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江城大学生马拉松赛比起几个知名的马拉松赛含金量肯定是不足的,但是因为荣胜集团的赞助,所以无论在奖金还是赛事规模上,都不比正式的马拉松赛事差多少。
这点从赛方发放的参赛包上就可以看出来,补剂和应急药品都是好牌子,参赛服和其他纪念品等也都很有质感。而在赛事准备上也很充足,无论是场地维护还是道路封锁都很完善。
秋季的早晨微凉,但选手们几乎都是短裤短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等跑起来身体才能暖起来。
好在领导们都知道分寸,开幕式的发言并没有太久,准时准点地开赛了。
林耕作为一个普通选手,可没有那些有成绩的人的待遇,可以被安排在A区,他混在后方的人群中默默等待枪响。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芯片,作为成绩记录的依据。
一声枪响,像是渔船卸货一样,人群哗地一下从起点处倾倒而出,五颜六色的服饰像是一股彩色的洪流淹没了道路,配合上人群的欢呼加油,一时之间尘嚣甚天。
林耕不急不缓地随着人群前进,他所在的区域大部分都是爱好者级别的,许多人刚开始都被人流裹挟,铆足了劲跑,只有一些老炮不急不缓地保持着自己的速度。
跑了两公里后,人群分为了几个梯队后,就不再那么拥挤了,这时候林耕看准了机会,脚下步伐一下快了起来。
配速3.5,保持呼吸节奏的他在人群中穿梭前进,稳而有序地超过一个个选手们。
“年轻人,跑慢点,后面会跑崩的。”路边一个大叔好心喊道,但是林耕充耳不闻,甚至还在隐隐提速。
大叔摇摇头,忍不住叹道:“大学生就是乱来,刚开始这么跑,后面不知道要倒几个。”
事实上也确实如大叔所料,他甚至都高估了这群脆皮大学生。
能报名马拉松的,哪怕只报名十公里或者半马,都是对自己有点信心的,但是大学生们的信心如同小狗屁。
仅仅五公里左右,就有几个用力过猛的人在路边吐了起来,脸色苍白地被扶下场。
这次比赛还设有十公里组以及半马组,终点不一样。
在第五公里的时候,林耕就已经追上了大部分,并且默默将自己的配速提到了3分钟每公里。如果他回头,应该能看到不少选手惊愕的表情。
比赛已经进行到五公里了,这时候能跑出这个速度的绝不是装*犯,肯定是大神,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不在第一梯队。
虽然比赛是按照芯片数据记录成绩的,但是牛人都在第一梯队,跑到后面,肯定是先冲过终点线的是第一名,第一梯队的人都是按发枪算时间的,对于那种级别的选手,一点点站位差距不算什么,大学生的赛事也没有那么计较细节。
林耕很快就追上了第一梯队,就在这时候,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于冰?
林耕诧异了一下,然后才想起,于冰也是个跑步爱好者,那来参加马拉松也不足为奇,只不过她的实力如此强劲,竟然勉强跟上了第一梯队,这对一个女选手来说殊为不易。
不过林耕也只是心中微微诧异,脚步依旧稳定,默默地超越了于冰。
于冰戴着运动帽子,马尾轻摇。她的跑姿十分标准,无论是膝盖弯曲幅度、步距还是小腿上撩幅度都很标准,让人赏心悦目的标准。
运动服和运动短裤并没有勾勒出人体曲线,但是她的身形窈窕、腿修长有力,纤细却不显柔弱,在赛道上宛如一道风景线,也给了在她身后跑步的几位男选手们动力,以至于跑出了不属于他们的速度,提高了节奏,想必再跑几公里就要吃苦头了。
当林耕从于冰旁边跑过的时候,于冰眼角余光一瞥,然后便脱口而出:
“林耕?”
