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紧接着孙太后面色凝重的说道。
“哀家不仅知道西山那边出事了,而且还知道于谦打算让会昌伯带兵围剿那些匪徒的事情。”
“就连今天会昌伯来找你其实也是哀家默许的!”
周寿闻言心中再次叫苦不迭。
“我说于谦怎么会明知道孙家的身份特殊,怎么还把带兵剿匪的事情交给了孙家,原来这一切都是您老安排的啊!”
他不解的看着孙太后道。
“太后娘娘,既然您明知道这事很可能会让陛下产生芥蒂,为何还要这么安排呢。”
孙太后叹息了一声道。
“哀家其实也不想这么做,只是时移世易,哀家这么安排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啊。”
“你也知道你姐夫那边接连出了这么多事,要是哀家再不做点什么,他恐怕连一条命都保不住。
尽管他以前做了很多错事,可他毕竟是陛下的骨血,是哀家的亲生儿子,哀家不可能眼看着他有事,却什么都不做。”
说道这里她就停了下来,并未继续说下去。
可周寿立马就猜到了她这么做的真正深意。
那就是借住这件事告诉朱祁钰,她这个太后并非什么都做不了,而是不想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彻底跟他翻脸而已。
要是朱祁钰同意让孙家或者周寿带兵剿匪,那双方之间的关系就还有缓和的余地,要是朱祁钰果断拒绝,那孙太后就不得不考虑用其他的方法,强行保住朱祁镇的性命了。
至于说是什么办法,那可就说不好了。
毕竟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谁也无法预料。
弄清这一切的周寿,心知自己这次就算不想答应恐怕也不行了,除非他彻底跟孙太后翻脸,否则就只能按照孙太后的想法,去当这个试探朱祁钰的工具人。
尽管在孙太后等人看来,自己并不会有什么损失,甚至还可以借助这次带兵剿匪的机会,半只脚插进军队之中。
可周寿心里清楚,兵权这东西向来是帝王最为在意的东西,就算这次朱祁钰看在孙太后等人的面子上,勉强同意了让自己带兵,可终究会在他心里造成一个不好的印象,认为自己始终是站在朱祁镇等人一方的。
周寿心中暗暗叫苦。
“太后你们这是明摆着要把我往朱祁镇这边推啊。
这件事过后,陛下对我的信任必然大减,甚至还有可能彻底将我冷落,如此一来,那我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岂不是都要白费了。”
就在他琢磨着要不要想个办法推辞的时候,孙太后看着他那略微有些难看的表情道。
“周寿,哀家也知道,这件事对你来说可能有些为难。
你放心,只要你帮了哀家这一次,哀家自然是不会亏待你的。
等你带兵剿匪回来,哀家会给你一个惊喜。”
人家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周寿除了接受之外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他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
“能帮太后娘娘做事乃是微臣的福气,微臣自然会竭尽全力。”
孙太后闻言满脸堆笑的道。
“既然你答应了,那哀家也就不跟你藏着掖着了!”
说着一摆手就有一个侍女手中托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
孙太后解开托盘上的红布,将里面一枚令牌模样的东西递给了周寿的。
“这是于谦的十团营的调兵令牌,凭借这个令牌,你可以随意调用一支不超过一百五十人的军队,如果你愿意这些人以后就是你的私军了。”
猛然听到这话,周寿心脏十分不争气狂跳了起来。
来到明朝这么长的时间,他对大明军队的各种情况也算是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自打朱祁镇一举葬送了大明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和大半的武将后,大明的军事实力受到了严重的重挫。
于谦等人在击败瓦剌大军后,在孙太后等人的支持下,不计代价的将以前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的精锐重新编成一军,号称十团营。
这十团营包括五军营八万人,三千营两万人,神机营五万,共计十五万人。
每营一万五千人,设提督一人,都指挥使一人,把总十人,领队一百,管对二百。
孙太后给周寿的这枚令牌,拥有调动不超过一百五十人的军队,换成十团营的编制,那就是一个管队所能调动的所有官兵。
换句话说,孙太后既然将这个令牌给了周寿,就等于是白送了他一个管队的名头和一百五十名官兵。
但一个管队的名头还不足以让周寿兴奋成这样,最关键的乃是孙太后最后那句话。
“如果他愿意,这些士兵从今以后就是他的私兵了。”
这才是对他最大的奖赏。
而且还是所有奖赏中最高档的那种。
要知道,大明的军队最开始的时候,还算正常,士兵就是士兵,将领就是将领,两者区分的很明确。
可到了大明的中后期,大明的军队实际上已经成了军官的似有物品。
一直军队中最能打,最忠心的士兵,并不是朝廷招募来的良家子弟,而是那些将领的豢养的家仆。
这一点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展现的最为突出。
就拿最后投降满清的吴三桂来打比方吧,他手底下的关宁铁骑,只有一半是普通士兵,剩下的基本都是他和手底下的将领的私兵。
这也是数万关宁铁骑才会如此听吴三桂的话,就算是吴三桂带着他们一起投靠满清,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的主要原因。
因为他们中大多都是私兵,拿的是吴三桂给的军饷,跟大明朝廷没有任何关系,自然是要给吴三桂卖命的。
虽然这个时间段,大明的军队还未烂成明末那个样子,但军官将手底下的士兵当做自己的私人物品却已经开始逐渐蔓延。
孙太后等人并非不知道这种情况,但他们最终却选择了默许这一切,主要还是目前的情况,不允许他们做出改变,与其冒着得罪军中大多数将领的风险进行改革,还不如借此机会彻底将这种事当做福利,换取所有将领的忠心。
也正是有了这个前提,孙太后才会跟周寿说出,‘你要是想,这些兵以后就是你的私兵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