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改命

给他们安排个事情,对于贾琮来说还是非常简单的,无论是贾家的农庄,还是工厂,亦或者铺子,贾琮都能安排他们。而且无论选择哪个,都比留在这里要好的多,毕竟留在这里,他们的未来是注定的,哪怕贾琮给他们留下足够的钱财,甚至是产业,也终究要败光。

没办法,洪水之下,哪里还能有什么产业?他们现在脚下四五米厚的黄土淤积层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而且贾琮刚刚探查脚下黄土的时候,还看到了一些历史遗迹,是一口井,井口直径差不多有三米,而深度竟然达到了差不多十五米深。

而这口井就贾琮看来,应该是唐代挖掘的,然而,随着洪水泛滥,现在这口井已经深埋地下四五米了。所以在洪水问题不解决的情况下,想要在这里彻底扎下根,还是比较困难的。

而杨老实听了贾琮的话后说道:“你说什么?你能给俺们一家安排活干?真的吗?”

贾琮点头道:“不错,给你们安排个生计很简单,做工、种地、学手艺都可以,当然我还会给你们留下一笔银子,房屋什么的也给你们全部安排好。而且你的两个儿子以及小女儿,还能去读书,免费的,怎么样?你们可还有什么要求没有?”

杨老实这时都有些晕乎了,不过这时他的妻子说话了:“道长,俺们不卖女儿。”

贾琮听后笑道:“当然不是卖女儿了,贫道是收你们女儿为徒,安排你们只是想要让她不用担心你们而已,而且你们也能经常见面,我是收徒,又不是找丫鬟。”

杨老实这时回过神来,不过还是不敢置信的问道:“可是你为什么要收她呢?”

贾琮笑道:“刚刚贫道不是已经说了吗,贫道与她有缘,所以才从京城过来的。”

杨老实听后恍然道:“难道道长您能掐会算?竟然能在京城算到与大丫有缘。”

贾琮点头道:“不错,贫道确实是通过掐算知道你女儿位置的,所以我们有缘。”

杨老实听贾琮这么说,虽然还有些怀疑,但也动心了,想了想说道:“看来道长是有大本事的人,不过……不过大丫是俺们女儿,俺们要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贾琮点头道:“无妨,无妨,拜师终究是大事,确实是要商量一下,不过你家现在的情况,可不太好。我看不如这样,我直接带你们回京城,先给你们安排个地方住下,到了那里,我照应你们也方便一些,你们这里离京城毕竟有点远。”

杨老实一听,脸色直接垮了下来,就听他说道:“俺们虽然没有什么见识,但俺们还是知道京城有多远的,俺上河工的时候,听那些老爷们说过,俺们这里离京城,几千里路呢,你这不是让俺们找死吗?你来这里,该不会是消遣俺的吧?”

贾琮听后,哪里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赶忙解释道:“这里离京城确实有一千多里,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对于贫道来说,去京城很简单,只是贫道怕麻烦而已。”

说着贾琮直接一伸手,在众人面前直接打开了一个空间门,而对面就是京城城门。当然为了不至于暴露,贾琮用了点障眼法,不至于让城门口的人,看到他弄出的空间门。

接着贾琮就介绍道:“从这个门跨过去,就到京城了,路并不远。”

杨老实一家,看到对面的城门,全都瞪大了双眼,这个场景实在太过惊骇了。贾琮见此,挥手关闭了空间门,然后接着说道:“这就是贫道的本事,怎么样?”

见到了真本事,杨老实哪还敢怀疑什么,直接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而其他人见此,也赶忙就要跪下。

贾琮见此,直接一挥手,就让众人站了起来,然而这时杨老实也反应了过来,紧张的看着贾琮,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说道:“祖宗显灵了,祖宗显灵了,仙人……仙人驾到,俺杨老实给你磕头了,嗯,给你磕头了!”

说着,杨老实就要再次跪下,贾琮自然没有让他跪下去,接着说道:“贫道并不是仙人,所以不必如此行礼,贫道与你家大丫有缘,这次就是来收她为徒的。”

杨老实这时赶忙就要把大丫按倒,准备让她磕头,贾琮又是一挥手,并没有让她跪下。贾琮虽然要收她为徒,但她的身份终究特殊,于是说道:“不必着急,你们还是先随贫道进京,安排好你们之后,再说入门之事,那样你们也能安心。”

杨老实听后,赶忙说道:“全凭仙人安排,不过……不过俺还要和亲戚告个别。”

贾琮点头道:“无妨,只要不是耽误太多时间就好,毕竟已经快要过年了,我虽然能给你们安排不少东西,但有些习惯用的东西,估计还是要你们自己置办。如果在家里耽误了太多时间,到了京城,你们可能就没有太多时间准备年货了。”

