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支援常山
- 三国,从蛾贼开始重建天下
- 历史系学渣
- 5387字
- 2024-10-28 12:22:41
在常山那古老而厚重的城墙之下,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正激烈地展开。
于毒,这位常山的守将,满脸尘土与血污交织,却有着一双如鹰隼般坚毅的眼眸。
他凝望着城下如汹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涌来的董卓大军,心中的斗志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
徐荣和张济,这两位董卓麾下威名赫赫的悍将,正有条不紊地指挥大军,对常山发动着一次比一次更为凶猛的攻击。
“哼,于毒,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徐荣在阵前高喊,声音中透着必胜的决心。
“休得张狂,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于毒在城墙上怒目而视,大声回应。
箭矢如密集的雨点般从天空倾泻而下,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令人胆寒的寒光,狠狠地扎入城墙和地面,溅起一朵朵小小的尘土之花。
投石车投出的巨石带着呼啸声划过天空,每一次撞击都让常山那坚固的城墙剧烈颤抖,城墙上的砖石不断崩落,扬起漫天的尘土,仿佛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末日的纱幕。
城下,董卓军的士兵们发出的喊杀声震天动地,他们扛着云梯,如同密密麻麻的蚁群一般向着城墙汹涌而来。
于毒屹立在城墙上,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士兵们顽强抵抗,他那原本洪亮的声音早已变得沙哑不堪,但那威严的气势却如巍峨的高山般丝毫未减。
“放箭!绝不能让他们靠近城墙!”于毒挥舞着手中那把饱饮鲜血的宝剑,用尽全身力气大声吼道。
城墙上的弓箭手们迅速地拉弓搭箭,箭矢如飞蝗般铺天盖地地射向敌军。
一时间,许多董卓军的士兵纷纷中箭倒下,惨叫之声此起彼伏,但后面的人却依然如潮水般毫不犹豫地向前冲锋。
云梯一架架地架在了城墙上,敌军开始攀爬,于毒带着士兵们用沉重的石块、滚烫的热油向下砸去。
刹那间,城下惨叫连连,云梯被烧毁,攀爬的敌军如坠落的流星般纷纷从半空落下,砸在地上扬起一片血雾。
然而,战争的残酷无情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显现出来,常山的局势愈发艰难。
城中的箭矢数量在不断减少,投石用的石块也即将耗尽,更为致命的是,粮食储备已然见底。
士兵们经过连续不间断的奋战,早已疲惫不堪,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伤痛。
但他们依旧如忠诚的卫士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因为他们心中清楚,一旦城破,那将是灭顶之灾。
于毒望着那些疲惫至极的士兵和空空如也的粮草库,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仿佛一座无法跨越的山峦。
他深知,此刻的情况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可他心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
他在城中奔走,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行者,鼓励着每一个士兵,“兄弟们,我等已经坚守至今,不能放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希望!”
他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烛火,虽微弱却永不熄灭,给士兵们带来了一丝慰藉。
就在这时,城下的董卓军似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常山的困境,他们的进攻变得更加凶猛,如狂风暴雨般呼啸而来。
徐荣亲自来到阵前,他手中的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死神的召唤,指挥着士兵们发起冲锋。
“杀!攻破常山,重重有赏!”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
张济则在后方有条不紊地调度投石车和弓箭手,对城墙展开更密集、更猛烈的攻击,试图一举攻破常山。
于毒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下如汹涌怒涛般汹涌而来的敌军,双拳紧握,指节泛白。
他知道,这是最为关键的时刻,如果顶不住这一波排山倒海般的攻击,常山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他拿起一把长枪,那长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决心。
他毅然加入到了防守的队伍中,与士兵们一起和爬上城墙的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激烈的战斗中,于毒身先士卒,他手中的长枪如蛟龙出海般,气势磅礴。
每一次刺出,都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精准地刺向敌军的要害,每一次都能带走一名敌军的生命。
“跟我杀!”他的怒吼声激励着士兵们。
士兵们看到主将如此英勇无畏,深受鼓舞,也都奋勇杀敌,一时间,城墙上的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双方的鲜血在城墙上流淌,染红了脚下的砖石。
然而,董卓军毕竟人多势众,在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后,他们还是有一部分士兵成功地登上了城墙,并在城墙上撕开了一个缺口。
敌军如决堤的洪水般从缺口涌入,于毒见状,毫不犹豫地立刻带着一队视死如归的士兵冲了过去,试图堵住这个如同地狱之门般的缺口。
“杀!绝不能让他们进城!”于毒怒吼着,宛如一头愤怒的雄狮,率先冲入敌群。
