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美团的董事会
- 重生:开局让小米为我花了三千万
- 戒尺
- 2000字
- 2025-01-22 14:45:17
和王聪聊完,陈风打了个电话给林斌。
询问云聊这两天的情况。
林斌在电话里表现的很兴奋,说云聊的用户已经增长到了七千万。
日活跃用户达到了四千万。
现在小米公司负责云聊业务的人手已经不够了。
在A轮融资的钱陆续到账后,小米开始大规模招聘人员,扩大云聊的团队。
这也没有出乎陈风的意料。
他这几天每天有空的时候也一直在关注云聊的情况。
主要是通过网络,网络上各大平台对云聊的讨论热度还是很高。
微博热搜榜上每天都会有云聊的名字。
当然,这其中也有公关公司的运作。
可更多的是用户自发的讨论。
还有就是小米公司接受传统媒体的采访报道也陆续登了出来。
电视台,报纸上也有很多关于云聊的话题。
传统媒体相对于互联网媒体来说有一定的滞后性。
但这也让云聊的热度保持到了现在。
而且运营商那边也看到了云聊的潜力,以及云聊给他们带来的流量数据收入。
主动要求恢复接口测试,而且还主动提出要加快速度,这也算是个好消息。
手机应用渠道平台那边也正在大力推广云聊应用。
因为现在智能手机刚起步不久,特别是安卓系统,还没有那么成熟。
所以可用,好玩,实用的APP并不多。
而云聊在其中显得特别显眼,一直位居各大应用渠道平台的首位。
小米积分商城也已经快速上线。
云聊用户推广新用户会获得积分,积分可以在小米积分商城里兑换各种商品,或者提现。
提现的设计也和陈风在小米开董事会的时候提出来的差不多。
用户的积分要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兑换现金,然后现金达到一定数额才可以提现。
提现实时到账,这也刺激到了云聊用户的主动推广。
甚至有些专门薅羊毛的团队开始做起了专业推广。
他们甚至靠推广云聊,短短几天之内提现了十万多元。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让新版云聊的势头和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陈风借给小米公司五千万的可转债,几天之内已经花掉了三千多万。
当天晚上,陈风接到了美团王星打来的电话。
和他确定第二天要参加美团董事会的事情。
陈风答应会按时到达,这也是他去羊城之前就确定了的事情。
第二天上午,陈风如约到了美团公司。
现在的美团董事会只有四个成员,除了陈风是投资者之外,其他三个包括王星都是创始团队成员。
说是董事会,也就是在美团公司的小会议室里四个人围坐在一起,跟开个小会没有什么区别。
王星先是公布了美团这一阶段的运营情况,主要是一些数据。
总结下来就是目前发展情况良好,虽然速度在行业里不是最快的,但是最稳的。
最后,王星就提出了召开这次董事会的主要目的,扩张。
当前的美团业务量虽然还可以,但是绝大部分的订单都是来自于国内几个重要的一二线城市。
而这些城市是所有团购网站争夺的红海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相较于同为头部的其他几家团购公司,美团业务下沉的速度是落后的。
这也是由核心创始人王星的背景所决定的。
王星是技术出身,后来创办的校内网和饭否都是社交类型的网站。
所以美团在技术和网络运营方面相较于同类公司都有优势。
美团从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技术投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优化推荐算法,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提高运营效率。
特别是在初期的时候,美团从一开始就专注于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如餐饮、电影票、酒店等)。
避开了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的直接竞争。
实物团购在美团的业务量中并不是大头。
现在收到了陈风的春风资本的融资,后续还有别的风投公司在谈。
所以他们认为美团是时候在线下扩张了。
王星把公司的情况和想法介绍完之后,看向了陈风。
这意思很明确,他们几个创始人天天朝夕相处,这些他们都聊过了。
就看陈风的意思了。
陈风先是表示对美团的业务进度很满意,也同意是时候扩张线下版图了。
也就是说,董事会对这方面达成了一致。
线下业务的扩张也由负责运营的穆荣均负责。
穆荣均也直接说了自己的计划:“首先,我们都承认我们美团在线下推广团队这一块和其他头部团购网站是有差距的,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前期比较重视线上的运营。”
“所以人员这一块缺口比较大,特别是有经验的推广人员。”
“我们的计划是明年在全国一百多个城市组建线下业务推广团队,这一块的主要负责人除了我之外,还需要招募一位专门负责线下团队运营和管理的人员。”
陈风对此表示同意:“那你们现在有合适的人选吗?”
王星回道:“如果能从同行公司里挖掘的话是最好,但现在看情况比较复杂,不一定好办。”
“还有就是,说真的,我们比较倾向于有大公司工作经验的人来负责这一块业务,最好是一线的互联网公司。”
陈风听出了王星话里的意思:“听你们的意思是,已经有备选的人员了?”
王星也不避讳:“是的,不过现在还在沟通,我们毕竟创业公司,人家是大公司的高管,要跳过来的话,需要考虑的情况太多了。”
其实陈风知道他说的是谁,但是王星没有主动说,他也没有主动问。
王星说的这个人,是阿里公司的高管干嘉伟。
他现在是阿里B2B业务的销售副总裁,有丰富的地推和销售管理经验。
确实是个非常合适的人员,而且后来他在美团的工作经历也证明了,美团选择他是绝对正确的。
只是,根据陈风的记忆,干嘉伟真正跳到美团,是2011年的事情。
也就是说,还有大概半年的时间他才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