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大唐至尊

宫城。

这是大唐最尊贵之所,象征九五之极。

也是整个大唐,最中心的中心。

居住在这里的男人,有且只能有一个:即天下之主——唐皇。

甘露殿,也即御书房,是唐皇在此看书、阅书的地方。

唐皇自二十三岁接手天下,历经帝位,已有三十余年。

天下承平,歌舞升平,也有二十来年了。

这些年来,他休养生息,藏富于民。中间虽有数次对外战争,也有数次抗击外敌。

但皆属于局部战争。

大唐本土,有的只是万邦来朝,天下繁盛。

学习大唐的经济,文化,受大唐的风貌,民情影响国,不计其数。

更有多国在唐为官,参与政治,参谋军事者,亦不可数。

这是一个真正包容,海纳百川的大国胸怀。

大唐以长安为向往,长安以位居大唐中心而自豪。

唐人,这是世界对其民族的称呼和赞誉。

而这一切的缔造者,唐皇,功不可没。

今日的唐皇,刚刚处理完政务。

甘露殿,是他学习的地方,也是他沉凝、反省和放空大脑的地方。

此刻的唐皇,坐姿略显慵懒。他靠坐在软椅上,表情略显出神。

刘大人回安,今早已向他汇报了禹城一行的结果。

此前已在奏折上请示过。他也批示了,“严惩不贷,着严查各级。”

这实际上给了刘光规很大的权力,其中也有隐藏和告诫……

刘钦差不负圣恩,雷厉风行,直接将一州之地,洗了个遍。

这自然犯忌讳。所以弹劾的奏章也不少。

但只是针对一些私人私事,例如以权谋私,挟公报复,收受不明财物,接受谁谁馈赠,青楼宴饮,强良侍寝等等。

下面是打小报告,上面则风闻奏事。说的头头是道,煞有其事,好似亲眼所见一般。

若不是唐皇分明对公主一行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些都不一定能送上来。

这也是禹州虽然很多人遭殃,背后一些当权人团权、宗族利益受到不小影响。却仍不敢阻挠,只能眼看着。

涉及到陛下和贵妃最疼爱的公主。谁敢凑上前去,一个家族有几颗脑袋砍。

所以说,不知是该夸无知者无畏,还是该夸禹州风气很好。山盗成风,还劫持到公主头上了。还要抢去当压寨夫人。唉……一部分知情人摇头叹息。

至于其中的大部分,便属于城门失火,当然也确有一定责任。

毕竟只要不是太难看,刘大人也不是不讲理。

顶多高抬起,轻放下罢了。刘大人也是官,虽然受命于陛下。

但他也不愿得罪人过深……这官场啊,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过犹不及。

很多人猜错了帝王心思。包括刘大人原也以为,是陛下关心女儿,所以问了此行关于嫣公主很多的事情。

其中巨细,幸得刘大人将其作为重心调查,了解了很多事实和方方面面信息。

否则都很难回答上来。

而相关的内容,唐皇自然从女儿、二皇子和贵妃那里了解了很多。

尤其是嫣儿,回来那两天,天天在母妃那里唠叨说这个周大哥如何了得,是怎么救了她们,又是怎么帮她们打倒坏人。

还一路照顾,还说让自己赏赐他。又说欠人家两千金。

搞得他这个唐皇哭笑不得。更兼连侍女王殊梦,也对这个周玉尽皆赞扬。

搞得现在,周玉在皇室部分人中,很有知名度。

唐皇收回思绪,转而坐直身躯。

“最近,公主怎么样。还有没有在闹腾。”

大内监总管高力人见皇帝动问,连忙上前弓着腰答道,“回陛下,公主闹腾倒是不闹腾了。就是吵着要搬去公主府。”

“哦。这意思是,我这个父皇,管她管得太宽了。瞧瞧她干的事,不过禁足她几天。

看来朕真是把她宠坏了。”

皇帝打抱不平。高力人垂下头,跟着陛下多年了。他还能不知陛下脾性。

对这个女儿,他可比谁都宠。要不然,也不能满天下派人去找。还把气撒到青州去了。

“既然你这个妹妹是去找哥哥的。那你也别闲着了。去半路把她拎回来。反正年底也是要来长安过年。多早几个月也无妨。”

可怜当时李纪,接到消息,是有多么无奈和哭笑不得。两父子这方面倒是挺像的。“一个宠女,一个宠妹。”

高力人不答话,他知道陛下过会儿气就消了。

其实陛下越到老,越享受这种儿孙膝下的感觉。不像年轻人,还能有许多乐子,翁者,孤寂是常态。何况一个帝王,帝王本孤。

而嫣公主,是最让他感觉,自己像个真正的父亲,而不只是帝王。

果然。唐皇又问:“她搬出去干吗?宫城这么大的地方,还不够她撒欢。公主府能有多大。”

“公主说,兄长们成年,都搬到皇城有房子了。她也要去。”

“哼。以前叫她去,偏偏不去,赖着宫城不走,说要陪陪父皇母后。现在倒好,吵着闹着要去。

她当这是哪儿,她家吗?真是惯坏了。还有你。我说高力人,朕就问问而已。你答得这么老实干嘛。我不知道自家女儿想啥吗。瞎添乱。”

高力人一脸委屈,我不说,你以前怪我,我说了,你接着怪我。咱这陛下的想法,一涉及到女儿,就有点不走寻常路。

这父女俩,还真是……他老老实实,末了不忘嘀咕一句:“可不就是自家吗?”

“嘿……”差点没给他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