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戴罪立功
- 三国,从蛾贼开始重建天下
- 历史系学渣
- 2700字
- 2024-10-20 18:27:31
成廉被五花大绑着送回到洛阳,他此刻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上更是伤痕累累。
董卓高坐于堂上,那怒目圆睁的模样,好似一头即将发怒的雄狮。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被押解而来的成廉。
当那如利剑般的眼神落在成廉脸上那刺目的“败将”二字时,董卓的脸色瞬间更加阴沉,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天空。
“成廉,你脸上这是什么字?”董卓厉声问道,声音如洪钟般在大堂内回响。
他微微前倾着身子,眉毛高高竖起,眼神中满是愤怒与质问。
成廉满脸痛苦与苦恼,那原本坚毅的面庞此刻写满了悔恨。
他微微低下头,声音沙哑地说:“回太师,这是……这是‘败将’二字。”
成廉说话时,嘴唇微微颤抖着,眼神中流露出羞愧与无奈。
董卓闻言,只觉得一股怒火直冲脑门,他猛地一拍桌案,那巨大的声响震得堂上的物件纷纷颤抖,仿佛也在畏惧董卓的怒火。
“你乃我麾下猛将,竟落得如此下场,简直是奇耻大辱!”
董卓气得站起身来,来回踱步,双手背在身后,脚步沉重而急促,每一步都仿佛在宣泄着他心中的愤怒。
成廉艰难地抬起头,眼中满是悔恨。
“太师,末将知罪。末将本欲为太师效命,奈何敌军太过狡诈……”
成廉一边说着,一边急切地看着董卓,眼神中充满祈求,仿佛在等待着一丝怜悯。
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被绳子捆绑的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扭动着,试图表达自己的诚意。
成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额头重重地磕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太师,末将罪该万死,此次战败,末将无颜面对太师,更无颜面对我军将士。末将深知自己犯下大错,恳请太师责罚。但求太师念在末将往日也曾为太师出生入死,给末将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成廉的声音颤抖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董卓怒目圆瞪,手指着成廉,那手指仿佛是一把利剑,随时准备刺向成廉。
“哼!狡辩!你可知你这一败,让我军士气大损!本太师如何能饶你?”
成廉惊恐地看着董卓,连忙再次磕头,额头已经磕出了鲜血。
“太师饶命啊!末将愿戴罪立功,只求太师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末将发誓,若再有差池,末将愿以死谢罪。”
董卓冷笑道:“机会?你以为本太师还会给你机会吗?你这败军之将,留你何用!来人呐,将成廉拖出去斩首示众!”
董卓一挥手,满脸决绝,仿佛已经对成廉失去了所有的耐心。
“太师!”成廉绝望地大喊,那声音中充满了无助与恐惧。
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立刻上前,拖着成廉就往外走。
成廉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他的身体在士兵的拉扯下扭动着,眼神中充满了不甘。
就在成廉即将被拖出大堂之时,他突然大喊道:“太师,末将是被吕布打败的!”
成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无奈,仿佛在为自己的失败寻找一个理由。
董卓一听,眉头紧皱,那原本愤怒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
“吕布?怎么会打败你?”董卓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紧紧地盯着成廉。
成廉急切地说:“太师,吕布如今已归降黑山军余良,被封为先锋大将军。”
成廉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与无奈,仿佛不敢相信吕布会背叛董卓。
董卓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什么?吕布竟然背叛了我?”
董卓的声音中充满了震惊与愤怒,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被这个消息击中了要害。
这时,堂下众将开始窃窃私语,气氛一时紧张而压抑。
众人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与担忧,仿佛在思考着吕布的背叛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后果。
董卓怒视着众人,大声道:“都给我闭嘴!”
董卓的声音如雷霆般在大堂内回响,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不敢再发出一丝声音。
随后,董卓又看向成廉,“你把事情的经过详细说来。”
董卓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愤怒,他想知道吕布为什么会背叛他。
成廉喘着粗气,开始讲述自己与吕布的战斗。
“太师,末将与吕布在战场上相遇,本以为以末将之勇,可与他一战。谁知吕布如今实力大增,他骑着赤兔马,手持方天画戟,威风凛凛。末将与他交战数十回合,渐渐不敌。最后,被他生擒。他在末将脸上刺下‘败将’二字,然后将末将送回洛阳,想以此羞辱太师。”
成廉说话时,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奈,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残酷的战场。
董卓听后,气得浑身发抖。
“吕布这个忘恩负义之徒!本太师待他不薄,他竟然背叛我。我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董卓的眼神中充满了愤怒与仇恨,他的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仿佛要将吕布捏碎。
成廉趁机再次求饶道:“太师,末将虽败,但也是因为吕布太过强大。求太师看在末将往日的功劳上,饶末将一命吧。”
成廉用祈求的眼神看着董卓,希望董卓听到这个消息能够饶他一命。
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向董卓靠近,表达自己的诚意。
董卓紧皱眉头,来回踱步。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矛盾与纠结,一方面,他对成廉的失败感到愤怒,另一方面,他又在考虑是否应该给成廉一个机会。
立定之后,董卓咬着牙指着外面冷冷说道:“拖出去,斩!”
董卓的声音中充满了决绝,仿佛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成廉听到斩字后大惊失色,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与恐惧。
随即,他瘫软一坐,任由士兵拖着往外走去。
他的身体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眼神中充满了无助。
就在成廉即将被拖出大堂之时,堂下众将开始窃窃私语,气氛一时紧张而压抑。
此时,李儒挺身而出。
李儒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太师且慢!太师,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贸然斩杀成廉,恐寒了将士们的心。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我军正需能征善战之人。成廉虽此次战败,但他往日也有战功,若能给他一个机会,让他戴罪立功,对我军大有裨益。”
李儒微微低头,眼神中满是诚恳,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在向董卓请求。
董卓皱起眉头,陷入沉思。
他的目光在成廉和李儒之间来回移动,心中权衡着利弊。
吕布的背叛已经让他愤怒不已,成廉的失败更是火上浇油,但李儒的话也不无道理。
李儒见董卓有所动摇,继续说道:“太师,黑山军近来颇为猖獗,若不及时剿灭,必成大患。不如让徐荣将军带着张济,以及成廉领兵前去剿灭黑山军。如此一来,正好可让成廉将功赎罪。”
李儒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董卓的表情,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董卓能够采纳他的建议。
董卓微微点头,心中的怒火稍有平息。
“哼!成廉,看在李儒为你求情的份上,本太师就再给你一次机会。你随徐荣、张济一同领兵剿灭黑山军,若再有差池,定斩不饶!”
董卓瞪着成廉,眼神中满是警告,他的手指再次指向成廉,仿佛在提醒他不要再次失败。
成廉如蒙大赦,连忙磕头谢恩:“多谢太师不杀之恩,末将一定拼死效力,戴罪立功。”
成廉的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再次重重地磕了几个头。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决心,仿佛在向董卓保证自己一定会成功。
随后,董卓命徐荣、张济和成廉速速整军,准备出征黑山军。
徐荣为人沉稳,颇具军事才能,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也明白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
张济则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对于战斗有着丰富的经验。
成廉心中既感激又忐忑,他深知自己必须在这场战斗中全力以赴,才能保住性命,重新获得董卓的信任。
三人领命后,立刻开始筹备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