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叶城北玄派

“老爷,我们是入青叶城中歇息还是?”

余怀安放下车厢窗帘,淡淡道:“不,直去城外北玄宫。”

“是!”

不多时,马车在城外一座飞檐斗拱,红墙青瓦的古朴道观前停下。

余怀安下了马车,径直走道观前,抬眼见观门匾额上书《北玄宫》。

“来人止步,道观乃祖师爷爷清修之地,不奉香客。”站在观门前的道童喝道。

“某家余怀安,并非香客,有拜帖在此,祈见刘仙师一面。”余怀安从怀中,

取出金漆拜贴一封,以及一小锭金子递过去。

“等着吧,我进去禀报祖师爷爷,至于他老人家见不见你,这我可做不了主。”道童趾高气昂接过金锭揣入怀中,拿着拜贴,转身走入观中。

余怀安静静站在观门前,别看这‘北玄宫’普普通通,甚至道人童儿连个会武艺的都没有,但他却不敢轻易放肆。

原因无他,道童口中的‘祖师爷爷’名刘玄风,正是仙门中派遣外出招收弟子的仙师。

余怀安对于加入仙门,之所以如此自信,当然不是无故放矢。

来之前,他早已做足了准备,打算加入的仙门,号为北玄宗。

一年前,余怀安医治了一位身患咯血症的落魄少年,除了从其手中获得了《北玄记》之外,还有一枚玄铁令。

玄铁令宽二指,上用古篆书‘玉贞’二字。

《北玄记》中说,仙人门派收徒,地点和时期其实并不固定,更多是派出仙人乘鹤腾云,飞到某一地、某一城中。

而后显圣道法,召集当地百姓,批量检测资质,资质上等的,直接入门;资质下等的,亦可考其心性,带入仙门成为杂役一类。

但其实,这些出外招收弟子的仙师,往往都会先在类似‘青叶城’这样的据点停留。

将一些仙门宗族势力的凡俗后人、有关系的仙师血脉,提前检测资质,以备收入门中。

相当于是给一些修仙家族势力走关系,走后门的机会。

《北玄记》的著作者,便是依附于北玄宗的修仙家族之后。

而玉贞令,则是北玄七十二峰之一,玉贞峰一脉入门法令,只有为仙门立下大功者,才会下发一枚。

持此令者,不论有无修仙资质,只要四肢智力健全,皆可直入玉贞峰,成为杂役。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如若不然,余怀安也无法这么轻易获得玉贞令。

但成为一介杂役,也并不是余怀安想要的。

如果加入仙门,只是为了当一杂役,侍奉所谓的‘仙人’‘仙师’,那还不如直接凭借医术武功,混迹凡俗博一世富贵来得自在。

所以获得玉贞令整整一年时间,余怀安并没有急着寻找北玄宗的仙人踪迹。

而是四处收集各种奇异物件,迄今为止,已收集到百年玄参一株、阴沉木一截、铁精十斤。

其中,尤以百载玄参,最为珍贵,属于凡俗难觅的灵草之一,对修仙者而言,也是一件不错的宝物,价值不在三枚灵石之下。

更别说,前些天毒杀‘玉面罗刹’所获得的乾坤袋一个、灵石三枚、金丹三粒。

如果有必要,余怀安打算全部用来贿赂仙师,求一个获得‘仙法’拜入仙门的机会。

约莫在观外等了大半个时辰,先前那道童才急丛丛跑出来:“先生请!祖师爷在内堂等候。”

相比之前的趾高气昂,道童这次的语气,简直堪称谦卑恭敬。

毕竟来北玄宫想求见仙师的人如过江之鲫,能真正得仙师召见的,寥寥无几。

余怀安淡然一笑,跟在道童身后,缓步走入道观之中。

他对此结果并不意外,原因无他,拜贴上的东西,足以令仙师动心。

观内古朴典雅,亭台水榭,穿过走廊,到一座幽静大殿之前。

“请!”道童止住脚步,示意余怀安一人入殿。

宽广幽暗大殿深处,一长脸黄衣道人盘坐,须髯及胸,目有精光;看年龄,约莫四十岁许。

“余怀安,拜见仙长。”余怀安作揖一礼。

“你说你有一株百年玄参?”上首,刘玄风打量着他。

余怀安能察觉丝丝无形力量,自刘玄风身上发出,覆盖整间殿阁。

余怀安没有啰嗦,直接从腰间储物袋取出一方木匣,捧在手中。

正要递上去,刘玄风拂袖一挥,隔着十余步,沛然无形之力席卷,竟凭空将那木匣摄入手中。

“咔嚓!”刘玄风揭开木匣。

匣中一枚铁令,匣底红绸之上,一枚青碧色翠叶,尺许长黄根须的宝参,躺在其中。

淡淡的草木香,飘荡在整个道观之中,吸上一口,沁人心脾,令人浑身一清。

“果然是百年玄参。”刘玄风眼中闪过喜色。

此物不仅是炼制许多灵药的主药,更有一味功效,便是平和脏腑损伤。

他数年前与人斗法,被敌人使赤明神火法,灼伤了肺脉,修养数年,至今行功时肺脉隐隐作痛,咳嗽不止。

而今有了这株百年宝药,服下之后,或可痊愈。

“你叫…”

“回仙长,弟子余怀安。”

“嗯,你想拜入仙门是吧?”

