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陵阳道教仙山2

低山,位于陵阳山体的东部、北部和西南部,海拔500至1000米,山势峭拔,多陡坡险壁,形态也显著不同。如插霄峰、纱帽峰、中莲花峰、翠峰、美女尖等。

丘陵,主要分布在陵阳山体的南部和西北部,海拔小于500米,多呈浑圆状态,起伏度不大,丘体都很单薄,不像山体具磅礴雄伟之势。

在陵阳山群峰之中,四御峰位于陵阳山玄武峰南侧,两峰有一山脊相连,为陵阳山第一高峰。

其山水雄奇灵秀,群峰争峙,山中奇峰叠起,怪石嶙峋,涌泉飞瀑,溪水潺潺。

峰顶东西两侧,危崖层叠,西南有“钵盂峰”,极似僧人钵盂,西北有“北斗七星君峰”,“宴仙台”位于四御峰西。

紫薇大殿道院群建筑便在此处。

紫薇大殿,俗称“紫薇宝殿”,坐落在四御峰上,为道教徒朝谒陵阳山圣地的主要场所之一,这里因主供紫薇大帝,故名。

紫薇大殿是典型的宫殿建筑,殿高15米,门朝西南。入殿须登八十一级台阶,站在台阶之下,举目仰望,可见南门厅上两块匾额:上额书“紫薇宝殿”,下额书“东南第一山”。

大殿四周回廊上方雕梁画栋,仙鹤、麋鹿等珍禽异兽,牡丹、灵芝诸鲜花奇草。

在大殿后方,建有一座高99米紫薇大帝真身铜像,面目慈祥,巍峨高耸天际,俯视整个陵阳山。

当天气氤氲,云雾缭绕,由山下向峰顶飘散,逐渐弥漫紫薇大帝半身,便不再上升。此时远观大帝真像,好似天神下凡,非常壮观。

四御峰北侧,则是玄武峰,又名“玄武正顶”,是陵阳山第三高峰。

峰顶有玄武禅宫,东南有一山脊,由裸露的花岗岩构成,呈黛色。

传说当年仙人向此地老翁借“白云一地”,老翁误听,以为“白云一地”能有多大?岂知,仙人站在玄武正顶,以白云为袍,竟遍覆山峰九十九座。

九天玄女宫是陵阳山主要宫庙建筑群之一,为玄武正顶主宫。原名九天玄女庵,又名九天玄女道院。

九天玄女宫外景宫院主要的建筑有山门、无极宝殿、韦驮殿、老祖殿、玉道楼、禅堂、法堂、客堂及道长房等。

宫内还设有“陵阳道学院”。

宫的正门造得独出心裁,进门后即见后墙,不与院落相通,到大殿须从两旁山墙小门进去。整座宫庙依山布局,共有五层,殿宇完整,楼阁整齐。

玉笔峰位于北峭湾西北,周边群峰环拱,西临双峰,南对大古峰,东北为翠峰滴翠,西北屏立七老峰,西南为群仙峰,峰顶多人形奇石。

勾陈上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宫”。建在玉笔峰山腰和山顶。

勾陈上宫是陵阳山第二座道教大殿,宫院建筑依山势而建,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形成一个整体。

主要建筑有山门、后土娘娘殿、斋堂和寮房等。

莲台峰位于北斗七星君墩东北,五大磐石高叠成峰,峰腰悬石错列,架空成洞,洞口空旷,有“四门”可以进入,曾有僧人栖居,大厅、禅堂可容百人。

芙蓉峰又名陵阳山西峰,莲花峰,芙蓉峰北起陵阳山之首,上、中、下三座莲花峰,连绵拔起,石色青紫,状如莲花。

山顶太清观始建更早,历代重修,东周最为鼎盛,铁椽、铁瓦、金碧辉煌,千百年来,一直是各都城众香客朝拜的道教圣地。

东南沿海香客也慕名前来,每批朝山者就多达百人。

插霄峰即东崖,又名东峰,陵阳山名峰之一。峻峭高耸,两侧悬崖孤削,横截陵阳山东部。

花潭涧和龙溪夹峰奔流,汇于龙池。

西南为盆地,东北为峡谷,每当云雾从龙池涌起,触该峰则分成两股云团分别涌向陵阳山下和谷地。

太清宫,位于插霄峰南侧,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0余栋。

整个建筑处于孤峰峻岭之上,殿字楼堂依山傍岩,结构精巧,是陵阳山的最美的胜境,无论是道士还是香客游人,只有登上顶峰,走进太清宫,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了陵阳山。

北斗七星君峰位于玄武峰西北,峰西有北斗七星君墩,是山脊上展开的一大片空旷地,遗有古庙基。

北岩为道教所称仙人得道飞升之“圣境”,是陵阳山中风光最险最好看的一处景色。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

上清宫是北斗七星君峰道院比较大的,位居陵阳山各宫之四,宫中的牌楼、龟驮碑、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气势宏伟。

琼台观,位于玉笔峰东北麓约10千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整个琼台观被玉虚宫包围着,好像穿了一套华丽的外衣。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是陵阳山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宫院,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八座。

元始峰,又称武柱峰、上似紫薇卧像,此卧像两峰如笋形同卧躺一般,酷似紫薇大帝。

迎仙岩,位于竹林之上,五龙宫之北,是陵阳山六大岩中的一座大型岩洞。

洞中有观,天然一体,为上清宫。

上清宫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

青龙峰是长期受雨水冲刷溶蚀风化而脱落,整个山体就像一只巨型石象在汲水。山势为南北走向,呈狭长型,从北至南的山峰主要有:北端的三清论道峰,中间的八戒梦仙峰、鲤鱼峰、状元峰、蜡烛峰,南端的大刀切峰等。

瑰丽的晚霞映着诡奇万状的险峰怪石,奇光异景,色彩缤纷,令人赞叹不已。

山上有仙师府,是天师生活起居之所和祀神之处,原称“真仙观”,建在陵阳山天门山。

仙师府原系东周王族赐予的私宅,后又经十多次修建,规模宏大。

仙师府建筑群,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书屋、花园、万法宗坛等组成,在布局和风格上保持了道教神道合居的鲜明特色。

镜中峰,长约2公里,镜中峰由多组山峰连接而成,是长期受水流冲刷侵蚀而形成的峰丛类景观,山势为南北走向,呈狭长型。

从北至南的山峰主要有:北端的三清论道峰,中间的梦仙峰、仙鱼峰、榜眼峰、蜡烛峰,南端的大刀切峰等。

翘首而望,看那古松摩云,危崖欲倾,确实雄伟壮观。

峰上有一宫,为兜率宫,乃西方佛教传入陵阳山寺院之一。

坐落于岩顶之上,它坐东朝西,五进而起,九根大柱支撑屋面,象征九五之尊的帝王宫殿,彤壁朱扉,重檐丹楹,上覆灰色琉璃瓦,四周为花岗岩护栏,甚是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