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一场地震,整个蜀地震动,岷山崩裂,塞住了江水,生灵涂炭,王莽第一时间率领一大群人,赶往现场。
岷山是蜀郡氐道县的源头,大江从此发源并向东南流经该县北,此刻却如同愤怒的巨兽,将灾难倾泻在这片土地上。
天地黯然无光,乌云密布,雷声轰鸣,连上天都在为这场灾难哀鸣。
整个岷山宛如缺了一角,巨大的山石滚滚而下,将江水硬生生地截断。江水断流,原本清澈的江水,如今被巨石和泥土掩埋,水流停滞不前,形成了一片死寂的湖泊。
面对如此惨烈的景象,王莽身披斗篷,穿着草鞋,站在高处,迎着狂风,身体随风抖动着,感到无比沉重,如果不能及时疏通河道,一旦堵住都江堰,将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太守,我们必须尽快疏通河道,否则下游的百姓将不堪设想。”李熊站在身边沉声说道。
王莽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兵和官吏,“诸位百姓的安危系于我们一身。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疏通河道,拯救苍生!声音铿锵有力,仿佛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随后,一大群官兵乘着船,在茫茫的河流中穿梭,手持清理河道的工具,冒着生命危险,奋力向被堵住的江面进发。
沿途所见,尽是满目疮痍,宛如一幅幅凄凉的画卷缓缓展开。一座座曾经坚固的房屋此刻已化为残垣断壁,瓦砾散落一地,。
农田里,原本绿油油的庄稼已被浑浊的洪水吞噬,只剩下一片片枯萎的秸秆在水中无助地摇曳。
道路中断处,巨石与泥土混杂,形成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当船只靠近堰塞湖时,眼前的场景更加触目惊心。巨大的岩石堆积如山,几乎完全阻断了岷江的流向。
湖面上漂浮着各种杂物,包括树木、树枝甚至还有一些牲畜的尸体。为了尽快清除障碍物。
王莽命令士兵们分组行动,一部分人负责用工具撬开巨石,另一部分则划着小船打捞水面上的漂浮物。
王莽也是身先士卒,亲自跳入冰冷的河水中,与官兵们一起清理杂物。身影在水中时隐时现,每一次浮出水面,都伴随着一阵剧烈的咳嗽。
然而,王莽丝毫没有放慢手中的动作,“大家一起加油!”声音在河谷中回荡。
王莽用铁镐狠狠地敲击着一块巨石,试图将其撬动。旁边的士兵们受到鼓舞,纷纷效仿,手中的工具不停地挥动。铁镐与石头碰撞发出的声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理工作逐渐取得成效。一些较小的障碍物被成功移除,水流开始缓慢恢复。
终于,在第三天的黄昏时分,随着最后一块巨石被搬走,江水缓缓地流动了起来。
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痛苦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喜悦与欢呼。
王莽望着重新流淌的江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与自豪。
然而,灾难并未就此结束。岷山的崩裂导致了山体滑坡,许多房屋被埋在了厚厚的泥土之下
王莽成立了临时指挥部,统筹规划灾后重建的各项事宜。
……………………
夜色深深,天上的星空如同细碎的钻石,在幽暗中不断闪烁着,仿佛是大自然对这片受灾土地上的生灵们无声的慰藉。
一片巨大的灾民区内,密密麻麻的帐篷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宛如临时搭建的白色村落,帐篷间,偶尔传来低沉的交谈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
指挥所内,灯火通明,映照出李熊那略显疲惫却又坚定的面容,条理清晰地汇报着各项事宜。
“太守,”李熊恭敬地说道,“灾民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粮食分发工作也已接近尾声都能领到足够的口粮。此外特别为老弱病残者设立了专门的救助站,确保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
王莽微微点头,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轻轻划过。
“还有,”李熊继续道,“我召集一大批工匠们已经开始筹备重建房屋的工作。
王莽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放下手中的毛笔,站起身来,拍了拍李熊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李郡丞啊,真是个人才!以你的才能当这个太守也是绰绰有余的。”
语气中既有对李熊工作的认可,又似乎藏着几分试探。
李熊微微一笑,谦虚地回应道:“太守您过于谦虚了。没有您的指导和支持,我怎么可能做到这些呢?”
王莽满意地点点头,语气中充满了信任与期待:“你以后就是我的人了。
李熊眼中闪烁着感激与决心:新都侯赏识!我定当竭尽全力!”能够攀上王莽这棵大树,他日定能有所作为。
这时外面,突然传来官兵吵闹声,这是太守的地方,你这种人怎么能闯进来?
王莽眉头微皱,放下毛笔,掀起布帘,走到外面。
夜色如墨,几盏昏黄的灯笼在风中摇曳,光影婆娑间,两名官兵正气势汹汹地阻挡着一个怪人。那怪人正是他半路上遇见的梅福。
梅福见王莽走了出来,微微一笑,抚须而立,黑白相间的长发随风飘动,宛如一缕清风拂过这纷乱的夜。
“吾虽然讨厌王氏,”梅福轻叹一声,“但看你到这里来,倒是做了不少好事,“看面相一片乌云笼罩,恐怕在这里凶多吉少,建议还是趁早离开蜀郡吧。”
王莽顿时无语了,忽悠到我头上来了?从来都是他忽悠别人。
梅福见王莽并不相信表情,摇了摇头,没好气地说:“爱信不信,到时候死无葬身之地,可别来找我啊。”说完,转身便要离去,步伐轻盈,仿佛这片刻的对话对他而言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闲聊。
然而,王莽的目光却追随着梅福的身影,心中忽然泛起一丝不安,不得不思考梅福的话是否真有几分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