说到这里,贾琮想到,杨老实一家已经家徒四壁了,走亲访友,不带点礼物也不是个事,特别是还要到岳家走动,不带点东西可不像样。于是直接伸手取出一些银子,大概有几百两的样子,当然全部都弄成了小银稞子,这样方便他们使用。

然后说道:“想必你们也没有银子走亲戚,这些银子你们就拿去用吧,毕竟这么一走,你们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回来了,看看哪家亲戚,需要周济就周济一下吧。”

看着贾琮取出的银子,杨老实夫妇,直接就瞪大了双眼,良久杨老实才咽了咽唾沫,然后说道:“仙人您已经说给俺介绍活计,安排住处了,不能再拿银子了。”

贾琮笑道:“无妨,些许银两贫道并不缺少,毕竟你也就给这一次了,以后基本都不大可能回来了,京城离这里一千多里路,想要回来一趟,可不是容易的事。”

见贾琮是真心要给,杨老实也就说道:“非是俺要拿仙人您的银子,实在是俺们这里过不下去了,俺们村估计过了年,大都要断炊了,有了这笔银子,他们就能撑下去了。”

“唉,俺们这样的人家,也就这样熬着了,什么时候熬不下去了,也就只能逃荒了,说不得走到哪里,就死在那了,多谢仙人赏赐,让俺们能活下去。”

贾琮听后叹了口气,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们找人往朝廷反馈反馈这里的问题,想来朝廷当时的安排,不是你们现在这样,朝廷不可能逼着你们去死。”

说着贾琮已经伸手打开了通往贾府的空间门,然后直接传音给贾赦,不多时,贾赦就蹑手蹑脚的出现在了空间门的对面,然后就被贾琮直接拉了过来。行礼之后让贾赦坐下,贾琮就将这里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而贾赦也装模作样的查看了一下杨老实家里的粮食情况。

待完成之后,贾赦问道:“你们周围可都是如此?”

与贾琮的亲和不同,贾赦本就是国公府培养出来的继承人,现在又是辅国公,军机大臣,威势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杨老实这时是真的老实了,小心的答道:“回大老爷的话,俺们村以及周围的村子都是这样,上了河工,耽误挣钱了。”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贾赦想了想说道:“琮哥儿,这事我不好出面,这毕竟是文官的事情,我直接挑开容易给贾家树敌,你看是不是请太上皇来亲自看看?”

贾琮听后说道:“随你,说到底不过是一些贪官污吏罢了,只要处理掉也就是了。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这里的粮荒,不解决这个问题,过了年估计要出大问题。”

“所以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尽快往这里调粮,同时还要做好粮食的分发工作,当然最好是以工代赈,趁着梅雨季节到来之前,再将河堤修一修。反正这次要处理一批贪官,朝廷这次就拿他们贪污的银子,出来慷慨一次吧。”

“最后就是二老爷的亲家,不知有没有牵扯其中,这一次我估计,他就算没有牵扯,最少也要担个失察之责。”

贾赦闻言想了想道:“倒是不假,那不若这样,你将他也招来,怎么样?让他带着太上皇去看,也算让他有个赎罪的机会,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牵扯其中了。”

贾琮听后觉得可行,直接出门驾驶飞舟,很快到了江宁府,用精神力量一扫,很快就找到了贾政的亲家。他从七八年前上任江南按察使司,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现在他已经是江南按察使,正二品的高官。

找到他后,贾琮也不啰嗦,直接开了一个空间门,让贾赦亲自和他说,接着他又去了一趟京城,将太上皇也带到了这里。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贾琮就没有心思参合了,于是直接给了贾赦一艘小型飞舟,让他自己带着太上皇他们去各地探查。

至于贾琮,则是带着杨老实,一一拜会他家的亲戚,可能是因为洪水的原因吧,杨老实的亲戚并不多,两边全算上,只有六家。在贾琮的建议下,杨老实也没有给这些人太多银子,基本上一家二十两,这个数额不算多,但也能让这些人家应付几次天灾。

至于剩下的,全部让杨老实分给村里的村民了,全村一共六七十户,每户给了五两银子。这样一来,基本上这个村子,撑过来年的粮荒,应该是没有问题了,也算了了牵挂。

安排好这些之后,贾琮给他们换了厚棉衣,就直接带着他们一家到了京城,然后在宁荣后街,给他们买了一个小院子。不大,只有一进,不过就这也够他们住的了,毕竟这个小院虽然只有一进,但正房、东西厢、倒座房都有。

接着就是安排他们的工作,问了一下他们的手艺,那个妇人,只会种地、织布以及简单的女红,贾琮就让她去王熙凤的铺子里做织工了。而杨老实会的东西,也不出贾琮所料,除了会种地,就只会建土坯房以及撑船,想了想最后将他安排进了建筑队。

