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12月12日开始上传,到2025年2月1日,历经52天,近10万字,终于是完本了。感谢您的阅读和陪伴,希望您看完能会心一笑,我愿足已。
因为没得到多少读者的反馈,所以也并不清楚在别人眼里,这算是怎样一部作品。或许,不过是个可以一目十行的唬烂故事罢了。但对我而言,却是当作一件礼物来准备的,送给何雨和林可心(sky)的礼物。
所以,我是用了心的。
我不是第一次写故事,但连载一个10万字的故事,却是头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以我对自己的了解,我并不善于去构建宏篇大论,我的长处仅在于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并能比较细腻地将一些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次之所以能写10万字,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脑海中一直有个声音,把这个故事娓娓说给我听。
于是,与其说是我在创作,倒不如说我只是个记录者。而身为一个记录者,偶尔也会陷入进去,一边记录那些文字,一边流着泪,体验一种不知为什么而伤心的状态,可真让我有些始料不及。
网上看见过一些作家前辈们吐槽,说创作的过程很累,现在看看自己,确实是有些累的。然而在这个过程,收获也很多。具体收获了什么,也说不清,只觉得自己的心柔软了下来,人也清醒了很多。感觉笼罩我的,障碍我的一些东西变薄了不少,使得我能更多一点看到自己的本心。总之,我很欢喜,余生应能有所受益。
好了,不发感慨了,回答几个读者提出的问题,或可能关心的问题。
一、有不认识的读友私信我,说对sky这个第二女主感兴趣,但可惜笔墨太少了。这种感觉我理解,而且大家所看到的关于sky的情节,确实比我写的要少。那是因为,确实有些关于sky的文字,在我考虑再三后给删掉了,只因为怕起到喧宾夺主的效果。
虽然删掉了,没有出现在正文里,但还是有备份的。我会找时间去看看,看看有没有可能整理和补充一下,给sky写个番外。因为还不确定这件事,所以就暂且打住。
二、有读者问,小说写的是真实的事件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点问题。
又不是纪实文学,所以在小说中虚构情节是毫无疑问的。但也不可能完全在瞎编,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如此,但我仍觉得真实的生活远比文字所描述的要精彩,感悟和感动远比能表达的要丰富,要强烈。之所以勉力将一些片段留于纸上,不过是便于来日追忆。
追忆是害怕会忘记。有情人,不管是能在一起,还是终有一散,能追忆的东西,就像留着的那本旧影集或老照片,你不需要常常去看,甚至从来不看也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它们都还在,那就好。
很多年以后,听着江美琪的《那年的情书》,来重温这些文字,去感受那些曾经真实的发生和存在,心中或许能升起一份感恩,感恩在那一段人生旅程,有你相伴。
人的一生大概会遇见2920万人,由此推算,和一个人相遇的概率是0.00487,遇见同频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可能一辈子也就那么一个、二个,最多几个罢了。如果你粗心大意,视若等闲,大概就只能如诗中所云: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所以,要珍惜那些特别难能可贵的相遇,它带给你的那些快乐是真实的,那些留在生命中的印记,并不是因为有人在选择,而是注定的。它们本来就属于你。而且,非常有意义!
最后,可能有读者对这个大结局不太满意。哦,林可心是得偿所愿了,sky那么好的一个女孩,等待她的又是什么!?
我能理解这种想法,但我还是那句话,相遇总是有意义的,不能,也不应该仅仅用结果去评判。
最最最后,透露一个小秘密,这世界还有那么一位非常特殊的读者,她从头到尾都不会为sky担心什么。
因为她会觉得,这本书里,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女主啊。。。
20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