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胜街这条街道里,每天放学后,晓冬和晓蕾都会和街坊邻里的小孩一起在街道上玩耍。
她们特别喜欢与邻居姗姐姐一起玩。
今天,她们正在街道上打羽毛球,忽然间传来了一阵响亮的摩托车引擎声。
晓冬立刻能辨认出这个声音是她父亲的摩托车声响。
站在一旁的晓蕾看到父亲后,迅速站起来跑向摩托车旁边。
父亲熄灭了摩托车走下来看着晓蕾说:“你们玩得这么疯,汗都流了一头,快回去洗个澡,别感冒了。”
然后父亲抬头看向晓冬说:“别再玩了,快回去洗个脸,满身都是汗。”
父亲一手牵着晓蕾,另一只手拿着一个保温瓶,沿着巷子走去。
到达门口时,晓冬的父亲打开了铁门,并说道:“妈,这么暗为什么不开灯。”接着他连续按了几下开关,客厅里的两根灯管亮了起来。
晓冬的奶奶走出厨房,说道:“唉,不要都开,只要开一支就够了。”
实际上,时间是傍晚五点多,天色还相当明亮。
然而,晓冬奶奶租住的公租房只有一扇小窗户,屋顶是一片片瓦片堆叠而成的,只有顶上的两片玻璃能透光。
遗憾的是,这两片玻璃上都带着黄黄水迹的斑点,所以即使白天,整个房间也显得阴暗。
奶奶关掉一支灯管后,便接过了晓冬父亲手中的保温瓶。
晓冬的父亲说道:“妈,里面煲的是生鱼汤,等一下吃饭的时候你倒出来给她们喝吧。”
没有多说几句,父亲便说道:“妈,我走了。”
晚饭时,奶奶将保温瓶里的汤倒了出来,平均分成了两碗,每碗都差不多八分满。
奶奶拿起筷子说道:“快点喝汤吧,不然等会儿凉了喝,又肚子疼了。”
晓冬和晓蕾咕噜咕噜地喝光了面前的汤,晓蕾问道:“奶奶,汤太好喝了,还有没有?”
奶奶拿着筷子夹了口面前的菜说道:“没有了,快吃饭。”
晓冬的父亲共有四个子女,晓冬是老大,她后面还有两位妹妹,分别是晓雪和晓蕾,还有一位最小的弟弟名叫晓德。
晓冬和晓蕾出生十来天,就跟随奶奶一起生活。据奶奶说,她们从小就没有喝过母乳,都是喝奶粉长大的。
而晓雪和晓德则跟着父母和外婆,在商业街上的店铺一起生活。
某天周末假期,晓冬跑去店铺里和她的妹妹晓雪以及弟弟晓德一起玩耍。
快到晚饭时间,父亲对晓冬说:“天快黑了,不要再玩了,要回去了,你叫妈妈给你打汤带回去喝。”
晓冬走进厨房,对着母亲问道:“妈妈,今天有汤带回去吗?”
母亲正在灶台前整理着,背着身子说道:“你坐下等,弄好了拿给你。”
晓冬乖乖地坐在小凳子上,注视着母亲在灶台前忙碌的背影。
过了一会儿,晓冬看到母亲一直保持着同样的姿势,好奇地走上前去看了一眼。
只见母亲左手拿着一个碗,右手拿着汤勺,小心翼翼地将汤慢慢一勺一勺地倒入碗中,大约装满八分左右后,再将汤倒入保温瓶中。
然后,她继续一勺一勺地将第二碗汤装满八分左右后,再倒入保温瓶。
母亲整理好后,将保温瓶递给晓冬,并嘱咐道:“小心拿好,别摔坏了,摔了就没有了。”
晓冬将保温瓶放进自行车的篮子里,然后骑车回家。
回到家里后,晓冬注视着手中的保温瓶,思索片刻后将其交给了奶奶。
她思索着,为什么母亲要一勺一勺地将汤倒入碗中,再将碗中的汤倒进保温瓶里,而不直接从汤锅里倒入保温瓶,这样不是更直接吗?
晚饭时,奶奶将保温瓶里的汤倒出,和往常一样,每碗刚好八分满。
晓蕾好奇地问道:“哇,是生鱼汤吗?”她拿起碗,咕噜咕噜地喝完了,然后又问:“奶奶,还有吗?”
奶奶依旧回答:“没有了,快吃饭。”
晓冬看着面前的生鱼汤,捧起来喝了一口。
她抬起头,注视着奶奶粗糙和宽大的手指骨节,拿着筷子夹起眼前的青菜,用没有牙齿的牙肉轻轻地咀嚼着,然后缓慢地咽下去。
此时她明白了为什么母亲要先将汤倒入碗中,再从碗中倒入保温瓶里的原因。
原来,一直以来她母亲煲的好汤都是精心衡量和计算过的,不多一分不多一毫,奶奶从未有机会尝过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