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馆的时候,已经是酉时了。
会有两天的休息期,让学生们回家休息两日再来上学。
有时候,也可能是三四天。
夫子要是走亲访友什么的,休息的天数会多一些。
毕竟,每天教导两个学堂,二十六位学生,也不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
春风学堂还有一位夫子。
算是老夫子了,已经年近五十八。
专门教授顾学州所在的学堂,学生都是考了好几次县试、府试不中的。
而考过了县试、府试,准备院试的考试,就不会再在这私塾求学,而是会专门拜一位老师。
比如,老秀才这类的,也有一些辞官归乡的老官吏。
当然,想要跟着这些人求学,要么是有着真才实学的人,要么就是有一些关系的人。
不管是什么时代,那都是一个人情社会。
丁夫子看了看坐在后排的顾青,正在收拾着纸笔,看样子,应该是打算回去。
说实话。
他现在有一种想要把顾青带在身边,悉心教导的冲动。
好不容易遇上这么一块璞玉。
他到现在都没想好,该怎么去雕琢。
为此,这几天都是辗转反侧,到了很晚才会入睡。
每一天,看着顾青的进步,那都是激动不已,却又有一些患得患失起来。
这会儿。
更是担心顾青就这么回家,要是万一出了点儿意外什么的,该怎么办?
听他堂哥顾学州讲述,顾青前段时间去挑水,结果不小心失足落井,还好及时救了起来。
昏迷了十余天,最后才自己醒过来。
丁夫子当时听了,那个揪心啊。
若是顾青真的因此而有个什么,那他就痛失这么一个天资卓越的学生了啊!
好在,抢救及时,把人给救活了。
不过,又一想到,顾青这也应该是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说到底,他也是顾家子。
自己凭什么直接把他留在身边,不让他和父母团聚呢?
还记得第一天就和顾青说过,万万不可因此而自大,一定要戒骄戒躁。
那自己现在不就因为此事而焦躁不安吗?
丁夫子叹了一口气。
微微摇了摇头,回到了私塾的后院。
这里是江浦县丁家置办的第三家私塾,规模要小一些,招收的学生也相应的少一些,束脩也低一些。
为的就是能够找一些天资不错的寒门子弟。
对于江浦县来说,丁家就是世家大族了,丁家子弟众多,涉及到的行业也比较多。
而丁家的主业,也就是祖业,自然还是医术。
而人这一生,肯定是少不了疾病缠身,少不了请郎中。
再加上,还有一个救命之恩呢。
故此,丁家就算是在这应天府,那都是有着几分薄面的。
正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也不过是一个说法罢了。
世家大族为了能够壮大自己,一般都会兴办私塾,教导一些学子,从而培养一些学子。
这些学子将来参加了科举考试,成为了一方官吏,甚至是进入了朝堂。
那还得念着当初上私塾之时的师恩。
尊师重道的思想,已经是形成了一道钢印,刻印在每一位的读书人脑海之中。
这也是在晋朝至唐朝时期,一直有着世家大族,有着门阀之别的制度。
世家大族其实就是学术门阀。
他们的家中保藏着很多的古籍,也就拥有着知识的宝藏。
而他们不会轻易拿出来示人。
只有自家的子弟才能够读这些圣贤书。
而他们也会兴办学堂,教育一些寒门子弟。
相当于是养鱼一样,弄一个池塘,养一些鱼,时间长了,肯定会养出一条大鱼。
虽然唐朝末年,黄巢几乎屠尽了天下世家大族。
但是随着新的王朝建立,随着国家大势趋于稳定,随着朝廷要用读书人来治理天下。
这种学术门阀再一次出现。
到了明朝中期,已经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丁夫子还在犹豫着,要不要和家主说一说,要不要把顾青带在身边,要不要趁着顾青还没成长起来,来一个联姻……。
最后想来想去,还是打消了这些念头。
顾青自然不知道,他的夫子在想一些什么,谋划着什么。
他收拾好了之后,走出学堂大门。
就见到了他的便宜老爹顾老三,拢着袖子,微微驼着个背,低着头,站在墙角边儿。
“爹。”
叫一个有一点儿陌生,和前世的自己年龄差不多大的人一声爹。
多少有一些别扭。
可再怎么别扭,他已经占据了对方的儿子的身体,用上了对方儿子的身份。
那就不能不喊。
也不能不认。
顾老三连忙抬起头,看向了学堂的门口。
见到顾青站在那里,喜出望外、激动不已,想要上前,却又不敢上前。
觉得自己这个泥腿子,让顾青的那些同窗见到了,会有一些不好,便小声道:“走,我们回家。”
顾青上前,问道:“爹,不等学州哥吗?”
顾老三一边慢走,让顾青能够跟上他的脚步,一边回道:“你哥他已经先行一步,走在前面哩。”
顾青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顾学州和他那个好吃懒做的父亲一样,有一些爱面子。
所以,肯定是不想让自己的同窗见到,自己和他那穿着粗布,皮肤粗糙、还有一些黝黑的三伯一起走。
便连忙躲着,先走一步。
顾青却快步跟上了顾老三,两个人走在一起。
而这一幕,却被跟在顾青身后的书童,看到了,微微点了点头,跑回去告诉了丁夫子。
“公子爷,我还没见到过你对一个学生如此上心呢。”
书童是丁家买来的,买的时候,只有五岁,比丁沥大两岁,赐姓丁,名度。
他成为了丁沥的书童。
从此一起长大。
如今,丁沥成了春风学堂的夫子,他也就成了夫子的助手,担负起不少活儿。
丁夫子直言道:“他可能是我这么多年以来,遇上的唯一一位天资卓越、心性坚韧的学生,是一块儿读书的料子。”
书童脑海中浮现出来他所见到的顾青,稳重、做事情不急不慢、勤奋、努力、刻苦……。
这确实是一块读书的料子。
“恭喜公子爷,总算是遇上了一位得意门生。”丁度躬身道。
丁夫子却因此而继续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