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陕西路监察史(已改,可看)

  • 太师!
  • 墨元圭
  • 2046字
  • 2025-01-25 21:42:43

一夜无眠,薛怀文躺在床上,脑海中不断盘旋着棉花引进和应对辽国刁难的种种事宜,不知不觉间,天色已亮。

起身穿戴整齐,穿起崭新的公服,准备与父兄一同前往皇宫上朝。

府邸外,薛怀文的父兄早已等候多时。

父亲薛舜元,身姿挺拔,眉眼间透着沉稳与威严,身上穿着的绯红官袍衬得他浑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兄长薛怀瑾,面容俊朗,眼神中透着干练,站在一旁如松柏笔直。

“怀文,今日上朝,你需谨言慎行,不可莽撞行事。”薛舜元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薛怀文恭敬地点点头,应道:“父亲放心,孩儿明白。”

三人一同登上马车,朝着皇宫的方向缓缓驶去。

一路上,车内气氛有些凝重,薛怀文的心中却暗自揣度着,今日上朝或许会有转机,棉花之事说不定能借助朝上诸公的力量。

马车缓缓驶行,颠簸了好一路终于到达皇宫后,薛怀瑾先行下车,随即便扶着弟弟与父亲下了马车,三人随着人流步入宫内。

此刻的崇文殿外,已来了不少文武大臣,文官聚为一团,武将亦是一样,双方就跟楚河汉界似的。

因着今天自家幼子第一次上朝,薛舜元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到处溜达闲听,而且带着两个儿子不停到这个人群见个面,让薛怀文行个礼,那个人群寒暄几句,再让薛怀文行个礼混个面熟。

但可惜卖自家老爹面子的没有多少人,只有零星少许会回礼或是笑着颔首。

薛舜元也不尴尬,依旧笑呵呵带着两个儿子这个人群那个人群转,当然他自然是不敢到最前方的三位相公处凑个面熟。

一旁的薛怀瑾面带无奈,但碍着自家父亲和弟弟都有点乐在其中的意味,便也只好跟在两人身边。

也不知道薛怀文鞠了多少躬,行了多少礼,到了多少人群.....

终于,在薛怀文也有点吃不消的时候,崇文殿内终于出来一位小太监,吆喝着文武百官各自站回到各自班次位列中,准备马上进殿。

最后磨蹭了好半天,众人才依着班次进入大殿。

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薛怀文站在兄长身后,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柴峪穿着早朝常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龙椅。

随着太监梁冬的一声高呼“拜~”

.............

早朝开始,百官依次上奏。

先是各地官员汇报民生、税收等情况,朝堂上气氛严肃而紧张。

薛怀文在一旁静静聆听,心中却焦急地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好向皇帝进言。

终于,在百官奏事告一段落时,薛怀文深吸一口气,踏出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柴峪微微抬眸,目光落在薛怀文身上,随即又摆了摆手。

薛怀文看到这手势便即刻会意,明白此时这朝堂上怕是有两姓家奴,随即躬身一礼退回队伍中去。

这一幕看的满殿百官一愣一愣的,这探花郎怎么了,官家挥挥手咋就又退回去了?你是探花欸,你的文人风骨呢!

柴峪没有理会场上的小骚动,扭头示意身旁的大官梁冬。

“有本奏无~”梁大官掐着声音喊道。

梁冬的呼声刚刚下去,便见一名户部官员手持象芴出列。

他弯着腰走到最前方,对着柴峪微微一礼,“官家,臣有本启奏。”

“讲来。”

“前月初春,辽国遣使来访,斥责我朝遣辽参加萧太后诞辰之使者,在宴席上对太后颇为不敬,引得太后大不阅,要求我朝今岁多增银一万两,绢三万匹.......”

户部官员低头沉沉道,随着一个又一个字节的出现,他的头颅越发的降低。

那名官员依旧沉声说着,身后两边的官员好似羊群一般也随着声音也垂下头颅,直至最后一个字节,满殿大臣都好似鸵鸟一般。

整个崇文殿倒活脱脱像个动物园。

柴峪坐在皇位上半晌无语,还是吕浩轩最终打破了这份宁静。

“官家,臣以为如今国朝休养生息,耶律一族来势汹汹,不妨权且忍耐一二,以待正时。”

几名新科进士衣摆微动,但最终还是安静了下来。

“.......就依吕相所言吧!”随后环顾四周,面无颜色问道:“还有无启奏,或是州路递来的劄子?”

见没人回答,柴峪似是泄愤般猛地站起,朝舆辇停放处走去。

底下众臣手持笏板高呼:“官家圣明。”

柴峪顿了一下,随即重重一挥袖便朝着外间走去。

就在薛怀文看着最前面的班次慢慢往出走了一半,等着准备退下第一日的早朝时,谁知道柴峪又突然杀了个回马枪。

一回来便指着薛怀文说道:“薛卿,朕观你不仅心系民生,对国家大事也颇有见解,原本朕打算安排你入翰林院任职,可如今朕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朕新设了一个官职——陕西路监察史,脱离所有官职以上,此职位责任重大,不仅要监察地方官员,还需编练新军,以提升我朝的军备实力,朕觉得你是担任此职的不二人选,你意下如何?”

薛怀文心中一楞,大哥我今日早朝除了高呼和臣有本奏,就再也没说啥了,您找理由也不找个合理点的吗........

但他也来不及多想,更别提去提醒柴峪,管他其他人后面再说啥,这新出炉的官职可是个好东西,能文能武的,多好。

于是立刻出列跪地叩首:“蒙官家信任,微臣深感荣幸,定当不负陛下重托,为我朝鞠躬尽瘁!”

柴峪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薛卿,朕信你,编练新军一事,大胆去做,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朕自会全力支持。”

“谢官家!”

薛怀文再次谢恩后,便退回到自己的位置。

老父亲薛舜元就在不远处的前面侧头看他,一脸懵逼的样子,本来他猜测自家儿子大抵是给个清贵的官,或者是官家近人,如今整个新官职到底是怎么回事。

薛怀瑾倒是一板一眼严肃的站在自己班次上,即便身后的兄弟回来也没有瞧一眼,悄咪咪说一句,端的是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