林耕点头示意了一下,便继续跑了起来。
他的配速依旧稳定在3,这是可以拿第一名的速度,所以于冰很快就只能看到他奔跑的背影了。
于冰下意识地加快了步伐,连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直到自己看了一眼运动手表才意识到超速了,连忙调整回自己的节奏。
这可苦了跟在她身后的几位大学生,本还幻想着有一段赛场情缘,可无奈实力不足,这一下就被拉爆了。
于冰看着林耕的背影,一时之间难以和印象中在练字时候偷看她的那个林耕对上号。
原来林耕跑这么快吗?现在都快要十公里了,还能保持这个速度的可不是寻常人。
眼看着林耕和她慢慢拉开距离,于冰一咬牙,将自己的速度提高了一点,她有些好奇,林耕是不是真的能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跑下去。
她忽然觉得,这场比赛开始有意思起来了,忽然也有了动力,打算拼一把,冲破自己的个人最好成绩。
到第十公里的时候,林耕已经完全融入第一梯队了。
第一梯队绝对不存在脆皮大学生,不仅不存在,还个个都是大神,绝对不比专业马拉松选手差。
实际上,这场比赛里就有好几位专业选手,在大学的时候马拉松就到了国家健将级别,他们几位才是真正要争夺领奖台位置的人,甚至把第一梯队的人甩开一大截。
实际上,林耕如果不是一开始排位的原因和人群阻挡,现在应该是第一了,只不过第一梯队的人都不知道,只知道这么一个牛人忽然杀进了第一梯队,还在一个个超越。
第一梯队的这群人,都是各个体校的精英田径选手,也经常会在各种赛事上遇到,虽然不是全部互相认识,但也都能脸熟。
林耕这么一杀进来,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而且以他们的水准,立马就判断出了林耕的配速大概在3左右,这是全马全国纪录的水平。
但是,他们却不是很震惊,这个速度他们现在都能跑出来,难的是跑完全程,30公里之后才是关键。
有天赋有实力的新人,但是缺乏经验,后期估计要崩。
这是第一梯队大多数人的想法,林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足以吓到他们,如果这是一场十公里比赛,他们也差不多有这个速度。
不过林耕一步步超越队伍的行为,还是给不少人带来了影响,等他排在第一梯队最前端的时候,一个人默默对着他啐了一口。
“玛德,就知道装,等下看你跑崩掉怎么办。”他嘀咕了一句,身边几位同样有些愤慨,只不过大家没说出来。
这种乱带节奏的真的很招人烦,很容易打乱他们的配速。
但是,大家又都清楚一点,能在十几公里还保持这个配速的,不可能是庸才。
他要是能继续保持这个速度,肯定能拿奖。
但是,应该不可能吧?这种人应该刚开始就跑到前面去了。
第一梯队的大学生们看着林耕像是一把刀一样刺入第一梯队,刀尖直指奖牌,心里都有点不舒服,希望等会就能看到林耕跑崩的场面。
而林耕依旧步伐稳定,呼吸也稳定。
他可以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肌肉状态,每一次脚掌落地和抬起都在他的掌控内,如何发力能最大化节约力量并且保持速度他一清二楚,这是他的本能,不需要刻意去控制和练习。
如果不是身体素质有限,也不想过于惊世骇俗,他确信自己能突破现在所谓的世界纪录。
人类,真的是很弱的生物,对自己的身体开发度也很弱。
当越过半码完成点后,林耕忍不住在心里感慨了一句,而这时的他,已经是第五名了,前面几位的身影也清晰在望,只等超越。
这场赛事有多方在关注,也有多家媒体直播,但是镜头绝大部分都给了最前方几人,偶尔照顾一下第一梯队,后面的人顶多一扫而过。
此时的林耕,因为连续超越多人,早就引起了关注,摄像机和航拍无人机给他的镜头都快赶上最前面争夺冠军的两人了。
“这是一匹黑马!如果他还能继续保持这个速度,将加入冠军争夺,他会是本年度最强黑马吗?这位来自我们江城的选手!”
林耕不知道,他已经超越了所有江城选手,包括江城体育学院的几位,作为唯一有望夺冠的选手,他猛然受到了许多关注。
比赛还有一半,还能持续一小时左右,而在网络时代,一小时足够消息传播的很广了。
江城大学生马拉松最强黑马的消息,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