他手中的长枪挥舞得密不透风,如同一道银色的光幕,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如同被收割的麦子。
士兵们也都拼尽了全力,与敌军展开了残酷至极的肉搏战。
“为了常山,为了家人!”士兵们呐喊着。
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下,敌军的攻势终于被暂时遏制住了,但于毒和他的士兵们也都伤痕累累,鲜血浸透了他们的战甲。
就在常山似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即将被黑暗完全吞噬时,奇迹却如曙光般降临。
徐荣突然下令全军撤退。董卓军的士兵们接到命令,虽然满脸疑惑,但军令如山,他们还是迅速地从城下撤了回去。
于毒望着撤退的敌军,心中满是疑惑,如同置身于迷雾之中。
原来,徐荣和张济得到了洛阳告急的消息,太师董卓有难。
“洛阳危急,我等必须速回!”徐荣对张济说道,两人深知洛阳对于董卓势力的重要性,那是董卓的根基所在,一旦洛阳失守,董卓的势力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如同大厦将倾。
于是,他们不得不火速撤退,前去支援洛阳,留下了满目疮痍的常山。
在董卓大军撤退后的日子里,常山宛如一片被战火洗礼后的废墟。
城墙多处受损,那一道道巨大的裂缝仿佛是大地的伤口,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城内的房屋也有不少在战火中被烧毁,只剩下残垣断壁,冒着袅袅青烟。
士兵们疲惫地坐在地上,他们的眼神中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担忧交织在一起,如同复杂的丝线。
就在这时,周仓领兵抵达了常山。
当他看到常山的惨状时,心中满是震惊和愤怒,那愤怒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
“这董卓军实在可恶!”他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立刻找到了于毒,眼中燃烧着怒火询问情况。
于毒向周仓讲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从董卓军最初的进攻,到城中的艰难困境,以及他们现在所面临的种种难题,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血与泪。
周仓看着这位满身伤痕却依然坚毅如钢的守将,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那敬佩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
“于将军,你和将士们受苦了,我定与你共守常山,重建家园!”他坚定地说道。
他决定留下来,帮助于毒重建常山。
他带领士兵们和于毒共同修筑城墙,大家齐心协力,如同一个紧密的整体。
他们从附近的山上搬运石块,沉重的石块压在士兵们的肩上,但他们的步伐却坚定有力。
妇女和老人们也都纷纷加入进来,为士兵们送水送饭,整个常山呈现出一片忙碌而又有序的景象,仿佛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在重新振翅。
然而,城墙的修复需要大量的材料,而且士兵们的粮草问题也亟待解决。
于毒和周仓商议后,决定向余良请求粮草支援。
余良在得知常山的情况后,深知常山的重要性。
“常山若失,董卓必卷土重来,后患无穷,速送粮草!”他下令道。
如果常山不能守住,董卓军很可能会再次卷土重来,对周边地区造成更大的威胁,那将是一场无法想象的灾难。
于是,他立刻派人向常山支援粮草。
一辆辆装满粮草的马车在道路上扬起阵阵尘土,向着常山赶来。
那滚滚的尘土如同希望的信号,士兵们看到粮草到来,眼中都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星。
“粮草来了,我等有救了!”士兵们欢呼着。
有了粮草,他们就有了继续战斗的力量,如同干涸的土地迎来了甘霖。
在粮草问题得到解决后,余良又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周仓带兵追缴徐荣。
周仓接到命令后,立刻整顿军队,准备出发。
“此仇不报非君子,定要让董卓军付出代价!”他对将士们说道。
他知道,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但他也明白,不能让董卓军就这样轻易地逃脱,他们必须为常山死去的百姓和士兵讨回公道。
周仓带领着士兵们踏上了追缴之路。
他们沿着董卓军撤退的路线前行,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
士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心中都有着坚定的信念,那信念如同灯塔,指引着他们前进的方向。
“我等要为死去的人报仇!”士兵们相互鼓励着。
他们要为常山死去的百姓和士兵报仇,要阻止董卓军再次为祸人间。
在追击的过程中,周仓派出了侦察兵,密切关注董卓军的动向。
他们得知,董卓军由于急于赶路,队伍有些散乱,而且在撤退的途中,还遭遇了一些小规模的抵抗,这让他们的行军速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周仓抓住这个机会,加快了行军速度。
终于,在一个山谷中,他们追上了董卓军的后卫部队。
周仓看着山谷中的敌军,眼中闪过一丝寒光,那寒光如同冬日里的利刃。
“准备战斗,这次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他低声对士兵们说道。
他下令士兵们悄悄地包围山谷,准备发动突然袭击,如同猎豹潜伏在草丛中等待猎物。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行动着,他们利用山谷周围的地形,悄悄地接近敌军,脚步轻盈得如同夜空中的幽灵。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周仓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
董卓军的后卫部队没想到会在这里遭到袭击,顿时陷入了混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杀啊!”周仓手持大刀,冲入敌群,他的大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每一次挥动都带着强大的力量,所到之处敌军惨叫连连,鲜血飞溅。
