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万国博览会的想法

看着看着,他冒出了灵感!

新邸报上,刊登了一则余杭日报的消息。

华江府正在举办博览会。

博览会这种东西,也是近期才出现的新鲜事物。

随着商品变多,华江府涌现出商贾们自行举办的博览会。

博览会,就是商贾把自己新推出的商品,陈列在展位上的招商会。

起先,博览会也不是面对寻常百姓。

最开始的时候,纺织机的老板,蒸汽机的制造商,会开设展厅来推销陈列自己的新产品。

博览会面对的也是同样的生产商。

来参加博览会的,全是开设制衣厂或者纺织厂的工厂主。

但是没多久,博览会就扩大了范围。

一些无聊的百姓,也会在闲暇时去参观博览会。

最新的机器,也是特别有意思的。

现在华江经济发达,许多工人有了钱,就出现了新的市民阶层。

这些新的阶层,比原来的百姓有钱。

一家之主往往在工厂干活,或者夫妻二人全在工厂干活,到了休沐时,经常全家出动放松放松。

在这种情况下,博览会变成了火爆的项目。

许多工人喜欢带着妻儿,来参观自己工作用的机器。

人流量变大后,便有聪明的商贾打起了游客们的念头,于是博览会里,开始涌现出百姓也可以用的东西。

比如大越的蔗糖,新口味的罐头,大越的朗姆酒。

更多商人也发现了商机。

于是天南地北的商品,全送去了博览会上。

这下子更多的百姓被吸引了。

甚至连余杭府的一些商人,也来看博览会,看看有没有新鲜的商品卖。

倭国的铠甲,高丽的人参,泰王国的象牙雕,小吕宋的椰子水。

西疆的辣椒和番茄,印地的香料。

这些新奇的产品,全在博览会上打出了名号。

市面上越来越多商品。

现在华江的博览会,已经成了华江府有名的景点。

从一个偶然建立的市集,变成了经典的展览。

看到这则新闻,徐安说道:“不然,咱们也在京都打造一座博览会展馆吧?”

博览会,这是徐安和小汤子最后确定下来的设计。

他们要打造一座豪华的展览馆!

但是怎样修建一座心潮澎湃的建筑?

徐安又开始发愁,究竟修建一座怎样的建筑,才可以成为京都最亮眼的建筑。

这时,徐安想起了自己在殿造司时,接手的最后一项工程。

那便是给各司衙门更换玻璃。

透明玻璃,也是最新出现的东西。

玻璃这玩意儿本来就有,但是以前玻璃算是奢侈品的一种。

透明玻璃也被当做一种宝石。

但是很快,大周商人在西洋商人那里得知,在遥远的西洋,有座叫做卫斯理的城市。

那座城市的特产便是各色玻璃器具。

聪明的大周人,与西洋商人的交流里,加上摸索研究,在大周重现了玻璃烤制的工艺。

大周商人更进一步,不光锻造出彩色的玻璃,还锻造出大块的玻璃。

原本大周商人锻造玻璃,也是打算当做奢侈品卖的。

玻璃碗、玻璃酒杯,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

但是让这群玻璃商人难以理解的是,最受欢迎的居然是大块的透明玻璃。

大周的房屋窗户,全是糊窗户纸。

虽然窗户纸可以抵挡一些风,但是不怎么保暖。

而透明玻璃,既保暖还透光。

大户人家便把自家的窗户纸,改成了透明的玻璃。

效果棒极了!

阳光可以穿透玻璃,照进房屋里。

而玻璃还可以抵挡寒风。

京都的大户人家,纷纷开始订购玻璃,给窗户换上透明玻璃。

很快,这个风潮流行起来。

最开始,玻璃的价格还挺高。

但随着这块的商人逐渐增多,玻璃的价格逐渐降低。

很快,许多京都富裕的平民家里,也开始效仿大户安装玻璃。

但是他们买不起大块的玻璃,只能购买较为劣等的玻璃。

毛玻璃。

就是透明玻璃的残次品。

这些次品虽然可以透光,但是上面是模糊的。

可这也满足了寻常百姓的需求。

很多寻常百姓的家里,窗户都是对着街道的。

如果用全透明玻璃,屋里反倒没有一点隐私。

这种毛玻璃,既可以透光还能挡风,还可以遮挡,更多京都百姓,开始给家里的窗户安装毛玻璃。

京都的百姓开始盛行玻璃,京都各司衙门,也呼吁把衙门的窗户装上玻璃。

于是工部殿造司,开始着手整改整个京都衙门的玻璃。

这是徐安最后主持的一个项目。

徐安说道:“不然咱们修建一座透明玻璃的展览馆。”

小汤子也知道玻璃窗户。

自打京都出现玻璃以后,李天就下旨,把窗户全安上玻璃。

小汤子也很喜欢这种材料。

透明的玻璃,不用像窗户纸似的,每隔半年就得更换。

只要拿湿布擦拭,就可以重新干净剔透。

听到徐安要修建一座玻璃展览馆,打造一座独一无二的殿宇,连小汤子都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徐安继续说道:“咱们要举办万国博览会!”

从去年以来,京都就涌现了许多外国人。

最开始,京都百姓还以好奇的心态来看这群外国人。

但随着外国人的增多,现在众人对老外就见怪不怪了。

大周人甚至已经可以分出西洋人和土耳斯的区别。

土耳斯帝国在大周第一个建立了使馆,派遣了一支二十五人的使节团,来加固与大周的盟友关系。

高丽、倭国这些藩属国,也派驻了使节团,与大周保持联系。

高柬、泰王国这些国家亦是如此。

高柬的郑太后甚至都在京都常驻,不愿意返回高柬。

大荷人也效仿土耳斯帝国,在京都设立了一个办事处。

现在的京都堪称万国来朝。

既然这样,举办万国博览会,也算理所应当的事了。

徐安立马把这个方案上奏给内阁和工部。

内阁当然不敢怠慢,把徐安的方案上奏给皇帝。

玻璃殿宇?

万国博览会?

听着就很烧钱的样子!

李天十分满意徐安的这个计划!