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邦彦耐心教诲赵财主。
农户交给你的田租是什么?粮食。
然后呢?你再把粮食卖给粮商变成银钱。
那么,你为什么不自己当粮商呢?
原因很简单,没有销路。
如果你在码头开一家粮店,还愁没有销路吗?
不仅你自家的粮食能以好的价格卖出去,还可以凭借你在本地熟悉的优势,去收粮转手赚钱。
以前你是没得选,但现在你可以做个好……粮商。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说是“源源不断”了吧?
以前你是每年收两次租,在码头开粮店后每天都有银子流进你的腰包。
赵财主跪了。
是真的噗通一下跪下了。
对已经完全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赵财主来说,这不单是赚钱这么简单。
而是——能与外界的人联系。
眼界和社交圈将会迅速扩大。
将来,必定有机会认识江夏、荆州那些大地方的才子。
赵财主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找到了宋小词。
而宋大董事长,已经麻木了。
不就是多了一根不伤筋骨的小背刺吗?哥顶得住。
反正这活甩给那头蠢狗就行了。
本少爷嘛,还是去忙红烧肉。
菜谱的开发进展神速。
虽说“创新”是一件很难的事,但若是一开始就有了正确的方向,速度将会大大提升。
红烧肉、扣肉、红烧蹄髈、糖醋里脊……
连续的成功,让宋氏食堂的厨师们研发热情高涨。
很快,厨师们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发新菜式。
其中有一道菜,令宋小词赞不绝口。
以米粉裹住腌制好的猪肉,采取“蒸”的方式烹饪。
起初还只是蒸肉,到后来什么鸡、鱼、老鳖、莲藕、茼蒿,无所不蒸。
不仅如此,还在“蒸”的工艺上玩起了花样。
在厨师们不断探索下,出现了粉蒸、泡蒸、清蒸三种模式。
到后世成了鄂系看家菜之一——天沔三蒸。
于是宋小词又多了一群崇拜者:宋氏食堂的厨师们。
若不是宋董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指明方向,咱们能搞个啥?
再后来,宋小词被供为本菜系的祖师爷。
当然,这是后话。
。。。。。。。
最开心的,当属小诗了。
菜品开发成功,可谓一举多得。
解决了动物毛血问题,提高了员工福利,更重要的是:自己也有美食吃了。
一开心,就得赶紧算算账:
肥水、卫生间和洗浴中心每月能带来稳定150两的收入。
制服厂目前每月能有200两收入。
建一间别野平均有150两的净利润,如果每月三间就是450两。
这么加起来,年收入高达9600两!
一个小目标,大概需要10.41年。
现在又开发出养殖场,这个时间还能提前。
对了,还有正在开发的码头业务。
希望啊,看到希望了!
。。。。。。。。。。。。。。。。。。。。
李八斤:“师公,徒孙有好消息。”
宋小词最怕就是狗屁好消息,还好现在没将军夜引弓。
张二狗:“咱们又接了好多活。”
不仅何家和赵家,许修缘和袁远家族都派人来,和营造队谈好了码头那边营造吊脚楼的生意。
宋小词一打听,果然又是阉蠢狗和何仙姑那两根老背刺干的好事!
这是把咱的忍耐当软弱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忍无可忍,便无需再忍!
不行,必须得想个办法治一治这两个浑球。
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把小狗崽赶出去后,宋小词陷入“天下第一智者”模式。
何仙姑不能一棒子打死,毕竟还指望他继续实施美男计。
实事求是地说,何仙姑还是分散了疯婆子许多精力滴。
对于这种可教育的对象,还是应“治病救人”的原则。
至于那头老狗……哼!
背叛师门,就别怪我辣手摧花了!
呸呸呸,蠢狗算什么花?
应该是:别怪杂家心狠手辣。
一条毒……哦不,妙计浮上脑海。
阉蠢狗不是心心念念瓷砖吗?
就让他去专门研究那玩意,看你还有没有空来背刺老子!
说不定这货天天苦思冥想,脑血管爆裂而亡。
将这个祸害一举铲除,哼哼!
收到开会的消息,营造队的大狗小狗乌泱泱撒着欢集中了。
据传话的李八斤说,师公有重大消息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