是武将排行榜之首。

刘启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坐稳江山,不得不消灭了这两位能臣。同时,汉景帝也背负了杀弟、杀功臣的骂名。

接下来,刘启做了一件事:再次改元。

公元前143年,被称为汉景帝后元元年。刘启改元,是想和过去做个告别,也希望大汉王朝能够蓬勃向上发展。

根据后来的历史资料告诉我们,皇帝的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打脸。汉景帝后元元年五月,爆发了地震,且次数频繁。其中有个地方叫上庸,连续发生地震有二十二天,就连城墙被震毁。

七月,又发生了一道不好的自然天象:日食。

先有地震,后有日食,这种自然现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上天发怒,警示帝王德行有亏。皇帝要认真反省,好好检讨。

皇帝有错吗?答案:没错。

皇帝没错,那就是大臣有错。大臣最有资格承担错误的人,汉相能排第二,谁能排第一。正巧,刘舍有很好的觉悟,以病为由,主动请退。

刘启对刘舍的表现,十分满意,虽然罢了他的汉相,仍旧厚待他。刘舍主动病退,汉相的位置空了出来。接下来,刘启要安排新的人员。

这时,窦太后站出来,再一次推荐了她的侄儿魏其侯窦婴。

按理说,刘舍免相,窦婴是最好的人选。来看一下,窦婴的优势:

他有个特殊的身份(窦太后侄儿),还有辅政的经验(曾任前太子太傅)。能力出众,又有显赫军功(平定七国叛乱)。

在大汉朝廷还有很强的影响力,武以周亚夫为首,文以窦婴为主。汉景帝与群臣商讨大事时,同朝臣属没有敢与周亚夫、窦婴平起平坐。

还有明锐的政治嗅觉灵敏(辞吴相)、眼光长远。

有军功、有才能、有工作经验、眼光也不错,还得到窦太后举荐,汉相这个位置非窦婴莫属,他也是最好的选择。谁也没想到出现了一个意外:皇帝不想用窦婴。

这里就会产生一个问题:皇帝为什么不用窦婴呢?

按照辈分,窦婴还是刘启的表弟。可,却不得重用?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刘启不用,就是认为窦婴太能干了,不好掌控。

臣子的能力太强,皇帝的日子就会不好过。还有一个原因:刘启不想窦氏外戚势力进一步壮大。

从刘荣的事情,刘启得出了一个定论:窦婴虽好,能用,却不能重用。

然,窦太后多次推荐窦婴,刘启不用,就要说出一个理由。所以,刘启就要说不能用窦婴的原因,且要以官方的态度。

刘启心里的担忧,不能明目张胆的说出来。于是,他说了这样一段话:母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惜,不任用窦婴为丞相?窦婴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办事轻率,难以出任丞相,担当重任。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刘启眼中,窦婴恃才傲物、居功自傲、目无主君,办事又不可靠,这样的人岂能担任汉相。这个理由,成功劝住了窦太后。毕竟,当初窦太后想立梁王为皇储,窦婴劝阻,还主动撂挑子。刘启废太子刘荣,不符窦婴之意,也被撂挑子。

政见不同是君臣之间常有的事,但,你动不动就让君主难堪,这是致命的错误。一旦,让窦婴为相,他与皇帝政见不合,撂挑子怎么办。

窦太后是明大局的人,她被刘启劝动,也不在汉相这个岗位上推荐人选。没有窦太后掣肘,刘启对这次汉相人事安排,完全不按套路出牌。他很快公布了一个名单:卫绾。

对于刘启来说,他的汉相,不一定有强硬的本领,会做事就行。当然,刘启虽然是皇帝,但,汉相这个岗位很重要,你就要说用他的理由。毕竟,正规程序,还是要走的。

来看一下,卫绾有哪些优势。

资历老:

汉文帝时,他从车技之人到官拜中郎将。汉景帝时,先是中郎将,后被外放河间国,回到长安担任廷尉。

有军功:

平定七国之乱,他以河间王太傅的身份参加平叛。

有丰富的工作经历:

他的一生,为汉文帝、汉景帝、河间王服务。目前,还教导皇太子刘彻的学业。

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为人敦厚忠君。

卫绾,从不轻易得罪人,也不攀附权贵。他不属于功臣之后,也不是新兴权贵,更不属于外戚阵营。他不仅得到汉文帝信赖,还得到汉景帝的好感。卫绾虽然没有经天纬地的王佐之才,但,他得到两任皇帝信任,这是最大的优势。

卫绾从一介车夫,登上汉相,成为汉景帝第五位丞相。他的一生是传奇,但,不只是传奇,还有智慧。

刘启安排好汉相新的人选,就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绽放光芒。他要在有生之年,用自己的力量,替他的儿子铺平道路。

就当刘启准备励精图治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到了长安。这个消息就是匈奴入侵雁门。匈奴这次入侵,还导致一个人战死。这个人叫冯敬。

在汉文帝时,重点讲述了冯敬的个人家庭背景和人生履历。他干过一份最有前途的职业,曾担任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冯敬有冲击大汉王朝汉相的资格,前途一片光明。可惜,他做错了一件事,与周勃等人联合打压贾谊,导致贾谊被贬外放。

冯敬也成为了汉文帝重点打击目标。冯敬在后来的史书中,留下了很大一片空白,史料没有记载,他是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是怎样渡过。

