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这世间终将如您所愿

果然,这下市领导很快来接见了改革能人。

对让卫东拖儿带女的阵仗反而更加和蔼可亲:“这是你的孩子吗?”

让卫东现在也会信口胡诌了:“同事的,我正在做测试,您看这育婴袋是我们在浙州买到的进口最新产品,跟我们乡下用的包裹布是不是相比先进很多,正在江州考察厂家准备生产。”

的确是有天壤之别,西南地区都是那种破布毛巾被之类兜着襁褓,讲究点的人家也就一大块布绣个花,多几根带子而已。

这据说是东瀛产的育婴袋已经跟二三十年后的没啥区别,尼龙扣,矫正带,托腰垫一应俱全。

而且外观精美,锁扣方便。

国内要仿制,成本都不知道多高,估计尼龙扣到高密度海绵都没法搞定。

顺口瞎说罢了。

就为刚才自己拿出了跟胶片厂、日报社的影展协议,和蓉都电子电器厂的生产研发合作,专案组就不得不变色。

现在立刻顺着这条线扯啊。

让卫东肯定不会说这是你们抓过那个营业员的娃,在他这里就看不到半点对抗性。

却立刻让对方专注凝神:“生产这个?有经济效益吗,这看起来不便宜吧,能卖出去?”

让卫东展开解释:“十亿人口的消费市场超级巨大,关键是要做出消费者确实需要的东西,当然就不愁卖了。”

领导翘起二郎腿坐在沙发上:“按劳生产,朝着按需生产转变?”

让卫东哪怕去年才高考,也不喜欢钻这些字眼,他只干事:“从春节之后,我开车到浙州,再从浙州到冀城、平京,开过会又从平京沿着晋西、安西回蜀川,从西山到果州到蓉都,最后回江州,昨天才回商州,算是脚踏实地的十几个省市调研销售得出个结论。”

“当下的情况就是各种厂埋头生产一堆不管适合不适合的商品积压,消费者嗷嗷叫的买不到凭票供应的很多东西,因为整个统购统销的渠道全都在变革,几乎等于瘫痪,您春节前给我说到的商业模式,厂家到消费者的产品搬家现在基本做不到了。”

领导点上烟:“为什么做不到?”

让卫东居然敢解开育婴袋让毛儿背着到室外回避。

然后才作答:“我是白峰山的农家子弟,整个公社都统一上工,统一农活,没有自留地,很快就会有人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给公家做事出工不出力,所以搞了包产到户,各管各家的地以后积极性立刻勤劳高产,现在工业也是这个情况,生产的做多做少反正都有工资,那为什么要努力研发生产,销售的做多做少一个样,也不愿去开拓市场,所以当鼓动的热血消失,人性根本的自私贪婪出现后,以前的模式就行不通了。”

他不想来讨论这些废话的,搞什么制度关他屁事。

但既然来都来了,还是要争取把老尤搞出来。

果然领导皱紧眉头的思路是:“人民群众的觉悟还要再提高啊!”

让卫东尽量不笑出声:“以前还不够提高觉悟吗,这都是人不是机器,人天然喜欢吃好点穿好点,为什么山城烟卖得贵点,还供不应求,要让所有人过得好,才是让大家幸福生活的根本,全都勒紧裤腰带喊口号已经被证明行不通了。”

领导一力降十会:“乱弹琴!”

石头静静靠在大哥身边,只感受着这好大的官威。

大哥居然不慌不忙的继续侃侃而谈:“我没有资格弹琴,父亲差点摔残废,所以我要拼命赚钱才能送他去做手术,道理就这么简单,如果没有经济开放这点机会,我父亲就只能瘫痪一辈子,所以我非常拥护改革开放。”

领导看着他:“现在手术完成了吧?”

让卫东点头:“对,江州现在走在改革开放的前面,所以我带着父母把家安在江州,他们现在开个餐馆,每个月有……上千元收入吧。”

实际上是每天上千元都不止。

但这打了超级埋伏的收入依旧把地级市的领导惊到了:“上千元?!这合理吗?这不是破坏了经济秩序,拉大贫富差距?”