他会的东西虽然不怎么样,但在建筑队里,总算是个熟手,反正贾琮也不指望他们真的能养活自己。至于孩子,两个男孩年龄大些,贾琮直接安排他们进了贾家族学学习,最小的那个则是由妇人带着一起上工。

当然了,由于这个时代的妇人,都要带孩子,所以铺子里有专门安置孩子的地方,到了那里,有专人帮着看着。而大丫,杨老实已经看到贾琮的诚意了,自然就让贾琮带走了,回到凹晶馆,将大丫交给小梅,让她带着大丫洗漱换衣服,同时领取日常用品,并且安排住处。

待小梅将人带走,贾琮就被一众姑娘围了起来,元春首先问道:“琮哥儿,她是谁?我看她的资质,好像比我们都还要差上不少,你怎么会突然跑去将她带回来了?”

贾琮也不隐瞒,毕竟以后贾琮必然是要在大丫身上,投入大量资源的,不先说好,估计一众门人可能会有意见。毕竟正如元春所说,大丫的资质并不算太好,也就和一众丫鬟差不多,比起元春她们,差了不少。

于是也就直接说道:“她是我生母的转世之身,是我今生欠因果最大的人,所以今后她也会随我们一起修行。今后你们要好好对她,将她当成亲姐妹一样对待,不要与她生出什么嫌隙才好。”

元春听后惊讶道:“真的?你是怎么找到的,不知道其他人你能不能也找到?”

元春的话音刚落,就有人满脸期待的看着贾琮,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迎春,是的,四位姑娘里,她是最凄苦的那一个。由于有贾琮插手,惜春的母亲并没有离世,而且由于生了惜春,现在的小日子可美的狠。

毕竟在宁府,除了贾敬,就没有人真的能管她,不过她倒是个知足的,没有闹什么幺蛾子,所以四位姑娘里,就迎春最是凄苦,显然元春也想到了她。

对于帮迎春找她生母转世之身的事情,贾琮自然没有意见,于是说道:“当然,对于我来说这并不难,咱们现在就开始。”

说完贾琮就让迎春拔了一根头发,然后很快就找到了迎春生母的坟墓,说来也巧,就在贾琮生母的坟墓旁边。贾琮直接带着众人到了这里,接着一如他寻找自己生母那样,摆祭坛祭祀,当然了,这一次贾琮就没有投入功德了,他可不欠迎春生母的因果。

不过有祭祀产生的联系,贾琮很快就找到了迎春的生母,情况和贾琮生母差不多,不过由于迎春比贾琮年龄大,所以迎春生母的转世之人,已经开始了凄苦的人生。是的,她的家人,已然离世,而她正在卖身,碰到这样的情况,贾琮自然是帮她将家人安葬,然后就让她跟着迎春了。

说来找到迎春的生母,对于迎春还是非常重要的,原本的迎春,就算是高兴之时,都有一丝化不开的忧愁。然而现在,她的笑容真的明媚了起来,那是发自内心的开心,这对她修行有很大好处。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也渐渐的融入了贾琮他们的生活,开始了学习与修行。

而就在贾琮这边恢复正常生活的时候,被贾琮带去探查贪腐问题的太上皇,那是真的发怒了。原因无他,出现问题的地区远不止一处,毕竟因夺淮入海产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有好几个府。

这些地区,朝廷每年拨付超过二百万两治理,然而灾害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转,现在更是出现大量百姓马上就要食不果腹,太上皇怎么可能不发怒呢?正所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虽然不至于真的杀人百万,但江南的官员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太上皇的愤怒。

大致看了一下各地的情况,太上皇就直接让贾赦带着他进了皇宫,然后第二天,大批密探以及拥有浩然正气的御史,就组队往江南赶去。说来铁路是真的帮了大忙,经过这几年的修筑,往南的铁路,已经修通了五百多里,大大的节省了他们到达的时间。

不过是六七天的时间,这些人就到了地方,由于有大量密探,所以调查起来非常迅速。而且由于飞舟的关系,太上皇基本上算是直接跟随,所以很快一大批官员直接下了大狱。

当然也是这些人太过分了,朝廷每年拨付的二百多万两银子,他们居然能直接漂没六七成,这样的情况下,修河堤的人想要活下去,就只能自带粮食了。这样的情况下,出现断炊也就成了必然,毕竟河堤一修就是一两个月,这样重体力的劳动,吃的不好,就有很大可能回不去了。

而想要吃好,他们家里的粮食又哪里能承受得了呢?毕竟粮食本就不够吃,还要少一两个月的收入,同时消耗还增加了,这样的情况下,三两年还能撑一下,十年八年他们还怎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