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投标前期规划
- 重生1992,借地产泡沫翻身
- 丨待君归
- 2114字
- 2024-12-15 20:20:32
“朱开,来一趟办公室”
李慧琳推开总经理办公室大门,便传出他的声音。
其他部门的人听到传话,都给朱开传来了同情的目光。
通常来说,这时第一个被叫出来交流,都是最煎熬的。
“加油大哥”朱开的两个小弟给他打气。
倒是朱开,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走进总经理办公室。
“请坐”
李慧琳熟练的从一旁拉出一个椅子,放在林宁办公桌的对面。
“听你说之前在xx公司干了十年”
“是的”朱开如实回答道。
xx公司作为东广市的建筑龙头企业,我相信有这段履历,你一定能够胜任工作。
“感谢老板认可”
“请问现阶段,我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朱开主动出击,这也让林宁对他多了一份关注。
到底是真有实力,还是爱出风头。
“目前公司正在准备椰海佳苑项目的投标”
“你们部门,现在就是熟悉图纸,然后排一个总进度计划出来”
“项目工期多久”
听到这第一份任务,朱开心里有了底,这正是自己的强项。
“三百六十天”
“三百六十天,老板这项目三十多万平方呢?”
“是的,这是甲方的要求”
“编制进度计划的时候,将需要的人员,机械计划上”
林宁的话异常平静,仿佛这事情没有什么困难。
“这样前期投入的成本会很大”
朱开是做过大项目的人,他知道这样的工期要求,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成本的增加。
“合理范围内,甲方会给予补偿”
“就一个要求,最大限度的提升周转材料的利用率”
这下朱开就犯难,看似给你巨大的发挥空间,这“合理范围,最大限度”的限制,就给任务提升了难度。
“我需要一周时间”
林宁比了一个ok的手势。
“叫林倩进来一下”
“好的老板”
朱开退出经理办公室。
不一会儿,林倩敲门,走了进来。
“老板,有什么吩咐”
“二十天后,需要投标,在十五天内,核算一下项目成本。”
林宁知道,成本部的一个个,都不喜欢拐弯抹角,也不跟林倩说客套话。
“这恐怕有点困难老板,这工作量太大了”林倩有些无奈的回答,他这工作可不像其他部门,做不完忽悠也能忽悠过去。
“这个我明白,所以这次叫你来,就是想跟你说可以找外援,务必在十五天之内完成,费用找财务部申报”
“好的老板,保证完成任务”
“你先去忙吧,帮我叫技术部的王志宇过来”
“好嘞老板”林倩充满干劲的出门了。
不一会儿一个小个子精瘦眼镜男推门进来。
“林总好”
“十五天内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跟工程部配合做好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林宁直接提出需求。
王志宇在脑海中大致梳理了一下流程,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
毕竟老板给得太多了,大不了多加班。
“这是我做的一部分专项方案,你拿去看看,有没有参考价值”林宁示意李慧琳将一叠文件放在王志宇面前。
“老板你就安生一点,放我们做就行了”这是王志宇的第一想法。
不抱有期待的翻看文件,他找到自己最熟悉的方案瞄了一眼。
“嗯?”
王志宇的神情一下变得认真起来。
认真看完其中一份方案之后,王志宇收起了那略带不屑的态度。
这专项方案,对于该专项的覆盖,可谓是面面俱到,以他做方案这么多年的经验,林宁提供的这份方案,比以往他做的很多方案更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
碍于面子,他又不好直接拍马屁,这样显得自己见过世面的样子。
“好的林总,我拿回去仔细研究”。
后续林宁又其余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拉到办公室一对一谈话。
将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已经快中午十二点了。
“林总,用餐时间到了”
“走吧,陈总还在等着你呢”
林宁二人出门后,办公室便炸开了锅。
“360天工期啊,三十万平方,我们工程部得死在这个项目上”
朱开最先跳起来。
王志宇拿着一份方案,走到朱开身旁。
“朱哥,你看看这份方案”
朱开接过方案,认真的翻看,翻越入神。
“老王啊,你以后别叫我哥了,你是我哥,这才来半天,你就整出这么完美的方案出来”
朱开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他看过无数的方案,王志宇给他的这份,不论是理论,还是可操作性,都可以排进前三:要知道从接任务到现在,算上昨晚通宵,也才半天时间。
“额”
“这是林总做的”
王志宇解释道。
“你说啥?”听到这话,朱开一副见鬼了的表情。
“确实是林总做的,让我做参考”
王志宇的话语中,充满了无奈。
自己哪敢托大说参考这句话,要真让自己做,也不敢保证比这做得好。
“这老板,看着年轻,实则是个世外高人啊”
几个部门的部长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共同得出来这样的结论。
“哇,我们老板真是又帅又有才华”罗梅又犯了花痴。
“你快好好成长吧,老板要求这么高,哪天他不满意给你辞退了”林倩一盆凉水给她泼来。
“我一定会加油的”
……
李慧琳开车到了一个酒楼下面,这次倒没有选一个偏僻到找不到路的地方。
酒楼的装修并不算豪华,林宁跟着女秘书走进了一个包房。
“小林,我们又见面了”。
陈华南早已经等候多时。
两人碰面之后,李慧琳便以找服务员上菜为由出去了。
“给你新招的团队,可还满意”
陈华南率先开口。
“不错,比电视塔项目那群人靠谱多了”。
“那是当然,这批人都是精挑细选的精英”
“不过说好了,这个项目干完,那群人你还用,就得自己给他们开工资了,知道你的标准高,他们的待遇可不低”。
陈华南接这次任务,自己也花了不少成本,提出这些事情,倒不是真要林宁自己给钱,而是要让他记住人情。
现在有人要推他林宁,自己当然是在这起步阶段打好关系最划算。
“没问题啊,只要他们能达到我的要求,待遇都不是问题,我们就是要做精品项目”。
林宁回答这话,底气很足,倒是让陈华南颇感意外。
两人交谈完毕,很合时宜的,服务员推门上菜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