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等的就是这句话

观音面容平和,心中暗笑地,看着玉皇大帝有些不自在的给自己斟满茶杯。

他举起茶杯,饮了口热茶。

香飘飘的茶香,热腾腾的白色蒸汽,将观音的面容短暂遮掩。

观音心中了然,知晓玉皇大帝作如此样子的原因。

五百年前,天庭里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天才,做到了一个职位的极致。

那个职位说起来不好听,官职也不是很大。

但……

集中一点,登峰造极!

当你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哪怕那件事情本身微不足道,也可以称之为奇迹了。

而五百年前,做到这一点的人,观音很熟悉。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也很熟悉。

因为这个人,正是他们三人刚刚谈论的孙猴子。

那孙猴子五百年前做到极致的职位,也正是西游记里充满笑料,妖怪一说出口孙猴子就要急眼的——

弼马温!

天才有很多种定义,每个人都有对天下的不同评价。

但孙猴子不知道什么叫天才,因为他所知道的天才都认为他是天才。

作为天生地养的灵猴。

那孙猴子也不愧对‘天生地养’与‘灵猴’的头衔。

根骨、福缘、悟性这些顶级的天赋先不谈。

在孙猴子没跟着各路妖怪,学会喝酒吹牛爱慕虚名之前。

他所具有的心态,可以说专门为修行而生的。

其中,一个最微不足道的体现,变足以达到天庭‘弼马温’职位,不知几百年都不曾出现的盛事。

干一行爱一行,可以准确形容,那孙猴子面对工作的态度了。

起初,被玉皇大帝‘宠爱’似的,分配到‘弼马温’职位的孙猴子,还不知道弼马温的官衔。

自以为是个极大的官,再加上他干一行爱一行的品行。

对弼马温养马的职务,可谓是认认真真、没有丝毫懈怠的履行着。

刚任职,就马不停蹄的开展起工作。

先是点名马数,然后对底下官员吩咐,并且施加严厉的监督。

教御马监的典簿征备材料,教力士官员刷洗马屁、扎草、饮水、煮料。

教监丞、检副辅助催办。

因而。

弼马昼夜不睡,滋养马屁。日间舞弄犹可,夜间看管殷勤:

但是马睡的,赶起来吃草;走的捉将来靠槽。

于是乎,那些马儿见了孙猴子这弼马温,泯耳攢蹄,都养的飞镖体壮。

一时间,天庭御马监,颇为被神仙们津津乐道。

遇见孙猴子,都夸他是个养马的好手。

不见孙猴子,背地里又是嬉笑又是佩服。

嬉笑,自然是嬉笑那孙猴子不知好歹,还认为弼马温是个天大的官,整天傻乎乎白高兴的喂养马屁。

佩服,自然是佩服那孙猴子有些道行,练喂养马屁这件芝麻大小事,都可以整出个如此风风光光的。

那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本就在孙猴子还在石头里的时候,就暗中观察着孙猴子。

一步步的看着孙猴子慢慢长大,成为猴王,见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生出向道之心,乘木筏出海,历经千辛万苦,终得拜师学艺,有长生不老之本领,躲避三灾之法术!

后又亲手策划,给孙猴子设计磨难,想着如何助他安稳渡劫。

谁曾想,半路竟冒出个秃顶大耳的老和尚,将一手看到的孙猴子给拐到灵山去了!

如若不是看着,如来佛那个秃顶大耳的老和尚,手里正好有适合孙猴子修行的法门。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事万万不会放手自己亲眼看大的孙猴子的。

这么多年了,这孙猴子在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心中,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孩子胜似孩子。

因而……

对于‘自家孩子’在天庭里留下的唯一痕迹——御马监的一群飞镖体壮的好马,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事不愿意放手的。

这些年来,孙猴子在五行山下修行。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少了孙猴子的乐趣,缺失的乐趣却没有任何神仙进行弥补。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缺失的东西总会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于是乎……

每天想念孙猴子没在五行山下修行时,自己的日子是多么具有乐趣的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便回去御马监喂养喂养仙马。

偶尔性质来了,还会骑着兜兜风——当然,是在天庭的一亩三分地里面。

根据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地位,没有极其重大可能危害到天庭的事件发生,他俩事出不了天庭,下到凡间的。

是的,天蓬那家伙怕的要死的贬下凡尘,事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可望而不可得的经历。

观音知道的没有如此详细。

但孙猴子弼马温的名号,他事清清楚楚知晓的。

虽然不知晓具体的内幕,但看着玉皇大帝如今的表情。

观音知晓,自己的机会来了。

想到西游记里原本的剧情,想到自己前不久答应龙女的事。

不论是为了自己的与天同寿和无边法力,还是为了在自己的小侍女龙女面前维持住高深莫测的形象。

观音此刻都必须开口。

“取经人一路西行,同有十万八千里路途,再加上妖魔阻拦,凡马想必不能服众。”

观音先是拒绝玉皇大帝的建议。

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打算。

在他过往的人生中,一次一次累积起来的失败,并没有告诉他成功的经验,只是让他总结了失败的教训。

确保自己的不会在同一个坑位里摔倒第二次。

其中,观音较早就明白的一点事,当你越在意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越是不能急躁。

急躁,就会出错。

越急,出错的概率就越大。

越是紧要关头,就越是要放平心态,以平常的态度处之。

这样做就不会犯错了吗?

当然不是。

观音只是根据失败的经验,算出了不急躁做事成功的概率,是急躁做事成功概率的近两倍!

“这……”

听到观音的话,玉皇大帝果然露出犹豫之色。

心中已经在想,御马监里的哪匹马儿最差,打法给那金蝉子了。

“不知菩萨有何想法,助那取经人一路西行?”

一直喝茶看戏,仔细观察局面的王母娘娘开口了。

观音等的就是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