“不要放过一个敌人!”他高喊着。
士兵们也都奋勇杀敌,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喊杀声在山谷中回荡。
周仓初战告捷,但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他知道,这只是董卓军的一小部分,徐荣和张济率领的主力部队还在前方。
他整顿军队,继续追击,如同一位不知疲倦的猎人追逐着猎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周仓和董卓军之间又发生了多次小规模的战斗。
周仓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一次次地击败了董卓军的阻击部队,如同战神降临。
随着追击的深入,周仓离徐荣和张济率领的主力部队越来越近。但他也清楚,接下来的战斗将更加艰难。
徐荣和张济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他们的主力部队实力雄厚,而且他们也一定察觉到了周仓的追击,肯定会有所防备,如同狡猾的狐狸。
周仓并没有退缩,他召集了将领们,商议作战计划。
“我等需设下埋伏,攻其不备。”周仓说道。
他们决定在一个地势险要的地方设下埋伏,等待董卓军的到来,如同猎人设下陷阱等待猛兽。
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在山谷两侧的山坡上设置了大量的陷阱和障碍物,隐藏在树林和草丛中,准备给董卓军一个致命的打击,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箭。
几天后,董卓军的主力部队果然进入了周仓设下的埋伏圈。
周仓看着山谷中行进的敌军,心中暗暗激动,如同猎人看到猎物踏入陷阱。
“别急,等他们再深入些。”他低声对身边的将领说道。当董卓军的大部分士兵都进入山谷后,他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行动。
山坡上的弓箭手首先发动攻击,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
董卓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他们试图组织抵抗,但在狭窄的山谷中,很难展开有效的反击,如同陷入泥潭的巨兽。
“放箭!不要停!”周仓大声喊道。
接着,周仓带领士兵们从山坡上冲了下来,与敌军展开了近身搏斗,喊杀声震天动地。
徐荣和张济没想到会在这里遭到如此猛烈的攻击,他们努力地指挥着士兵抵抗。
“稳住!不要乱!”徐荣高喊着,试图稳住军心。
他亲自带领一队士兵冲向山坡,试图突破周仓的防线,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
“周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他怒吼道。
周仓见状,立刻迎了上去,与徐荣展开了一对一的决斗,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巅峰对决。
“哼,徐荣,看刀!”周仓大喝一声,挥舞着大刀向徐荣砍去,那大刀划破空气,发出呼啸之声。
“休想得逞!”徐荣挺枪相迎,长枪如灵蛇般灵活,准确地挡住了周仓的攻击。
“周仓,你以为能拦住我?”
两人都是武艺高强之辈,一时间,刀光剑影,火星四溅。
周仓的大刀刚猛有力,每一次攻击都带着千钧之势,仿佛能开山裂石。
他挥舞着大刀,再次向徐荣砍去,口中喊道:“拿命来!”
徐荣则灵活地移动脚步,长枪如影随形,不断化解周仓的攻击。
“就这点本事?”徐荣嘲讽道。
周仓猛地一个转身,大刀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从侧面砍向徐荣。
徐荣反应迅速,长枪一横,挡住了这致命的一击,但那巨大的冲击力还是让他后退了几步。
“好小子,有两下子。”徐荣咬牙说道。
周仓乘胜追击,再次挥刀而上。
这一次,他的刀势更加凶猛,如狂风暴雨般向徐荣袭去。
“受死吧!”周仓怒吼着。
徐荣稳住身形,长枪如蛟龙出海,与周仓的大刀碰撞在一起,发出震耳欲聋的金属撞击声。
两人的力量相互抗衡,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
在激烈的战斗中,周仓逐渐占据了上风。
他抓住一个破绽,猛地一刀砍向徐荣。
“去死!”他大声喊道。
徐荣躲闪不及,被砍中了肩膀,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他的战甲。
“啊!”徐荣惨叫一声。
他忍着剧痛,继续与周仓战斗,“我不会轻易倒下!”
但他的力量已经大不如前,每一次动作都显得有些迟缓。
周仓趁机发起更猛烈的攻击,他的大刀如死神的镰刀般不断挥舞,不给徐荣丝毫喘息的机会。
“你的末日到了!”周仓喊道。
终于,在周仓的连番攻击下,徐荣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不甘,但却无力再战。
“可恶……”他喃喃自语。
徐荣的倒下让董卓军的士气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他们开始四散逃窜,如同失去了方向的羊群。
张济见势不妙,也带着一部分士兵突围而去。
周仓并没有追击,他知道,经过这场大战,他的士兵们也都疲惫不堪,而且他们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如同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
周仓打扫战场,收缴了大量的武器和物资。
“兄弟们,我等胜利了!”他对士兵们喊道。
这次追击行动,不仅削弱了董卓军的力量,也为常山报了仇。
他带领士兵们返回常山,一路上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
“周将军,尔等是英雄!”百姓们欢呼着。
当他们回到常山时,于毒亲自出城迎接。
看着归来的周仓和士兵们,于毒的眼中闪烁着感激和欣慰的光芒,那光芒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周将军,你真是常山的救星啊!”于毒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