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106.一个秃头老头儿

华盖散在《博济方》、《圣济总录》等医书里均有记载,沈若曦还不是很了解这个时代的医学,不知道这个时代有没有。

此方宜肺化痰,止咳平喘,治肺感寒邪,咳嗽上气,是中医常用药。

所需药材,紫苏子,麻黄,杏仁,陈皮,桑白皮,赤茯苓,甘草,将这些药材挑选出所需成分,按照配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制成散剂,装入瓶子里。

做完这些,花了半个时辰。

沈若曦把华盖散放到药架上,拿上食用色素,去了外面。

色素用酒壶大小的陶瓷瓶装着,外表没什么引起人怀疑的地方。

沈若曦把色素给沈若晗,“这是我用药材炮制的色素,带着玫瑰花的香气,加一些在馅儿里,就会变成红色了。”

“居然有这样的好东西。”沈若晗赶紧把色素打开来看,“二姐,直接往馅儿里加就行了吗?”

沈若曦提醒道,“加的时候你少量少量的加,不要加太多了,不然会特别红。”

“我知道了。”沈若晗迫不及待想回去做鲜花饼了,“二姐,我先回去了。”

“回吧。”沈若曦把她顺道买的菜肉放到沈若晗的背篓里,让他们中午吃,“路上小心。”

“嗯。”沈若晗和沈若颢一起回家了。

两人刚一走,一个一脸苦涩的老者来到了医馆。

老者穿着比较好,绫罗绸缎的,就是四五月的戴着一定帽子,委实奇怪异常,旁边路过的人都忍不住看他。

“这位老爷,这边请。”沈素红把人带去谭业的诊桌前。

医馆的伙计不能到外面去迎客,也不能笑,面对病人,不管是往里迎客,还是笑着迎客都不合适,否则就有幸灾乐祸的意思。

望闻问切……

谭业看着老者,这老爷面色红润,除了有些愁眉苦脸,并没有病态,这让人感到很奇怪,“老爷,你哪儿不舒服?”

老者深深叹了口气,似乎有难言之隐,过了一会儿,他把帽子揭开,“大夫,你看看我这头发,从去年开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大把大把地掉,现在都快掉没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出家当和尚去。”

老者的头顶稀稀疏疏有几根头发,光滑的头皮清晰可见,再过一段时间,怕真的会蜕变为和尚。

“老爷不用担心,我先给你把把脉。”谭业差点儿没忍住笑。

后面沈素红和王一就笑出了声,但很快反应过来,死死捂住嘴巴,不敢再露出笑声。

谭业细细给老者把脉,但他把不出老者有什么问题,挺健康的啊。

沈若曦来外面取药材,不经意间看到老者的光头,这个年纪头发怎么脱落得这么厉害?

好奇中,她向诊桌走来。

谭业对沈若曦道,“东家,你给他把把脉,我找不出他的身体有什么问题。”

老者一看沈若曦,立马把帽子戴回去,“你不会就算了,怎么让一个姑娘来给我治病,这不是害人吗?”

谭业道,“你别看东家是姑娘,但医术远在我之上,甚至在赵大夫之上,老先生也是有阅历的人,断不会像其他人那样以貌取人是不是?”

老者一听这话,不好再说什么了,“那你帮我看看,只要你让我的头发长回来,我一定重谢。”

沈若曦给老者把脉,“血瘀毛窍,新血不能养发,老先生,你时不时经常头痛、夜多噩梦?”

老者连忙附和,“是啊是啊,我许久没有睡个好觉了,你既然能看出来,我也不去找别人了,帮帮忙。”

沈若曦收回手指,淡定地说道,“很简单,用通窍活血汤加石菖蒲、远志就可以让头发长回来。”

谭业和老者都一脸懵,“什么是通窍活血汤?”

沈若曦一边写药方,一边说道,“就是适合你这种脱发的人的一味药剂。”

沈素红不识字,把药方拿给王一,“王一,你认识的字多吗?教教我怎么样?”

她看到沈若曦笔走游蛇似的写字,总是忍不住羡慕。

王一笑笑道,“这些字我都认识,你要学的话,我可以教你,不过得在空闲的时候。”

沈素红郑重道,“好,就在空闲的时候学,你要是把我教会,我请你吃饭。”

王一嘿嘿笑了笑,“一言为定。”

从今天开始,每天空闲的时候,沈素红就跟王一学字,沈素红常常请王一吃饭,两人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

……

王一把药方上的药抓好之后拿给沈若曦,她亲自去煎药。

这个时代,一些常用的伤风感冒药方可以拿回去让病人自己买药煎服,但若是祖传秘方等方子,则是在医馆煎药,病人按时来服用,不会把药方给病人拿走。

通窍活血汤主要是由赤芍、川芎、麝香、红枣、鲜姜等中药材熬制而成。

这味汤中含有川芎等中药材,川芎味辛、性温,鲜姜味辛,性热,并且麝香性温而辛芳香走窜力强,所以通窍活血汤药性较为峻烈,若过量服用,则可能导致人体正气不足,从而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沈若曦深谙药理,自然不会出现以上错误,加上她亲自熬药,一切刚刚好。

熬好药之后,沈若曦当即给老者服用了一碗,“老先生,这药每日服用三次,早中晚各一次,你要按时来服用,三天就可以看到脑袋长出新的绒毛。”

老者喜悦中有些不信,“当真?”

沈若曦指了指脑袋,“三日后自见分晓。”

老者笑眯眯道,“老夫就信你一次,看看你这姑娘是真懂医术,还是耍老夫玩儿。”

沈若曦自信地说道,“自然是懂医术,医术不像食物,可以随便吃,药可不行,吃错了万一出了人命,哪里赔得起。”

老者笑着点点头,“你这药多少钱啊?”

王一算了账,道,“药需要服用半月,加上东家的诊费,加起来是三两银子。”

老者不缺钱,爽快得付了银两,“我傍晚再来喝药。”

百草堂或者济世堂他都去过了,喝了不少药,有些有用,但一停药又复发,反反复复,把他折腾得够呛,要不是都试过了,他也不会来这里,但既来之则安之,那姑娘自信满满,就姑且信一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