冯敬再一次出现在历史中,是在汉景帝后元二年。他还有一个职务:雁门太守。

雁门,属于赵国的领地,也是大汉与匈奴之间的边境。刘启为了保护能臣郅都,将他调出长安,担任雁门太守。郅都治军有方,不久,就在边界,流传了他的大名。就连匈奴人得知郅都就任雁门太守,惊恐万分,寝食难安。

据说,郅都刚抵达雁门郡时,匈奴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带领骑兵全军后撤。匈奴用木头刻成郅都之形的木偶,当成匈奴骑兵射箭的对象,竟然无一人能够射中目标。足以见得,匈奴骑兵畏惧郅都到什么程度。

直到郅都死去时,匈奴人一直没敢靠近雁门。

可惜,这样有能力的大臣,却被窦太后赐死。郅都的死,不仅是皇帝的损失,更是大汉损失了一名国之重臣。

郅都走了,刘启安排冯敬接替他的职务。冯敬就任雁门太守,遭到了匈奴的进攻。冯敬拿出大汉男儿的血性,与匈奴一战到底,绝不投降。最终,寡不敌众,战死边疆。

冯敬也成为大汉对战匈奴,为国事而死的高级官员,没有之一。

冯敬的英勇事迹,被历史记住,被司马迁记住,被后来的人记住。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人记住。冯敬战死,雁门遭受匈奴掠夺。按道理说,皇帝会很生气,一怒发兵,横扫匈奴。

然,刘启没那么做,他极度克制汉匈之间的关系,再一次忍了下来。刘启调兵遣将,固守雁门,加强边防。

刘启之所以用这样的方式,处理汉匈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刘启清楚的认识到大汉的实力,还不足以横扫匈奴。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刘启病了,还很严重,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处理边防问题。

解决匈奴,这个问题,刘启没有忘,但,他又做不到。于是,横扫匈奴,这四个字被他灌输给了太子刘彻。

刘启,将这个伟大的任务,交给未来的皇帝刘彻去做。他相信自己的儿子刘彻,有朝一日能够洗刷先辈的耻辱。

刘启病了,病情很严重,他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托孤。

满朝文武,谁能成为辅佐新帝的最佳人选呢?答案:很难选。

不要以为,托孤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只要召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宣布一道命令就可以了。这考察皇帝的判断和认知能力,一旦,选错了,后果不堪设想。

托孤人选,要慎重、慎重、再慎重。考察、考察、再考察。

刘启经过一些列考察后,他托孤的人选,选中了两位。一位是汉相卫绾,另一位是窦婴。

卫绾为人敦厚忠君,又是太子太傅,教导刘彻学业。卫绾是老师,刘彻是学生,师生之间有情分。卫绾虽贵为汉相,百官之首,却没有其他野心,更不会做出危害少主的事。让卫绾辅佐刘彻,这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卫绾老了,病退之时,刘彻已经长大,能够处理国事。也可以说,卫绾是刘彻权力过渡时,最重要的人物。

窦婴,虽是外戚,却是一位有能力、有大局光的人。刘启虽没重用窦婴,却依旧相信他的才华和为人。刘启的后宫看似平和,也是一团乱局。他去世后,就会出现外戚干政。窦太后、王皇后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他们定会伸出手干预国政。稍微不注意,吕氏的历史会再一次出现,汉景帝的悲剧就会发生在刘彻身上。

身为皇帝的刘启,夾在王皇后和窦太后中间,也是很为难。这种局面,会一直延续在刘彻时代。但,不会维持太久。毕竟,窦太后年事已高,还能活多少时日。这个问题,只能就交给时间来解决。

刘启看着自己后宫,留下的历史问题,瞬间感觉到自己的儿子以后太难了。刘彻继承大统后,就要应对王氏和窦氏两大势力。

谁能平衡这两大势力,就是刘启要考虑的问题。而,这个最佳人选,只有一个:窦婴。

窦婴,虽姓窦,属于窦氏外戚。但,他能力出众,又不是靠外戚的人而出名的人。窦婴明明可以选择依靠窦太后就能博得高位的人,他却选择了靠自己的实力。窦太后想要对刘彻发难,按照窦婴的脾气,他会站出来说话。

王氏外戚与刘彻利益共存,保住刘彻,就等于保住了他们的富贵荣华。窦氏外戚想要干政,架空皇帝,做大做强,王氏外戚会阻拦。他去世后,窦太后权势很大,却也不会对刘彻造成巨大危险。王氏外戚,也要走向权力的巅峰,窦氏外戚也会百般受阻。

让窦氏制衡王氏,两家实力均衡,就会不会出现少主被架空的局面。窦婴又是王氏外戚和窦氏外戚博弈,最好的调和人选。为了让窦婴能够替自己做事,刘启特别给他留下了一份诏书。这份诏书,不仅赋予了窦婴的权力,还寄托了刘启对他的厚望。

窦婴得到这份诏书,也象征着自己的能力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此时的窦婴很感动,这一天,是他想要的。如果,窦婴知道,这份诏书成为他以后的催命符,他会有什么感受?答案:现在的窦婴那会去想以后的事。

刘启安排好托孤最佳人选,总算松了一口气。他看着长安,俯视大汉天下。

卫绾、窦婴,我将刘彻交给你们了?你们,可要用心辅佐少主,不能让我失望啊!

刘彻,我的江山交给你了。你要给我争气,做一个出色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