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族学和崇正学院。
顾青自然是选择后者。
丁家因为祖上出了丁毅、丁凤这两位名医,积累了不少声誉,也因为医术高明,救了不少人。
看起来,关系网比较大。
甚至是在应天府都能有人会给几分薄面。
但是,丁家必定不会为了他顾青,就要用上这些人脉。
大部分时候,这样的人情,用一份,少一份。
而在崇正书院就不一样,这里讲究的便是真才实学。
再加上,一个活着的应天府知府的人脉,和一个已经日薄西山的丁家,自然是选择前者。
丁度再一次来到了顾家村。
这一次,他直接充当了车夫,还冲到了送喜报的人。
这牛车拐个弯,出现在了村口的顾家村村民眼中之时,人群再一次沸腾了。
一个多月以前。
他们也是站在了这里,迎接顾家村第一位县案首。
如今,他们再一次站在了这里,迎接顾家村的第一位府案首。
人还是那群人,只是少了三个村汉。
案首还是那位案首。
顾青先一步下了牛车,然后等着顾老三。
“看到没,这府案首就是不一样,上一次,还是坐着板车,这一次,便直接坐上了老爷车。”
“那顾老三也是翻身了啊,若是以往,他能有这般待遇?”
“是啊,连老爷车都坐上了。”
“也不知道,那里面是个什么样子?”
“听说,老爷车里面垫着绒垫,那都是虎1绒呢,里面都是棉花,坐起来软软的,还很是暖和。”
“怎么,你坐过?”
“没,没,听说过,听说过。”
村口站着的村民们,看着顾青下了牛车,又看着顾老三下了牛车,一时间,也是议论纷纷。
顾老二带着顾老头等人连忙迎了上去。
“哎,我们顾家的小相公回来了!”
顾青则是上前,微微躬身道:“顾青见过大爷、二爷、阿爷、四爷、五爷……。”
他现在也只是童生,还没考取秀才呢。
等到考取了秀才,那就只会给几位爷爷辈施礼,给几位叔叔伯伯辈的,那也是抱个手。
若是同辈之人,见到了顾青,那都得施礼,叫一声小相公。
顾二爷上前扶起了顾青,还打量了一下,说道:“嗯,还好,不仅没瘦,还长高了一些。”
然后又看向了丁度。
“多谢丁相公送青儿回来,还劳烦你亲自跑一趟,实在是抱歉。”
书童丁度上前,把一份喜报,送给了顾老头。
“不打紧。”
“顾小相公乃是我家夫子的学生,如今高中案首,我理应相送,这是喜报。”
“恭喜顾小相公高中今年府试的案首,也算是为江浦县、为春风学堂争光添彩。”
“也恭喜你们顾家,养出来一位如此才学无双的顾小相公。”
顾老头接过喜报,却觉得这一份喜报十分的烫手一样,双手颤颤巍巍地,都有点儿接不住。
就在那傻笑着。
还是顾二爷开了口,说道:“青儿能有今日之成就,也全靠丁夫子教导有方。”
“此事过后,我们顾家也会感谢春风学堂,感谢丁夫子的教诲之恩。”
“丁相公若是不嫌弃,随着我们一起小聚一番,可好?”
丁度笑着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
这本就是一个喜庆的日子。
他也是来送喜报的,也是春风学堂的代表。
顾青高中府案首,对于江浦县、春风学堂、顾家村三方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儿。
江浦县县衙那公告栏上,都贴着这一份喜报呢。
春风学堂也贴起来了。
顾家村这边自然也不逞多让,在顾老二的指挥之下,连忙在顾家的墙上,钉出一个告示栏,把喜报给贴了上去。
这可是一个好彩头,也是一个好兆头。
江浦县这么多年以来,可是很少有过高中府案首的。
顾家村这边的流水席,很快就又摆上了。
村民们吃醋归吃醋,但是这手上的活儿,却没少干,该搬桌子的搬桌子,该搬凳子的搬凳子,该洗菜的洗菜……。
顾老二甚至是做主,再一次杀了一头猪,用来招待所有人。
顾陈氏又一次成为了后厨这边的管事儿,不仅如此,柯氏、明氏两人也是齐心协力,开始帮助顾陈氏打理好后厨,好尽快把席给摆上。
至于以前那点事儿,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过去的都让他过去了。
柯氏也不敢继续和顾陈氏对着来,明氏则是抱上了顾陈氏的大腿,两人已经情同姐妹。
守祠堂的顾老大,一开始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怎么突然就热闹起来了。
等到从孩童那边听到了消息,说是顾青高中了府案首,坐那愣了好一会儿。
最后才轻声道:“好,好呀!”
却又觉得自己没脸面再见顾青这个侄儿,便直接找了一处幽静的地儿,躲了起来。
顾老二等人带着顾青来到了祠堂。
一番大礼之后。
已经是深夜了。
这会儿,顾家的祖祠这边,还有流水席的桌子上,都是摆着油灯,照亮了一大片。
顾老二主场,说了一些场面的话,就开了席。
这一次。
大家对顾青的态度,那比以前还要恭敬了。
顾青端着茶水过来陪个酒,大家都得站起来,笑脸相迎,还要道一声恭喜。
一直到了深夜。
这场宴席才散开。
丁度被安排进了顾老二的宅院那边的上等厢房休息一晚。
明日,顾家还会组团,前往春风学堂,感谢丁夫子对顾青的教导呢。
顾青一家也是在大家的相送之下,回到了家里。
大家都想要讨一个彩头。
顾青也只好一个一个地发着祝福。
“爹、娘。”
“我想带着学州和学裕住到西屋,我们那屋就让出来,让顾三哥他们住吧。”
等到村民散去。
顾家关上了院门。
此时都快要三更天了,忙活了一下午,再加一个半晚上,确实累了。
柯氏却主动站出来,要让出西侧房。
顾老头看了看柯氏,又看了看顾学州和顾学裕,最后看向了顾青。
“阿爷、大伯娘。”
“这西屋我住惯了。”
“换来换去也比较麻烦。”
“而且,应天府的汪知府开口,引荐我去崇正书院读书呢。”
“所以过几天,可能就要去应天府的崇正书院。”
“也就不常住。”
“阿爷,若是等我过了院试,有了秀才之名,我想要在旁边起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