见余怀安点头,刘玄风身形一晃,化作残影一般。

面前无形劲风闪过,待余怀安反应过来,才发觉右手手腕,被凭空出现在面前的刘玄风扣住。

“不要慌,老夫得先看看你的根性如何。”

余怀安闻言,紧绷身子也就放松了些许。

少顷,刘玄风松开手,略微颔首,又摇摇头。

“仙长,莫非我没有修仙资质么?”余怀安心中有些紧张。

“有,只是不多。”言罢,刘玄风似有些失望:“你有这枚玄铁令,就算没有任何资质,入门没问题。但你年龄大了,恐怕只可为力士、道童。”

“力士?道童?那可能得长生法否?

并不是预想的杂役,但这‘力士’‘道童’一听就是服侍人的小角色,这可不是余怀安想要的。

“我们北玄宗,有七十二峰,你能来见我,想必也是打听清楚的。所谓力士,便不入七十二峰,挑水运浆,劈柴伐木,修筑洞府。但可学得凡尘难有的诸般武艺,日后回到凡间,可横行天下。”

“至于道童嘛,可入七十二峰伺候一些前辈师长,也就是仆役一类,一些前辈师长高兴了,就有一定机会,被授予法术功法,甚至一步登天,直接成为内门、真传弟子。”

“更上层的,就是外门弟子,三寸灵根以上者,不论家学,能过入门三关者,便可入门。”

“最上一等,便是内门弟子,这个除非你有家学,或者身具五寸灵根以上,才可直入内门,修行在七十二峰。”

内门之上,还有真传这一等。不过,那可就不是单凭关系或者资质就能达到的了。

“灵根?敢问仙长,这灵根多寡,便是修行资质的高低?”

“不错,《灵玄圭旨》有言:正所谓天生九窍者,皆可以成仙。这个窍并不是肉身眼耳口鼻等孔洞。而是与生俱来的灵性资质。”

“理论上说,所有人生来便都有灵根的,只是生于世间,厮混红尘,这红尘七情六欲之气消磨下,就是天生九窍的璞玉仙根,也会逐渐蜕为一毛不值的顽石。”

“所以,不止我们北玄宗,所有正教仙门收徒。都以六到十二岁之间为主。太小了不便照料,太大了灵根蒙蔽。”

或许是因为那一株百年玄参,刘玄风心情极好,难得的对余怀安一介凡人蝼蚁侃侃而谈,讲了许多。

余怀安也真正听到了许多之前典籍之中不曾了解到的新名词。

比如家学、海外道州、灵根。

不过这些倒都不重要,只要入门,日后自能接触。对余怀安而言,最重要还是得获得真正的仙法。

有《道法图录》在手,勤能补拙,就算资质差,余怀安觉得自己也能靠肝熟练度肝出来。

“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你身具三寸灵根,资质不算差。只是年龄超了…”

刘玄风说着,话锋一转:“要想入外门,直接学法,年龄超了,也不是不可以运作。只是嘛…”

只是光凭那株百年玄参,打通他刘玄风的关系够了,想打通进入外门的关系,还不够!

余怀安秒懂,再次作揖:“弟子只求升入外门,还望仙长相助。”

说着,直接取出储物袋递过去:“这些物件,是弟子多年来收集的,本就是悉数要献给仙长的。虽不入眼,但也该能聊表心意。”

刘玄风漫不经心的接过,打开之后神识一探,却是蓦然一惊。

“好小子,你不怕我杀了你灭口,将这些物件儿都贪墨了。”刘玄风眼角微挑。

他是着实没想到。

区区一个凡人小子,不仅有储物袋,还有丹药、灵石、阴沉木等法材。

这些物件,加起来价值不下十灵石。

比一位练气中期的散修身家都强。

若不是他神识已经多次扫略过余怀安周身,知道其已经掏空了家底,他还想再榨榨这小子,看看余怀安到底能掏出多少好东西.

“怕,当然怕,但刘仙长的品性,弟子之前也是打听过的,深信仙长为人。”余怀安如是说。

这倒不是假话,他能打听到北玄宗收徒的仙师叫刘玄风住在北玄宫。自然能打听到刘玄风的事迹。

据说刘玄风其人极贪鄙小气,见小利而忘义,但却有一桩好处,那就是只要收了钱,他一定办事。

这种人,余怀安最喜欢了。

区区灵石,法材算什么,只要能入门,修成仙法,这些东西以后要多少有多少。

果然,刘玄风脸色迅速转变,满面和蔼:“大家迟早都是自己人,你对我不用再称弟子了,以后在门中,称师兄。”

“是…刘师兄。”余怀安嘴角抽了抽。

“好,怀安师弟啊;你就先在道观中歇息。七日后,你与我一同去接了新入门的弟子,咱们就动身返回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