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来历

之所以追了四十里,不是因为李倓只能追四十里,而是因为已经打了近半日,再往前,就要碰到尹子奇了。

不过……李倓环顾着自己身边的骑兵和将领们,有马燧,有南霁云,有张景超……

张巡因为体力不支最终中途停下收拢军队去了,但余下的骑兵在李倓的带领下仍旧取得了非同一般的功绩——最能阻挡他们的平卢军骑兵精锐已经追随李怀仙成功转进了。

李倓心中忽然凭空生出了一股豪气:“可敢与我去会一会尹子奇?”

“有何不敢?”南霁云最先应道。

马燧、张景超等人也都先后回应。

李倓当即用脚跟轻磕马腹,座下才与他磨合不到两个月的战马便一跃而出,在他身后的骑士们全都策马跟上。

等李倓靠近尹子奇的大军时,后者已经严阵以待了,李倓领着骑兵们在尹子奇大军前走了一阵马,见尹子奇根本不敢主动出击,方才大笑着离开。

随行的骑士尽皆附和,笑声甚至传到了尹子奇的耳中,让他的脸色瞬间铁青。

实际上,在一个时辰之前,尹子奇仍还觉得他能够一战控制河南局势。

就在一天前,他再度击溃了许叔冀和尚衡率领往鲁郡支援的军队,在他看来,一切都该顺利无比的,可事情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

他找到了刚刚逃亡至此的李怀忠,恶狠狠地询问道:“李怀仙那厮不敢来见我,你且说说,怎么就溃败了?”

战败的时候,李怀忠并不在靠近泗水的一侧,他也只知道个大概,但瞧着暴怒的尹子奇,他可不敢说是被吓败的,稍加犹豫便答道:“节帅,非我无能,实在是李怀仙小觑了贺兰进明,只派人守着沛县城,却没料到贺兰进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竟然借着泗水偷渡,少说也得有六七万大军……贺兰进明怕不是把他能控制的军队都召集来了。”

“胡说,他若敢如此做,我岂能一点消息都收不到?”

李怀忠一愣,马上又说道:“那一定是江淮的援军,我就说江淮怎么可能只派出李倓这三万多人的大军。”

这一回,尹子奇倒没反驳,而是在思索其中的合理性。

李怀忠见状,又为自己辩解道:“其实初时也不是不能战,可是李怀仙军中率先溃败……”

但尹子奇已经无心听这些了。

他表情凝重地自语道:“李倓既然能继续调动江淮的军队,可他竟然隐忍至此,为了胜利甘冒这般大的风险……”

想到自己一直以来都觉得胜券在握,却一直被李倓算计着,尹子奇忽觉得自己丢掉了眼的眼眶又在隐隐作痛了。

他转念想到,假如他没有因为许叔冀和尚衡的几千兵浪费时间,是不是能早点抵达战场,那时结局是不是就可以改变了?

“节帅?节帅!你的眼……”

尹子奇觉得自己的眼眶愈发疼了,他伸手摸了摸,湿漉漉的,低头一看,正是鲜红的血液。

“退兵吧!”他无奈地说,话语中带着掩藏不住的颓然。

……

李倓领兵返回,路上,他带着骑兵再度清理了一下追击现场,然后方才回师,正式会见了带来此战转折点的大功臣。

“下官幸不辱命!”

“贻孙功莫大焉!”李倓赶紧扶起崔祐甫的手。

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并非偶然,而是早就得李倓军令返回淮南的崔祐甫自淮南带来的。

起初李倓在淮南道抽调郡兵之后,提出了淮南各郡县以免除徭役为条件挑选壮丁参与军事训练的方略。一方面代替郡兵安定地方,另一方面也能作为预备役。

而河南的战事进展让李倓不得不提前动用他的预备役,好在不用等预备役上场,叛军就已经败退了。

不然真等到双方交手,叛军就会明白一拳打到棉花上是什么感觉了。

值此时刻,就连张巡都将清点战果的事务交给了下属前来相会,口中不忘称赞道:“幸好大王早有准备,有援兵相助,不然就算击败了李怀仙,尹子奇也绝不会撤兵。”

李倓则道:“还当属贻孙干练,这些兵丁分布在淮南各郡县,将他们统筹合一并军容严整的带到河南来,本就是一件难事,但贻孙却克服艰难险阻将之完成了。”

“另外,此战首功必是张公无疑,若无张公指挥若定,及时配合,叛军怎会溃败地如此之快?”

崔祐甫这时候也不刚直不回了,他发自内心的称赞道:“若非节帅在年初离开淮南时早有准备,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超过五万大军。实际上,若非时间紧急,以淮南十二郡每郡五千到一万不等的数量,能来此的军队还能更多。”

过了互相吹捧的阶段,李倓也毫不客气地对自家军队进行了锐评:“这些军队看似浩大,实则只是拿上来兵器的农夫,多来无益。不过暂时还要留在左近,以防尹子奇领兵回转。”

张巡也补充道:“此战胜利后,鲁郡全境都可以收复了,就连东平郡都能择机进军,至于济阴和濮阳二郡……尹子奇的兵力终究损耗不大。”

李倓倒是没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只是笑道:“能顺势拿下东平郡便足矣了。”

张巡见李倓在如此情况下都没志得意满,也就放下了心。随即他又想到自李倓抵达河南后的节节胜利,忍不住感叹道:“自大王领军抵达河南,睢阳、琅琊、高密、鲁郡,还有接下来的东平……王师在河南胜绩不断,唯圣人、上皇贤明,遣大王来此。”

李倓听着,虽也很高兴不假,可总觉得怪怪的。

不过等到张巡答应继续与他合兵一处收复东平郡,他复又高兴起来。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看待贺兰进明和许叔冀等人在此战中的表现。

尤其是固守沛县的贺兰进明,客观上,他还为崔祐甫的突然到来打了掩护。

而另一边,贺兰进明终于知道了李倓和张巡取得的胜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