让卫东纳闷:“为什么不能是所有人都赚到上千元收入,就非得全向最低看齐呢,合理合法的劳动收入,带动十几个农村子弟能拿到城市收入工资,我这趟回来就是希望带更多农村子弟出去打工的,他们带回来的收入、技术,也能帮助家乡建设得更好。”

江州哪怕后来直辖了,依旧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

商州更是贫困中的贫困,所以往后二三十年,这里都是朝着沿海地区输送打工潮的主力。

但这会儿还没开始。

让卫东这种基本不对抗的交流态度,让领导也欣然接受:“一个餐馆能带动多少人,你要带动更多人啊。”

石头就带着七八岁孩童该有的稚气笑容,坐在大哥身边,还吊着脚晃悠呢。

显着让卫东特别像是在拉家常:“春节前不是给您汇报了人民相机的工作吗,已经结出成果了……”

果然让领导兴致盎然的凑近倾听。

没有随身携带简易相机,但也不妨碍让卫东列数据:“商州市区十几万人口吧,有多少人买得起照相机?但大家想不想拿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给自己留下一张漂亮的照片?市面上照一次相片黑白得五毛到一元,彩照要两元了,一台相机至少一百多,稍微好点就三四百甚至更多,妥妥的高档货。”

比划着掰手指:“所以我跟西山光仪厂的思路就是开发生产出简易相机,不要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术,只要能留下光影就行,三十元行不行?”

领导都眼睛一亮:“好啊,这个产品正是人民群众需要的好东西。”

让卫东再描绘:“您知道我们怎么绕开所有的供销系统,把产品搬运卖到人民群众手里吗,很有趣的,理论上应该先去沪海,找那些大百货公司争取给个上架销售的机会,又或者去江州、粤州、平京的什么工业品展销会得奖露面,不,我们直接拉到西湖边找个卖胶卷的小卖部,一眨眼就把几百部卖掉了,游人如织的西湖边上,谁看见这样的景色不想拍照留念呢,然后还能把相机带回去继续使用拍照,是不是就觉得很快乐幸福了?”

这些坚持抗拒改变的人,曾经也是站在斗争最前沿的坚定身影。

只是他们的经历决定了没法接受这样翻天覆地的思想改变,尤其是过去的十多年都在这样拉锯。

但说到这种场景天然就感兴趣了,还哈哈大笑:“对,对对对,二十年前我去过西湖,当时我也想拍照,但开会的人很多,没来得及啊。”

让卫东就吩咐了:“石头,回去找董姐要台相机来,下次您有机会可以拍些自己喜欢的场景,这就是我们搞这次影展的目的。”

身边随时带着俩小子是真好用。

石头跳起来就去了,让卫东再开始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在西山厂怎么得到国内七家感光材料厂,都在攻关研发生产国产彩色胶卷的信息:“现在市面上所有彩色胶卷都是进口货,从二十八元到三十七元一个,一个胶卷就抵得上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可还不得不买,不发展经济,就没有钱搞科研,这次到蓉都的感受就是国家已经穷到很多科研项目都停了,先保证这些科研人员、军工企业能吃饱饭。”

丝滑的换到这个角度。

狠狠抽了几口烟的老领导终于开始深思了。

尤启立也来跟这位领导面对面争论过,总是讨论各种体制的专业术语,纯属学术论战。

反得是让卫东这样只就事论事,不谈主义才更说得通:

“我从几家感光材料厂里寻来找去,觉得冀北的凯旋厂更能交流沟通,更有改革做事的气度,又请教了阳光日报的记者,一起找上门去,不然他们也不会搭理我这么个西南小子,可如果能把国产胶卷做出来,保证价格在十元左右,搭配人民相机是不是就顶住了外国胶卷的市场攻击?”

老领导皱紧眉:“不能禁止使用这些外国胶卷吗?”

让卫东摇头:“没有外国胶卷,我们甚至连学习提高生产彩卷的能力都没有,改革自己,对外开放,就是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我们自己,初期肯定会吃点亏,但坚持努力提高,总有一天会让我们的各行各业,所有产品都在全世界站上巅峰,我坚定不移的相信这点,反过来抗拒这种开放,担心初期的吃亏,就是闭关锁国,鸦片战争的教训还不够吗?”

理论这玩意儿吧,就是公说公有理,你有某位大佬的话语为佐证,他有那边权威的定义为基础,吵得不可开交的结果就是情绪上头,愈发打死结。

不懂理论的让卫东恰恰只摆事实,讲案例。

且不说他对未来的信心,单这不到一年他的实践就有足够多案例了。

这么个偏远山区地级市的老领导慢慢看着他:“小让啊,你要把这种坚定不移贯穿你的一生。”

让卫东当然点头了,这不废话吗。

他亲眼见证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